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17:58:55 来源: 视频快剪王导
三流的导演拍故事,一流的导演拍情绪。
纵观世界电影史上百年来的优秀作品,你会发现所有能够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好作品,都是源于“打动”。
这里的“打动”,它就是心理上的“刺激”。
这个刺激可以是让你感到难过、害怕、悲伤、紧张,也可以是令你狂喜、惊讶、兴奋。有了这样的刺激,故事才能够在观众心中结出果实。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在拉片和教大家用导演思维去创作的时候反复强调理解观众情绪曲线的重要性。
如果不研究心理学,我觉得我们很难将情绪构建翻译成电影的语言,也就谈不上如何去和观众做思想交流。( * 以上观点来自资深电影文化研究及创作者 小爱老师)
-1-
“观众开心的时候来看这部电影,和观众在难过的时候来看这部电影,他的感受可能是不一样的!“
观众在看电影时的感知,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既为创作者、同时也有着观众角色的你不妨来测试下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是否也是这种情况!
-2-
解答导演的疑惑:
为什么我的电影 观众看不懂?
这应该是很多导演曾有过或者一直有的疑惑。自我判断下,非常认真地构思了故事,也十分漂亮地做好了所有视听语言的表达,预估会收到一大波观众的观影热情,却并未如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落差?到底是导演思维的原因、作品的原因还是观众的原因?
其实,不论是作为电影观众还是电影创作者,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独有的情绪和情感,这些情绪和情感也会时时刻刻会影响着我们接下来的行为动作。
当观众了解了心理学,就会离电影更近,从电影中感知到的内容会更丰富。当电影创作者用心理学的方式去创作,去感知观众的想法,在这种前提下创作出来的影像也自然能够更容易地打动观众。
电影创作心理学,更是从视听语言和剧本编写两个层面去帮助电影创作者完成创作。
以剧本编写为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用心理学的思维去思考,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好地控制剧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提高构建剧本情节和冲突的能力。同时,电影创作心理学还将会帮助创作者利用观众的不同心理去做优化影像与叙事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