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10:52:32 来源: 吴文化博物馆
原作者:谢汶君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电影有限的文本中出现的江南影像的老电影。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彼时的大上海是江南城市群中最富经济活力的代表城市,但袁牧之并未用大量篇幅刻画江南的繁荣,而是将小红、小云、陈少平这几位苦苦挣扎在底层的青年以及他们所处的底层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部影片,不似同年代其他表现社会风貌的影片那般压抑、痛彻心扉,而是以描写生活的基调将劳动人民的苦与乐、艰辛无奈与对幸福的期待传达给现代观众。
节选自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执导
整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延续了默片时代无声含蓄的美学风格,是极富社会隐喻意义的。
影片的开头就用了一个从上到下移动的摇镜头将人们的视线从地上繁华高耸的摩天大楼带往了光线昏暗的地下层,这个镜头和影片末尾从下到上移动的镜头成首尾呼应,两个镜头极具隐喻意义。袁牧之既作为编剧,又作为导演,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悟融入到影片当中。他深知上流社会生活的奢靡,也深知“地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坎坷,所以这两个镜头从用鲜明的对比手法交代了旧时代大上海的大都市的氛围,又展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环境,让观众在看到“地上”是充满光明的,是得到阳光普照的,而“地下”却是光照不到的地方,人们的生活缺乏希望。
在影片中,体现劳动人民的人格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悲惨画面还有一个较为典型的镜头——恶霸古成龙“辣手摧花”。古成龙作为当地一个比较有头有脸的人物,看中了小红的美貌后,欲向小红的养父母买下小红作妾。在前面一系列的镜头画面铺垫之后,用一组推镜头推到了古成龙的手部,用一个特写镜头表现古成龙在撕扯花瓣,代表古成龙想要用卑劣的手段强占小红。在旧社会中,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袁牧之在这组推镜头后仍然将镜头往下推,来到了古成龙的脚部,从手撕鲜花到脚踩花瓣,让这一连串的动作预示着古成龙强占的决心,以及无数的小红小云这一类女性悲哀的人生走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她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能像这一朵花一样,从盛开变成凋零。
从整体来看,导演袁牧之采取的是喜剧化的影视手法来展现底层人民在备受生存环境的折磨时仍具有蓬勃积极的生命力,不仅让观众看到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劳动人民们对生活的渴望,也让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战乱年代的欢声笑语是多么来之不易,反而强化了社会批判效果。其中,小红和陈少平这一对青年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能够让苦难中的人们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希望的。周璇饰演的小红虽然身世悲惨,但她天真烂漫又诙谐可爱的形象让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立体,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小红和陈少平对唱《天涯歌女》的片段在国内影史上都是十分著名的。两位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坐在窗边对唱歌曲,观众更是能从陈少平熟练的变戏法动作看出来这位年轻的男子为了讨得心上人的欢心,时不时和自己的朋友在窗边表演戏法给小红看,为博得佳人一笑。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并没有以抱怨度日,而是想方设法在艰难的生活中找乐子,袁牧之将中华儿女时时刻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影视留存的方式,让今日之观众仍能为之动容。
在完整地观看完这部影片后,观众便可知小红的结局是不幸中的万幸的,因为她有陈少平的悉心照顾,她也拥有了姐姐小云的舍命保护,小红纯真诙谐的形象就像是一位真正的“马路边的天使”。然而,让无数观众意难平的却是小云本身——这位“马路边的幽灵”。
节选自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执导
小云这个角色的呈现风格与其他几位主角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引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言来说出小云的心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快乐是他们的,我只有孤独”。小云的首次登场是在影片开始十几分钟后,从陈少平和小红变戏法突然转场到了一身黑衣的小云身上,背景音乐也立马从欢快歌声变成了不和谐的音符。在大上海的贫富差距大的社会中,这样一群青年们仍学会了苦中作乐,但是小云做了暗娼,始终是黑衣裹紧全身,与他们愉悦的氛围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知道了小云也是喜欢陈少平的,但是陈少平却看不起小云的身份,对小云一直是不屑甚至是鄙视的。正是由于陈少平的冷漠、警察的追捕、养父母的辱骂、妹妹小红与陈少平的两情相悦,使得小云身上的悲剧色彩比小红更强烈,然而却更能体现出底层人民生命的可贵。
小云代表的这一类人,苟且于生活最阴暗的那一边,没有话语权,处处受压迫,生活中各种事情都不如人意,却仍能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着生存下来。有了影片前段的人物塑造,在结尾处小云最后为了妹妹的终生幸福而勇于牺牲这个画面才更加令观众动容,影片末尾还用一句话将小云的人格推到了顶峰,她说“我们都是一样苦命的人,谈不上谁原谅谁”。小云深知,造成他们集体苦命的是那“吃人”的旧社会。
其实,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这样一个问题,《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塑造江南影像非常成功的一部电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个阶段,正是明星影片公司关于民族化探索的一个丰富期。后续许多学者在学术界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疆域辽阔,为何那个时期的影片公司独独钟爱江南这一处呢?
在国人的文化思想中,江南、东北、西北这样的地域名称其实早已形成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江南在影像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地域名称,而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江南文明的历史记忆——江南地区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这里风景宜人,加之经济重心南移之后,江南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并重的一张名片。
图源:网络
得天独厚的邻海地理位置加上民族经济的高度发达,让江南地区率先成为了国内向外界打开的一扇大门,《马路天使》的故事发生地——大上海就是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的代表城市。因此,正是在资本主义进行经济掠夺的江南,小云这一类人的苟且偷生、走投无路会让观众感到更加悲凉;同时,小红、陈少平、老王这类人也能让观众更加感受到中华民族中坚韧、永远积极面对生活的高尚品质,他们肉体上虽遭到了强大资本主义势力和当地恶霸的欺压,但精神上仍然是向往着新生活,永不放弃希望的。这几种悲、乐、苦、情的力量在江南这个特殊的文化地区中得以呈现,也只能在江南的影像文化空间中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袁牧之导演执导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之尖锐,让《马路天使》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将坚韧与儒雅并存的民族节气和人格精神传递到了现代观众眼前。
国内影史中展现人文情怀的电影数不胜数,但像《马路天使》这样以泪中带笑的方式在一个具象的文化空间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深刻刻画环境的却很少。江南作为影像空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美学思想,它已然变成了一个既深邃又纯粹的“有韵味的文化空间”,它既是悲情和儒雅风流的结合,也是一段受伤的民族历史的慰藉与反思。
参考文献
[1] 李欣,杨新宇.天使与幽灵—论《马路天使》中的女性形象.[J].电影新作.2020(05):34-38
[2] 宋奕,民族精神的觉醒与宣告—明星影片公司镜头中的影像江南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01):26-28
[3] 孙萌,以笑写哀悲喜交集—论诗性喜剧电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J].当代电影.2018(03):101-105
[4] 刘福泉,管中窥豹 泪中含笑—评《马路天使》.[J].美与时代(下).2011(07):103-104
[5] 乔楷元,经典电影之视听语言特征分析—以《马路天使》为例.[A].戏剧之家.2018(30):113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
注:插图源自此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