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21:42:47 来源: 马庆云
6月1日晚间,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在央八首播,并且在腾讯视频4集上线。基于目前的4集内容来论,这部电视剧应该可以让青年观众们上瘾。对于老编我这样的中老年观众而言,则觉得《梦中的那片海》寡淡了一些。剧作当中,肖战、李沁等多位青年演员的表演,也都是过关的。
(资料图)
先从青年观众的角度讲一下。北京四九城青年,在既定的年代当中约架,本身就是有趣的。涉及到青年荷尔蒙的内容,都是让青年观众们上瘾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孔二狗写的《黑道风云20年》等等。这种血热模式,肯定可以让一部电视剧热播。
老编年轻的时候,也看这类影视剧和小说作品,而且还看了不少,就等着两拨人约架呢,是越看越上瘾的模式。谈恋爱和打架,都是提升青年荷尔蒙的东西。这些元素放在电视剧当中,容易让青年观众们觉得刺激有趣。
而约架、搞对象之后,肯定是这批青年面对生活本身,然后和生活进行搏斗,有的被打趴下了,有的则站直了不趴下。无论哪一种,剧作的最终,肯定是大家多少年后,一起感慨生活。这个影视剧的路数,对于青年观众而言,肯定是受用的。对于我这种中老年观众而言,其实就真的只是路数了——因为这个路数上的电视剧,我们看的实在太多了。
《梦中的那片海》的开局,想要学王朔笔下的那些顽主、混混的风格。其实,只要一想学别人,也就落于人后了。这部电视剧的第一署名编剧是徐兵老师。徐老的水平,有目共睹。但是,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徐兵老师可能就是一个挂名,真正的工作,都是第二署名编剧做的。
咱们很多青年编剧,对于前辈们的作品,其实就是照着葫芦画瓢。《梦中的那片海》属于典型的画瓢方式。徐兵老师应该不是重要的创作执笔,而是修改执笔。这部电视剧作品当中学王朔的地方很多,但这些地方,都是稚嫩的。王朔心里边是真顽主,《梦中的那片海》的最初创作执笔编剧,其实就是东施效颦人家王朔。
一个创作者心里边有没有玩意儿,其实三言两语就能看出来。王朔当年,是真有玩意儿。王小波,那更是牛得很。后边的都梁,其实就差点意思了。到了冯唐,就已经又臭又长了。这些人,都善于写这种北京地域下的青年荷尔蒙内容。王朔和王小波最好,因为俩人肚子里边真有东西,劲儿能拿出来。《梦中的那片海》的劲儿,就差不少。
我举个例子。《梦中的那片海》开局,是肖战角色和李沁角色,分别悄悄潜入禁书所在的图书馆,积极阅读。这其实还是好孩子的设定。我相信,这几场戏,不是徐兵老师写的,而是第二署名编剧那位青年写的。肚子里边真有玩意儿的,就不屑于写潜入图书馆读书这件事儿了。
为什么不屑于呢?因为创作者肚子里边有玩意儿,自己笔下的角色肚子里边就有玩意儿,而这些玩意儿,是不需要“物化”出来的,只需要在日常言语当中就自然而然地携带了。这种光芒,会在最平常的地方突然绽放出来,而不是非得去图书馆,证明一下子。《梦中的那片海》男女主角一去图书馆,反倒是俗了。
无论是王朔,还是王小波,他们笔下的角色,都是和时代存在一种有效的对抗关系的。这种对抗关系,不仅仅是简单概念上的约架。关于这一点,简直可以做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我这里就不掉书袋了。反观《梦中的那片海》,我看出来的,都是编剧带来的浅显表面的对抗关系,缺乏真正的对抗。
其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影视剧作品。王朔、王小波等等,是属于90年代的。时至今日,咱们即便是模仿王朔、王小波,也只能是东施效颦,摸不到精髓了。咱们这个时代,应该有咱们这个时代自己的风格才是。
剧本层面上,这部电视剧让我觉得差不少的味道。演员层面上,则基本满意。李沁的表演,和《人生之路》当中相似,粗狂的生活气息,比较适合一些现代题材的角色。肖战的表演,和以往的影视剧作品相比,水平提升了不少。这位青年的表演,不面了,有棱有角了。
其实,让肖战去呈现当年四九城青年的样子,对他来讲,是不容易的。他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感受就注定不会深刻。所以,《梦中的那片海》能够有现在的表演状态,就可以点赞。(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