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3 22:51:48 来源: 戏客Seeker
今年中秋档,意外火热。在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大背景下,选择在此档期上映的多部影片都主打温情牌。从热闹欢乐的喜剧《哥,你好》到合家欢港片《还是觉得你最好》,再到女性题材电影《世间有她》,还有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故事的《海的尽头是草原》……
而在一众温情脉脉的影片中,电影《妈妈!》杀出重围,成为口碑之作,社交平台上获得很多观众的自发安利。影片由杨荔钠自编自导,吴彦姝、奚美娟领衔主演,文淇特别主演,该片9月10日起在中国大陆上映,截至13日17时票房已超3478万。
【资料图】
该片是杨荔钠导演“女性三部曲”的第三部。主演吴彦姝老师,更是凭借本片获得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那么这部《妈妈!》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65岁女儿和85岁母亲,相依相偎
65岁的女儿冯济真,退休前是大学里的理科老师,一如工作中保持的严谨,退休后她的生活也是一样恪守自己的“清规戒律”。
毛巾要按位置叠好放好,母亲书桌上的书也要按大小排整齐。
流浪猫轻易不能进家门,母亲抱了猫,衣服立马被她用粘毛器粘毛外加“狠狠”清洗。
每天按食谱顺序为母亲做饭,是吃牛肉还是鱼都有严格顺序。餐盘碗筷按次序摆好,连就清粥的小菜也要按序排好三条,不多不少。
从大学退休后,她坚持去做义工、扫大街,虽然能感受到她与人交往时的距离感,但并不妨碍她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热心和善良。
即便在公交车上被诬陷为小偷,甚至有损名誉,她也不争辩追究,只是默默接受。
晚上回家也是每天如一天般地整理父亲的考古日记,像在完成他的遗愿。
女儿冯济真的生活,严谨有序,没有出格之处。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细致耐心地照顾着老母亲。
相比之下,85岁的母亲蒋玉芝却更像是个“老小孩”。
她不顾自己的年纪,爬梯子到书架顶层取书,被女儿责怪“爬高会摔死”,她也会立马反击“不爬也会死”。
她会制造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恶作剧,比如深夜躺在地板中间装成去世的模样,比如偷偷放小猫进家门;再比如吃药时和女儿斗智斗勇。
入睡前甚至会邀女儿喝半杯酒,喜欢躺在床上听女儿给她读诗……她的人生反而更松弛、尽兴。
母女两人的相处中,母亲是更灵动、自由的,而女儿则好像背负着心事般隐忍、克制、理性、自我约束。
直到一场疾病突袭,她们的生活才发生对调。
在得知自己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初期时,女儿是极为震惊的,但多年来的理性自制让她没有过多表露悲伤和难以接受。
她以最快行动安排好母亲和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转户头、买保险、定养老院,加装老年扶手、给家中物品做标记、加快整理父亲的考古日记……她心知阿尔茨海默症将给她的生活带来重创,但仍然选择独自面对病痛、吞咽生活的苦,此时她仍然是操心的“母亲”角色。
身份对调,母狼般护崽让人心疼
直到,“任性”的母亲从养老院“逃”回家,才终于发现女儿的异样。
当女儿平静地说出自己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时,感性的母亲第一反应便是“为什么得病的不是我”,宁愿自己代替女儿生病。一瞬间下意识的反应,让观众理解,噢,她并不是被宠坏的老小孩,只是女儿将她照顾得太好了。
作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家属,也同样是高龄老人,蒋玉芝做出常人眼中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决定——她要亲自照顾患病的女儿。在做了60多年母亲后,在接受女儿二十年的照顾后,蒋玉芝又反过来照顾女儿。她依然能像母狼护着崽子一样保护自己65岁的女儿。
她锻炼身体,接下生活的负担,像曾经照顾婴孩一样再次开始照顾女儿。女儿深夜发病跑出家门,她拿着衣服追在后面整整一夜,没有抱怨。
当女儿逐渐失去记忆时,她带女儿重回曾经的家找回记忆。女儿因生病而在超市拿东西被人污蔑成惯偷时,她不惜动手维护女儿。
她照顾女儿的身体,更顾及对方的自尊。
冯老师因患病而忘记及时去洗手间,急得在家门口打转,甚至责怪母亲打不开智能门锁。老人果断拿榔头敲碎玻璃,翻窗进屋帮女儿开门;
母亲想趁女儿没看到时,赶忙擦拭流在地上的尿液,但没有赶得及,女儿崩溃时只能带着哭腔喊出“妈妈”,而此时那一弯小小的怀抱却成为最坚固的避风港。
见到曾经干练的女儿,因为阿尔茨海默症而失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退化,母亲内心的难过不比清醒时的女儿少。女儿认不出自己,情急时有咬人等暴力行为,母亲心理上的难过比之身体更甚。但她没有时间难过,女儿病情恶化,她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照顾。
从在玩闹中哄女儿吃药,到喂饭擦嘴、洗澡吹头;从握着手教冯济真写名字,到雨天宁愿淋湿自己也要给孩子撑伞;从推着轮椅带冯济真四处游览,到带她入住本来自己住的养老院……
喂饭时,冯老师如孩童一般喊出“妈妈”,紧接着一句“你真像我妈妈”,疾病真可怕,让人面目全非,连观众都听得心碎。母亲从里到外细致地照料着她,可她已认不出母亲,只是真心地感恩“您可真是个大好人”,事实上这里也隐藏着一个关于母亲和母爱的命题。
母亲的爱,细致入微,滋养着孩子的各个阶段。从怀孕时包裹着孩子的羊水,到出生后全方位的照顾,到一次次放手让孩子进入校园、社会、婚姻、家庭……很多母亲都和影片中的蒋玉芝一样,在需要时尽力保护孩子,不被外界的狂风暴雨侵袭。
只是这些爱都藏在生活的角落里,我们习以为常,从未留心。直到这些行为被安放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我们才和患病认不出人的冯老师一样感悟到,母亲所作的种种付出是多么无微不至却又不求回报。 伟大并不只见于宏大叙事,更见于渺小细微,见于绵长爱意。
导演说,这部影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确实如此。影片将视角对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家属,再体面的人也经不住疾病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阿尔茨海默症,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通俗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障碍、逻辑能力减退,行为和精神异常,易激惹等种种症状。一如影片中的冯老师,出现遗忘、幻听幻视、暴躁、攻击行为等种种失控表现。
我国有成百上千万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正视这个疾病,不污名化患者群体,尊重、帮助他们的家属,是社会可以给予他们的关爱。
影片结束后,随片尾字幕一同播放的短视频,是现实中的病友家庭的短视频。患者们记不起自己,却仍然记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所在的那场,没有任何观众提前离场。影片给大家带来的震撼也好,感动也好,都不言而喻。
诗意的生活和语言
诗意的镜头语言和台词设置,背后蕴藏的是导演对知识分子的敬重和体贴。导演说过,“任何年代知识分子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我尊敬关心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现在“有必要回望她们的身影,看看她们现在好不好”。
为此,导演走访了很多大学老教授、老学者,去研究他们的语言惯性。可以说,导演是带着敬意和爱意在塑造这对知识分子母女的,尽管有些观众觉得她们的台词不够生活化,但也许这就是她们和她们所代表的一类人的生活方式。
影片中,冯济真老师理科老师兼图书管理员,妈妈蒋玉芝是文科老师,父亲也是考古方面的教授。在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中,更诗意的语言而非世俗化的口语表达,反倒更符合她们的生活习惯。
比如在得知自己患病后,冯老师给母亲安排到养老院生活的一场戏——
她先将母亲带到养老院各处参观、了解,又将分别的地点选在有演出的剧院。
母亲对女儿将自己送到养老院的行为很不解,但也只是问出“我该怎么理解,是遗弃还是惩罚?”。一向冷静的女儿露出恳求的神情,低声说着是“帮忙”。母亲为让女儿安心,依然打出家人间的暗号,在女儿手背上轻叩三下,表达理解和爱意。
没有寻常可见的歇斯底里的争吵、声色俱厉的质问,也没有哀怨凄惨的抱怨女儿心狠、命运不公。在这个家中,体面了一辈子的母女俩只是在剧场“平静”小声地分别。女儿“狠心”离开后,仍不舍地躲在幕帘后擦拭泪水,母亲也在剧场里四处张望。
同样的诗意也表现在两人的生活中的细节里。
母亲枕边的那杯红酒,庭院里手植的满园鲜花蔬果,冯老师出门时戴的手套,用了多年依然被细心熨烫的手绢……
还有冯济真穿过的小皮鞋、戴过的小发卡,父母结婚时的证明还有洁白的头纱,经过这么多年,依然被仔细、妥帖地收在大木箱里。
还有入住养老院时,尽管被疾病困扰,但母女两人还是保持着精致、干净,身披丝巾,优雅如故。
如果无法优雅、自然地老去,那也要选择相对体面的离开方式,这是知识分子的尊严,也是历尽千帆后的选择。
影片最后,身着紫色旗袍的母亲推着同样体面优雅的女儿,在海边尽情自由地欢笑嬉闹、相拥而泣……在这一刻,在影院中的我们好像和轮椅上的老年冯济真一起,回到她小时候的西溪路56号,烛光摇曳下,她和父母手拉着手在家中自在舞蹈。
女导演、女制片人、女演员还有女性题材,构成了这部《妈妈!》,但影片也没有刻意回避男性的存在,在冯老师和母亲两个人的家中,隐隐约约还有父亲的影子。
他的日记由女儿和母亲接力整理,他的忌日也被当成节日有节制的仪式感般地庆祝,同时他不同时期的形象幻影也出现在冯老师发病时的幻觉中。就像有些观众说的,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我们仨》。
“妈妈是海,我是一滴水,爸爸是一条不会游泳的鲸鱼。”最后的最后,也许她们会一同坚定地向大海深处走去。导演给了开放性的结局,身为观众的我们却希望她们的愿望能得到成全。一家人再相见时,能微笑地看着彼此,能原谅过去的一切,能打起熟悉的“我爱你”响指暗号!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
xkxike@qq.com
温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们设置成星标哦
现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点
凤凰新闻 |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
快传号 | 东方号 | 知乎 | 豆瓣 | 大鱼号 | QQ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