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牌

《东京罪恶》凭什么能成为HBO爆款新剧?

2022-04-25 20:30:38 来源: 烹小鲜

文章 | 影艺独舌

作者 | 弈辰

HBO的口碑新剧又来了。

烂番茄84%、IMDb评分8.3、豆瓣开分8.2,这部由HBO与日本WOWOW台联合制作的剧集《东京罪恶》,在口碑上基本站稳了,目前已在HBO更新到第5集。

赛博朋克式的开头,奠定了《东京罪恶》暗黑、诡谲的基调。观众迅速捕捉到剧中的重要元素,如黑帮对峙、刺青、日本街道、报纸、磁带等。

斡旋与对峙、坚守与动摇,《东京罪恶》用翔实且颇具厚度的剧作水准,把社会之痛与人性之真深刻地刻画与揭露了出来。

迈克尔·曼任总导演,德斯汀·克里顿、宫崎光代、约瑟夫·久保田·瓦拉达卡联合导演,《东京罪恶》作为美日合拍的大制作剧集,可谓集结了美日两地的头部制作团队,也是对剧作质量的极大保障。

得益于美国导演们成熟的拍摄技法,和日本导演的本土语境优势,这部《东京罪恶》用言之有物的镜头语言和颇具张力的剧情铺设,将悬疑、犯罪深刻地化作剧集由内而外的标签。它不流于表面,而是用暗潮涌动的草蛇灰线拉观众入局,让观众在高潮迭起的剧情走向中欲罢不能。

演员阵容,是《东京罪恶》另一亮点。

该剧不仅有安塞尔·艾尔高特、瑞秋·凯勒等实力青年演员加盟,更有日本影帝级演员渡边谦、影后级演员菊地凛子、人气明星山下智久等助阵。但最让观众认可的,还是这部剧明线与暗线错综交织的烧脑剧情。

《东京罪恶》改编自美国记者杰克·阿德尔斯坦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里面记录了东京警视厅辖区内案件第一手资料。

《东京罪恶》以美籍记者杰克的第一视角切入,串联起整个剧情。因为外籍记者身份不断遭遇挫折的杰克暗下决心,一定要“报道真实的东京情况”。于是乎,一系列难以侦破的案件将之裹挟其中。

在剧中,杰克为了能在工作中获取独家消息和有价值的热点新闻,与日本警视厅、黑帮组织成员、陪酒女等各方势力频繁交涉,以便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揭开东京在繁华太平的表象下,脓疮溃烂、物欲横流、相互包庇的真实面貌。

迈克尔·曼以日本街景为基,通过各个角色在街上的不同状态,来反映身处不同境遇之下的人物状态,如杰克的匆忙、佐藤的阴鸷、片桐警官的严肃。

此外,导演有意识地通过每集结尾的悬念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观剧热情,如第三集结尾中,杰克被黑帮“客气”地请去谈话、第五集则以佐藤所在的“千原会”被突然血洗为结尾。观众的胃口被吊起,自然就会对剧情的走向抱有期待。

《东京罪恶》的气质,虽然偏向吊诡黑暗,却也不失对审美格调的追求,不论是写实风的色调、构图讲究的镜头画面,还是质感饱满的音效铺设,都让整部剧作颇具电影质感。

《东京罪恶》作为美日合拍片,它的质感和口碑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除却剧作整体较高 的完成度之外,《东京罪恶》能收获美日双方观众的认可,还因为其在各个维度上的创新和破土。

首先,《东京罪恶》对于故事蓝本的选择,让剧作在立项之初就站稳了脚跟,最大程度地争取到日本本土观众的支持。

如前文所言,《东京罪恶》改编自纪实类文学作品,其作者杰克·阿德尔斯即为剧中主人公“杰克”的原型。

其次,“外视角”的选取,大大增强了海外观众的代入感。

比如,杰克在剧中所遭受的歧视和困难,足以令不少海外观众感同身受。观众通过杰克的际遇,既能捕捉到日本环境的真实样貌,又能通过具象的影视作品,感知到抽象的日本文化。

再者,《东京罪恶》里美日文化的交织碰撞,也在某种程度上活跃了剧作氛围,既能让剧情不至于始终在阴沉调性中行进,又可以让观众在一松一紧的剧情中跟进,从而提升观众的观剧感受。

例如在第四集中,杰克和佐藤乘车返家,车里的歌从日本歌曲切换到后街男孩的《I want it that way》,从他们相互调侃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歌曲的不同理解,杰克觉得佐藤不懂美国音乐,而佐藤却觉得杰克没有抓住歌曲的关窍要义。由此,便轻巧地传递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这也是《东京罪恶》的趣味之处。

除此之外,《东京罪恶》虽然旁支甚多,但实际上它的所有支线都是围绕主线剧情而生,形散而神未散。

或许观众在头几集会因为人物线的跳跃而一头雾水。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主线便愈加清晰,很多铺垫,绝非废笔。

合拍片,从来不是新鲜产物,我们也曾有过不少或成功或失败的合拍作品。不过,在全球影视环境趋冷的当下,如何把合拍片从单纯的大片属性中抽离出来,或许才是影视行业关心的三昧。《东京罪恶》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实例。

据悉,《东京罪恶》的续集已经在筹备中,它能否延续第一部的神勇?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