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牌

票房破49亿的Q1演出市场-每日看点

2023-04-10 21:37:20 来源: 犀牛娱乐

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周杰伦演唱会票价被炒到1万5”


(相关资料图)

“女子花380元买的演唱会门票被偷,最终被黄牛以1580元卖出”

“今年是我卖票7年最看不懂的一年,张杰、薛之谦以前都是打折,今年加几百我都拿不到票,所以现在张杰的外号叫张杰伦,薛之谦叫薛值钱”

……

今年Q1的演出市场有多爆呢?最近翻开任何演唱会新闻,甭论歌手腕大腕小,各种天价票满天飞。最魔幻的是,连黄牛都开始抱怨“这溢价涨的我都不敢收票”、“今年的演出市场恐怖如斯”。

反映到数据上,中演协官微发布的《一季报》指出,Q1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为6.89万场,同比增长 95.42%;演出票房收入49.8亿,同比增长110.99%;观演人数2185.2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42.96%。

毋庸置疑,Q1演出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爆发。除了体现最显眼的演唱会,这相较去年涨了近1倍的演出场次里,相声和脱口秀贡献了占比最高的1万多场,而话剧和音乐剧演出均超过6000场,市场上更多元的演出项目都在持续揽客。

而从商业模式上看,今年Q1诸如大麦、笑果、单立人、开心麻花、元气森林LIVE等演出厂牌都在全国主要城市“落地”了一体式线下演出空间,新潮的演出形态正在一二线市场培养起越发忠诚的年轻消费群体。

不过,今年Q1市场能触达近7万场次、票房破49亿,这波爆发背后更多是后疫情时代的短暂反弹,毕竟很多演出都是去年延期到今年执行的老项目。演出市场是否在整体运转上回归到疫情前水准,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Q1售票量超110万张

内娱演唱会“人均周杰伦”

音乐演出的复苏最易被察觉。

据中演协统计,Q1演唱会和音乐节售票量超过110万张,是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出类型。尽管卖的票不少,但从更直观的朋友圈看,身边“压根抢不到票”的朋友仍占了绝大多数。

因路人盘庞大,不难理解头部歌手演唱会为何难买。但这个Q1,周董演唱会的难抢程度还是再创新高,四站售卖皆在30秒内售罄。倘若求助黄牛,原价500元的看台票普遍溢价到了2000元以上,原价2000元的内场前区票更是喊价过万。

与周董号召力相当的还有五月天,近日五月天官宣在北京鸟巢连开6场演唱会直接把 #五月天北京演唱会# 送上热搜第一,充分暴露了因疫情睽违多年内娱群众想看演唱会想疯了的心情。

而这个Q1最特别的是,一些过往票房号召力较弱的歌手也快追上杰伦、五月天的体量。据音乐博主Music_Data爆料,Q1的张杰2023广州演唱会、薛之谦三站演唱会票房均突破了4000万,而大麦的内地歌手单站公售记录最近也被薛之谦济南站(54388张)刷新。

通常而言,黄牛市场可看作是演出市场的晴雨表,今年黄牛倒卖个唱票更是火到了登“社会版新闻”的程度。犀牛君听闻,失传已久的制假术现已重出江湖,最近有20多位歌迷买到了黄牛自制的薛之谦演唱会假票,涉案金额高达3万多元。

歌迷们会铤而走险找黄牛,实乃是今年演唱会太难抢。同比涨了近1.5倍的观演人次,几乎可让任何演唱会“秒售罄”。最近业界更兴起了把“X秒售罄”当噱头的营销竞赛,张杰那边号称7秒售罄,华晨宇就说1秒售罄,毛不易更绝,造出个“预售即售罄”。

既然明星个唱抢不到,那不如看看音乐节、Livehouse?然而,据秀动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四个月全国Livehouse待演场次高达千场,工作日演出明显增多,票价更再次触及千元大关。有从业者表示,“北上成深上半年演出都排满了”。

近年因音综带动,加之小红书等平台将音乐节、Livehouse力推为年轻人主流生活方式,这类演出票价普遍从14年的¥60/80、16年的¥80/100涨至如今普遍的¥180-980不等,#Livehouse高票价对标周杰伦演唱会# 的话题一度引发了乐迷圈集体吐槽。

不过,音乐节购买力提升对演出市场整体繁荣贡献颇多。据中演协调研发现,今年音乐节、演唱会的平均跨城观演率超过购票总人数的50%,可见这类演出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场馆周边消费的带动力之强。

超6千场“大戏”复演

沉浸式话剧蔓延全国

话剧类演出也在肉眼可见地回春。

中演协《一季报》指出,话剧和音乐剧演出一季度均超6000场,是专业剧场演出中最受市场欢迎的类型。而对于最爱复购的话剧“票友”而言,诸多长期具备票房号召力的“大戏”陆续回归,是Q1最喜人的现象。

北上深都在Q1铺排了经典剧目。

比如,北京人艺推出了“开年大戏”《正红旗下》及老牌剧目《茶馆》,中央芭蕾舞团上马了芭蕾舞剧《红楼梦》;上海大剧院出品了舞剧《白蛇》和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深圳歌舞剧院的舞剧《咏春》最近火爆出圈,而即将来深连演24场的《剧院魅影》中文版也已于3月底开票。

除了经典老戏,近年备受瞩目的爆款剧目也在Q1全面开花。话剧方面,陕西人艺的《白鹿原》、陈佩斯主演的《惊梦》已亮相多个城市;舞剧方面,因春晚出圈的《只此青绿》、国内首部AI舞剧《深AI你》都掀起了观看热潮;音乐剧方面,本土音乐剧《隐秘的角落》《阿波罗尼亚》等正在从上海火到全国各地。

而因为文旅部上个月宣布了“3月20日起恢复对涉外营业性演出受理和审批”的消息,自Q1开始,因疫情沉寂三年的很多国外演出名团也在陆续来华。

比如,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率先于3月回归了中国舞台;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英国原版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也都在Q1发布了来华日程;而包括维也纳交响乐团、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名团也都确定了来华演出时间。

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Q1对市场很利好的另一个现象是,沉浸式的话剧类演出在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四川、重庆等地越发火爆。自16年《不眠之夜》引进国内后,此类产品大大加强了与观演者的互动性,并以场景消费拓展营收渠道(演出场所卖酒等),可以说是今后市场增量最可观的演出产品之一。

Q1以来,很多城市都打造出了当地的爆款沉浸式产品。比如,成都带火了开心麻花沉浸式戏剧《捞金晚宴》,其独创性是演出在一辆“话剧巴士”上进行;北京的沉浸式话剧《北平1948》于2月21日亮相报国寺,还原了叫卖声不绝于耳的1948年老北京面貌;上海则在2月18日迎来了“看戏+演戏+游戏”的《新世界》,目前该演出的猫眼、大麦评分都超过了9分。

令从业者振奋的是,目前此类沉浸式演出的“线下空间”正在加速落地。比如,大麦新空间去年落户北京的《现在开市》在Q1成了日常售罄的大爆款;开心麻花则在望京落地了第一家沉浸乐玩店“花花世界”,《偷心晚宴》《海上倒计时》等沉浸式、游戏式戏剧可充分满足观演者的娱乐需求。

Q1喜剧演出超1万场

“城市喜剧空间”纷纷落地

喜剧演出则延续着大黑马的姿态。

与沉浸式之火燎原全国一样,因《脱口秀大会》等大热综艺带动,比较新潮的脱口秀演出正带动各类喜剧形态的演出蔓延全国各地。

近日中演协发布的《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就指出,2022年曲艺类演出票房收入6.15亿元,平均票价已触达143元。聚焦到今年Q1,相声和脱口秀演出超过1万场,场次占比是所有门类里的最高。

这其中,脱口秀票房继续着惊人增长。笑果演出运营总监陆逸云近日透露,“从2020年到2022年,脱口秀行业票仓从2000万的体量扩大至4.8亿,翻了超20倍。从2022年至2023年,脱口秀行业线下票房环比增长58.9%”。

而从市场具体表现来看,一面是各大厂牌巡演开遍全国一二线城市,一面是更多脱口秀专场走进“千人剧场”。举例来说,Q1笑果在广州、深圳、杭州、北京等地常态化演出,最多一天可同时开8场演出;个人专场这块,小鹿的《女儿红》到Q1已走过了全国21座城市,共演出38场,俨然一副线下巨星姿态了。

而从产业运营上看,为容纳下多城市的常态化演出,今年Q1更多厂牌落地了功能多样的“城市喜剧空间”。比如,笑果工厂的北京首店即将于上半年开业,今后每周将进行10场左右演出,预计可服务逾3000名观众。

而创立于北京的单立人,也终于在成立六年后的今年拥有了第一个一体化喜剧空间“单立人DownTown”。犀牛君探访发现,该场地落址于北京王府井的银泰in88,能在如此繁华的市中心运营常态化演出,也标志着线下喜剧空间的消费市场走向成熟。

其实在过往,很多一二线城市的脱口秀往往在酒吧、写字楼、购物中心、街区等城市各角落运营,如今能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拥有演出地盘,不禁令人期待今后喜剧演出的市场规模还能走出怎样的增量。

梳理下来,今年Q1的演出市场在演出数量、售票状况、开店规模等方面都在向好,尽管票务转卖的市场乱象也在同时滋生,但令所有从业者为之振奋的是,沉寂三年的演出市场终于迎来了“重生”的一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