娱乐快报

简讯: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却替他高兴

2022-09-26 15:24:51 来源: 腾讯网

与《脱口秀大会》相互成就之后,海源也决定回归线下,与初心会合。

在话题度颇高的《脱口秀大会5》中,又一批选手因为赛制离开了舞台:House、杨蒙恩、颜怡颜悦、Kid……每一位都让粉丝极为不舍。

但最让人都意难平的,当数梁海源。这位“脱口秀工龄”仅次于程璐的选手,被思文淘汰后,宣布今后不再参加《脱口秀大会》。


(资料图)

“这是所有脱口秀选手梦寐以求的舞台,但是我还是决定专心做线下。”

就连诞总也破天荒为海源发博,表示惋惜与感谢。

海源的告别打动了在场的几乎每一个人。不只徐志胜哭成狗,一眼望去,同台竞争对手们的眼眶也红了大半。弹幕里全是不舍、挽留与疑惑。

赢得满堂彩后,依旧选择离开《脱口秀大会》的赛场,海源自然是有他的原因。我们采访了梁海源,他和我们讲述了这十年来的心路历程。

作家的作家

海源第一次知道脱口秀,还是在11年前,当时他参加了一个演讲组织举行的线下活动,台上的演员讲完一段脱口秀之后,他被逗笑,以为那是幽默演讲。

至于为什么要参加演讲活动,一是因为“太闲了”,当时他在制药公司搞科研,下班之后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二是为了练胆,让自己在单位讲PPT的时候不那么吃力。

台上的演员就是程璐,两人因此相识,脱口秀这件事,第一次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开放麦的功能之一,就是从听众中培养选手。泡了几次开放麦,海源就从听脱口秀的人,变成了讲脱口秀的人。

他的第一个段子大约有5分钟,内容很基础,没太多技巧。据他自己的回忆,那是一场紧张,伴有结巴但完成度还不错的表演,他能给自己打6分。

随后的4年,上更多的开放麦、与程璐合伙翻译一本名叫《Step by Step to Stand-up Comedy》的英文脱口秀书籍、参与《今晚80后脱口秀》的录制,梁海源慢慢火了起来,准确地说,火的是他的段子,不是他。

很多网友都说那时的海源状态更好,海源在采访中没有否认。/ 图片来源:《今晚80后脱口秀》截图

断断续续的累积把他运往一条分岔口:往左,是按部就班,继续上班做实验,下班讲脱口秀;往右,是辞职去上海,全职做喜剧。至于是什么样的喜剧,那帮叫他去创业的人也没想好。

海源选了后者,那家公司就是笑果。“干不成,大不了再回去。”他于2015年辞职,开始了全职创作脱口秀的生活。

蓄须的海源,颇有些宗师范。/ 图片来源:笑果工厂《某某与我》视频截图

之后,他们做出了《吐槽大会》,海源是编剧之一。这档节目在舆论场掀起一波又一波讨论,毕竟这么大胆的冒犯,多少人都是头一回见。

随后,《脱口秀大会》就出生了,海源是首席编剧,负责和程璐写嘉宾的稿子。起初的他们,也都存在于幕后。

海源拘谨,但又残存一丝表现欲,他承认自己是希望被人看到的。

拘谨体现在一开始做《脱口秀大会》时,张绍刚鼓动他“上台”的时候,他拒绝了。他担心自己上台后表现得不自然,影响文本本身的效果。

但是后来还是没忍住上去试了一下,表演的状态起伏不定。偶尔的炸场,会给他一种“自己已经适应舞台的错觉”,但是之后的冷场又会把他打回原形。

这其中,来自杨天真的质疑是海源职业生涯里绕不开的事件。回看那场演出,其实文本还算扎实,表演也没有大的失误,但是观众出奇地冷静,场子就是热不起来。

杨天真对海源说:相比脱口秀演员,我觉得你更适合做脱口秀编剧。你的文本能力非常强,我觉得你可以成为一个最顶尖的脱口秀编剧。

杨天真的建议是诚恳的,海源的回应也很巧妙:既然我的文本已经这么好了,我觉得自己只需要提升表演就好了。

僵局看似被化解,但是梁海源对表演的恐惧还是复发了。

毕竟那是当时脱口秀行业最为瞩目的舞台,被公然否认,谁都要消化很久。

之后的几个月,他都没有去演出。

关于海源职场经历的前半部分,坊间有一个浓缩的概括:一个医学硕士,为了有更多时间说脱口秀,先辞去了光鲜的制药公司的研发工作去卖保险,后来连保险都不卖了,all in 脱口秀,有点小成绩之后,还是遇到了滑铁卢。

这其中固然是有很多戏剧性的情节可以挖的,例如“一个211硕士,跑去卖保险是什么体验”“一个缺钱的人,辞职去小众行业创业,可以有多惨”“说了十年脱口秀,输给新手的尴尬”,等等。

但海源对于苦难叙事最为反感,“我知道读者都爱看这种故事,但是没人逼我去吃苦,这条路都是我自己选的。”

他对过往经历中的不如意张口不提,就算记者刻意深究,他也只是简单陈述事件经过,杜绝任何情绪渲染。

“没必要给苦难赋予太多意义。”

不炸不躁,在角落发光

他几乎不会看自己比赛的视频。“不完全是一种逃避。一个人回看自己的演出大概有两种心理:一种是自恋,另一种是抱着很客观的态度去学习,找出问题在哪。”

海源一直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他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如果你面对观众的心态是,担心观众不喜欢你,那你相信我,观众是真的会不喜欢你。”

他和“取悦”这件事一点一点拉扯起来。让别人开心,还是让自己开心?海源在不断的试验与纠缠中,选择了后者。

“还是得先让自己嗨起来,观众才能开心。”

海源给我的感觉是,有点丧,也有点皮。你很难对他一下子上头,但他的段子最能得起时间考验。

然而,转变与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可否认,海源是个有天赋的人。这个行业几乎会集了一群全国最会说话的人,而《脱口秀大会》又会集了一批脱口秀领域的尖子生,若是没点本事,连“被看到”都是一件吃力的事情。

敏感是海源拥有的脱口秀天赋之一,但也有代价。在他面前,各种情绪的都会被放大。同样一件事情,他会感受到成倍的开心,但同时,也没法逃掉被放大的沮丧。

只不过,在海源看来,脱口秀演员基本上都是敏感且脆弱的。他们容易跟人共情,更能理解别人在想什么。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多做一些事情来保护自己。

“我看过《钝感力》那本书,但是已经完全忘记他是怎么培养的了。其实活到这个份上,敏不敏感已经是定型了,想改变也很难了。只是有些东西等你慢慢了解之后,就算你依旧能感知到,但也不会再受到攻击了。”

质疑偶尔还会冒出,但已经慢慢从他脑中剥离。

“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时候,我以为那就是低谷了,没想到第三季又成了一个新的低谷,到了第四季就彻底是个平地了,所以就无所谓了。其实人生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当你再也坏不到哪里去的时候,你稍微做点东西,它都是在进步。”

采访时,记者问他觉得自己有没有天赋,海源打趣道:“你想想,一个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能有什么天赋啊(笑)。”

和大多数脱口秀演员一样,海源也有“职业病”,他会把造段子的习惯融入每一次谈话。有时他会看似认真地剖析自己的弱点、回忆当时的不足,但这类自嘲多半是玩笑。

这是一种稀缺且高阶的幽默感,只是有点吃亏,因为听者对他抛出的梗,往往后知后觉。

梁海源在笑果还有个外号,大家叫他是“最会找角落的人”,在角落里挤压专注,也是他克服创作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

他会把窗帘拉上,让房间暗下来,然后关掉所有电子产品,除了电脑,借此让自己变得专注。这一招对他是真管用的,“当我把自己关在一个角落,我就只能想一件事情,这个时候反而会想出一些东西来”。

正因此,远离舞台中心许久的梁海源,可能对这个行业反而看得更远、更清楚。

与专场共度余生

《脱口秀大会5》,海源用一句“no gain,no pain”的摆烂宣言,把现场炸得一塌糊涂。

几乎每一个看过表演的人,都对“不想努力的海源”感到惊艳不已。

观众惊呼“这才是真正的脱口秀”,弹幕连嘉宾都顾不上吐槽了,满屏都是对海源的赞美。

梁海源弹幕画风极为统一,简直是这届脱口秀里的清流。

“海源本子太棒了,几乎是首轮全场最佳”“海源这次爆发了”“总算听到有点深度的段子了”。

在不了解他的人看来,梁海源拿着类似爽文男主的剧本:被大佬否认—潜心修炼—一鸣惊人—归隐线下。

但极少有观众记得他也是辅佐脱口秀出圈的功臣之一,海源在无数人眼中,早就已经是老师的老师、脱口秀演员中的脱口秀演员。

徐志胜在海源离开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海源这些人好不容易让脱口秀出圈,结果我们突然冒出来,享受了很多荣誉和光环,总感觉自己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这个行业怀才不遇的人太多了,还有很多线下的演员值得被大家看到。”

其实,这也是海源选择离开《脱口秀大会》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不光是意识到自己在比赛里少了点运气、与《脱口秀大会》缺了点缘分,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回归初心——脱口秀专场。

专场与线上节目的区别是什么?海源的一个比喻极为形象。

“看《脱口秀大会》就像和选手在谈恋爱,但是听专场,就像是和演员共度一生。”

专场的魅力,程璐在《喜剧的秘密:从脱口秀说起》这本书中也阐述过:《脱口秀大会》是一种精炼的、线上的脱口秀的呈现方式,但脱口秀专场可以表演更久(1—2小时),有很多时间来消解前面的冒犯,但是《脱口秀大会》的5分钟是来不及消解的,就会很难表达极复杂的感情。

对于真正热爱脱口秀的人来说,如果一直只有5分钟,那肯定是不够的。

粗浅地来讲,《脱口秀大会》就好像是短视频,而专场是一部电影。《脱口秀大会》可以在几秒之内就抓住观众的情绪,但是专场则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两者对人的影响自然也大不相同,后者的半衰期显然更为长久。

也因此,在脱口秀这个行业,进阶的模式就成了:先在开放麦打磨胆子与段子,等技巧成熟后开始拼盘演出,再往上走,可以试试主打秀。而开自己的个人专场,成了不少行业从业者的毕生追求。

但现实的困境依旧摆在这群脱口秀演员面前——就算打怪升级到了王者,有了开专场的能力,你也没法用这个本事来养活自己。

就像海源在节目中提到,很多脱口秀演员都在努力拓展线下的演出,但是票不好卖,没有那么多观众知道他们,所以他们必须上节目。

可以说,《脱口秀大会》是脱口秀这个行业很好的广告,它让脱口秀被看到,但《脱口秀大会》不是脱口秀的全部。

海源在节目播出后发的微博:脱口秀不止有《脱口秀大会》,前面还有星辰大海。

“只靠专场也能活得很好”,不光是梁海源的初心,也是诸多脱口秀演员的愿望。

如李诞在节目中所言:“如果海源不再上《脱口秀大会》,靠专场依然能是一个脱口秀艺人,甚至成为一个脱口秀巨星,那是这个行业的下一步(希望),我们所有人都会陪他把这个事情做成。”

希望坐在角落的海源,能用“专场情结”,为脱口秀打开下一扇更大的门。

作者:詹世博

编辑:晏 非

校对:赖晓妮

排版:小 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