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快报

环球观焦点:国产8.4被抄成4.7?韩国改编“大翻车”,咱别“烂”得太离谱吧

2023-03-07 20:31:04 来源: 腾讯网

不知是幸或不幸,今年,在不少韩国电影的身上看到了同一个现象——翻拍华语片。


(资料图)

先是《幽灵》翻拍《风声》,1月18日上映。

接着是《再见,我的灵魂伴侣》翻拍《七月与安生》,3月15日上映。

然后便是众所周知的《不能说的秘密》,上映日期未定(但前些天去了柏林卖片,想必会很快与大家见面)。

华语片迎来了出口时代?

肉叔本来也是对此心存期待。

毕竟韩国电影的工业体系完备,好故事丢进这个流水线上都能保证不会烂得太离谱。

尤其是《幽灵》这样的制作。

想当年片方高价买了翻拍版权,主演是《薄荷糖》的男主薛景求和《寄生虫》中的妹妹朴素丹,并由《寄生虫》《分手的决心》的出品公司韩国CJ ENM发行。

可以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规模了。

但。

这一次,韩国版是彻彻底底地翻车了。

为什么?

拿来主义或许省心省力。

但急功近利地拿来之后,却只知道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这方面,中韩还真是同此凉热。

01

简单来说,《幽灵》就是个“抓内鬼”的故事。

只是这“内鬼”,是一个抗日组织的成员,代号“幽灵”,潜伏在日本殖民者的官邸——朝鲜总督府内部。

故事发生在1933年,日治时期的朝鲜半岛。

新上任的朝鲜总督,进入京城(如今的首尔)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刺杀。

更让日本人头疼的是。

在追查杀手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抗日组织得到了总督就职典礼的准确信息,以便在当日再进行一次刺杀行动。

怎么流出的?

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卫队队长高原海斗(朴海秀 饰)锁定了五个人,因为这样的绝密信息,也只有这五个人经手过:

情报专员朴次景(李荷妮 饰)、情报管理监督员村山淳次(薛景求 饰)、情报总监秘书百合子(朴素丹 饰)、解密系长千隐蝴(徐现宇 饰)以及通信科职员李白虎(金东希 饰)。

五人中必出一狼

就职典礼的前一日。

他将五人带往封闭的酒店,试图在限定时间内揪出幽灵。

于是。

预告片里众人互相指认。

窃听、猜忌、尔虞我诈......

再加上肉搏、爆炸、枪战......

剧本杀式的故事,让肉叔以为片子会特别精彩。

谁知,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02

《幽灵》改编自麦家小说《风声》的第一部分,“东风”。

有着高群书版《风声》珠玉在前。

似乎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去芜存菁”,做出一部至少“合格”的作品出来。

但《幽灵》却走向了相反的路。

它舍弃了那些备受赞誉的优点,而加入一些不知所谓的场面进来。

比如小说或原版最重压的一点——悬疑。

相比来说,《幽灵》最大的变动是,一上来就告诉观众谁是“幽灵”。

朴次景。

而高群书版《风声》是到最后关头才表明各路身份。

小说也是在第二部分“西风”才讲出真相。

观众和主角全程绷着一根弦儿,以高度紧张的推理方式一步步解开谜团。

不到最后一刻,谁都可能是老鬼。

《风声》中的情报机关五人组

一开始便揭晓谜底的做法并非不可取。

重要的是之后怎么办?

要知道,悬念没了,那么只有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

但偏偏。

《幽灵》在人物塑造方面又是显得那么漫不经心。

群像方面,《幽灵》可以说是做得一团糟。

一个对比。

《风声》里,五人被设局带入“暴风雪山庄”,在压抑的封闭环境中紧逼每一个人的极限。

不抓出“老鬼”,谁也别想活着出去。

小说中,五人也是一同被带入裘庄。

到达“暴风雪山庄”的时候,车内拥挤着,周迅饰演的顾晓梦带着宿醉呕吐,危机四伏,车里的人各怀心思。

他们被对面楼的王志文窥视,陷入无尽的恐惧。

而《幽灵》呢。

前往暴风雪山庄的路上,角色们是单独出发,在酒店里,也是各自完成自己的支线任务。

表白的表白,和旧同事battle的battle,前尘往事在这里集中上演。

以至于最后,村山淳次和高原队长对打,也不抓幽灵了,双女主顺利逃脱。

更明显的是白小年这个角色。

电影《风声》和《幽灵》同样对这个角色进行了改编。

所不同的是,为了凸显悬疑性,《风声》丰富了白小年的形象

原小说中被怀疑的是另外四人,白小年起到一个协助审问的作用。

但《风声》中,你可以看到这个角色,阴里带着柔,柔里藏着锋芒。

他的嘴里藏着不少人的把柄。

用导演陈国富的话说,“哪一个角色是好人,哪一个角色是坏人,谁是无辜的旁观者,这个身份一直在改变。”

《幽灵》中却是弱化了白小年这一形象

于是李白虎(也就是白小年)这个角色却更加工具人,跟朴次景表白,展现年下弟弟的纯情,为了家人能活命,揭发朴次景是“幽灵”的身份。

总的来说,电影《风声》里,没有脸谱化的形象,每个角色都是复杂的、饱满的,每个角色都随着故事发展而有所变化,人人都在掩藏自己,随着剧情推进,真实身份开始浮出水面。

而电影《幽灵》中,设置的小角色过多,电影院售票员、放映员、刺客姐等等,很多没有意义地展现,让人无法集中于故事推进,也没办法共情于主角的困境。

不仅如此。

在一些该吸收《风声》改编的地方,《幽灵》也弃之不用。

比如说刑讯场景。

原小说中对于刑讯的场面笔墨较弱。

但《风声》中,由拍过《双瞳》的陈国富设计了一系列的“酷刑”桥段,极致悬疑和极致残忍的刑讯逼供融合。

苏有朋饰演的白小年受椅刑、周迅受绳刑、张涵予被电击、吴刚的鬼门十三针,诡异的合唱团......

至今是肉叔的“阴影”。

《风声》中的吴志国受刑

《风声》的刑讯逼供,抓到了每个角色的弱点。

李冰冰饰演的李宁玉,父母都是高知,自己也是高材生,武田居为她量身定制的“量刑”,彻底践踏了她的尊严与意志。

到了《幽灵》,残留下一些夺人眼球的心理刑讯,撑死只有两分钟。

那在哪里花费的时间长呢?

在电影院,朴次景和刺客姐在电影海报墙前四目相对,接完头,还有功夫来上一段对视。

执行任务前的惜别。

雨伞下,下落的水滴,来个慢镜头。

慢动作红唇吸烟,配上黑胶唱盘播放的bgm,时间凝固了。

在饭局里,刺客姐刺杀日本总督,女主偷跑出去,和刺客姐见上最后一面。

似乎随时都能放一首韩剧的bgm。

甚至电影的后半段。

原本的谍战变成了一场“密室逃脱”,加入了大量的“跑图”方法。

爆破、枪战、飞檐走壁。

百合子在李白虎被杀害后突然跳上餐桌,匕首直指高原队长。

为了逃离宾馆,把情报送出去,朴次景来了个挑战极限。

电影到了这个份上。

它已经从一部悬疑片,变成一部混乱的动作片了。

为什么?

其实是与受众有关。

诚然,韩国电影有许多像朴赞郁、奉俊昊一般的大导演作品,他们走出国门,在全世界闪闪发光。

但就其国内来说,显然,这些大导演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

所以韩国最大量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中等制作类型是什么?

动作片。

单是2022年,你就可以看到《犯罪都市2》《血浓于水》《热血》《特送》《非常杀手》《共助2》《狼狩猎》《魔女2》等等知名不知名的多部动作电影。

也正是这些动作片,大量地填充了国内市场。

可以说,这是纯商业考量。

导演没有挣扎吗?也有。

他抽取了朝鲜时代的一些集体记忆元素,如朝鲜总督府、南山神社、说日语等有历史依据的元素。

他会适时加入一些象征隐喻。

比如接头的电影院,上映着冯·斯登堡《上海快车》,揭示了双城背景。

比如影片最后,墙上贴着的《蔷花红莲传》海报,点出了女性复仇的主题。

但这些所有的努力,在千疮百孔的改编下都显得徒劳无功。

最终电影不但比《风声》差了好几个档次。

甚至在同类题材中。

它还不如2008年上映的韩国动作轻喜剧《京城往事》。

更不用说2015年全智贤的那部《暗杀》了。

03

但,《幽灵》的算盘没有打响。

不仅中国的观众不买账,韩国的观众同样不买账。

截至2023年3月2日,《幽灵》在韩国累计观影人次为66万3877名,评分也只在6分上下。

什么概念呢?

比如李海暎导演的前作《毒战》(2018),翻拍自杜琪峰的《毒战》,口碑也一般,但至少拿到了518万1580人次的好成绩。

而原版的《风声》,综合评分达到了8.84。

差了好几个等级。

这些年韩国翻拍中国的电影不少,但大多不如人意。

比如翻拍自《解救吾先生》的《人质》,2021上映,取得了163万8439观影人次的成绩。

翻拍《全民目击》的影片《沉默》,最终的观影人次也只有49万4097人次。

以上数据来自naver电影/CGV APP/나무위키

可以这么说。

共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韩两国这20年来产生了大量互相翻拍的影视作品。

但遗憾的是。

无论是韩国电影翻拍中国IP,还是中国电影翻拍韩国IP,十只有九,都以失败告终。

拿这两三年来说,就有8分的《当男人恋爱时》被拍成了6.3,8.3的《阳光姐妹淘》被拍成了4.4,7.3的《我的婚礼》被拍成了4.7,以及8.4的《世上最美的离别》被拍成了6.3的《关于我妈的一切》等等等等,再加上8.4的《风声》被拍成4.7的《幽灵》,双方互有“来往”。

为什么?

其实无非是两个问题:本土化,以及擅长的改编方向,这两者很少有人做好。

本土化容易理解。

但也容易走入误区。

前些年中韩有一个“一本两拍”的项目,讲述一个缉毒小队卧底食品店的故事,两国团队分别对“食品店”进行了本土化的创造,于是韩国版《极限职业》里,警察卧底的是炸鸡店,标准的“国民食品”,而中国版呢?

变成了龙虾店。

且不说剧本本身搞得乱七八糟,就龙虾店,会真的吸引到大众去看吗?

而擅长的方向呢?

中国电影就不说了吧。

毕竟《伟大的愿望》都是可以变成《小小的愿望》的,其中的是非曲折,大家都熟。

单看韩国,韩国电影的长处在哪里?

电影工业体系作保障。

以及我们常说的那句“敢拍”。

拿这些年效果比较好的《新世界》(2013)来说。

它翻拍自《无间道》。

但与此同时,它又将影片做了不少的改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一黑到底”。

于是,影片不但口碑不俗,甚至仅用26天就突破了400万人次观影大关,最终收获468万9161人次的成绩。

但可惜。

这样的“成绩”也就停留在十年前了。

当有些名气的导演不断退出“翻拍”战场,市面上,所剩下的,也只能是些平庸之作。

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填充日渐趋同本土中端市场。

而不会激起任何有价值的水花。

肉叔并不反对翻拍。

但如果翻拍只变成“走捷径”。

以及“投其所好”。

那么,这种“翻译”的工作,也是不如不做的好。

所以,为接下来的韩版《七月与安生》以及《不能说的秘密》担心。

也为张小斐的《拯救嫌疑人》和梁家辉的《我爱你!》担心。

本日打工人:秋刀鱼芝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