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牌

好戏 | 推荐给隔离在家的上海人这5部影视剧

2022-04-21 15:41:05 来源: 新民周刊

好戏 | 推荐给隔离在家的上海人这5部影视剧

文 | 沈 林

在这段不得不宅在家里的时光里,如果你没有被工作弄得焦头烂额,那么也可以将之看作独特的人生片段,和家人待在一起,每日做饭、洗碗,聊天、谈笑......忙完一整个白天的事儿,晚上也可以重温一些老片儿,回味过去街坊们一起蹲在巷弄口,守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的场景。

而对于疫情下的上海市民,沪语电影和电视剧,无疑是最适合体会人情味的所在,正如胡适曾说的:“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夺子战争》

京剧院琴师乔书铭是上海典型的上门女婿,经常被岳父俞国良、岳母李彩琴及小舅子奚落嘲笑,但因为儿子多多,乔书铭可以忍受世上所有的苦,直到......这部电视剧被称为沪语电视剧教科书级神作,豆瓣评分9.0,不仅在首播时拿下38.7%的超高收视率,而且在播出若干年后,依然是“旅居海外的上海人思乡必备的录像带之一”。

戏里的故事实际上来源编剧的亲身经历,上海出品、全上海话对白、讲述上海故事的《夺子战争》,在去年重新播出,还引发巨大反响,10集作品,短小精悍,值得再看。

此外,近些年在《小舍得》《我是真的爱你》等热播剧里频繁出现的妈妈级演员朱茵,在这部剧中饰演了母亲的角色,也算是观众熟悉的老面孔,年轻时的她在这部电视剧里全程上海话,也蛮好白相额。

《孽债》

相比《夺子战争》,《孽债》的国民度更胜一筹。当年在电视台播出后,创下了42.62%的超高收视率,“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它的主题曲不少上海人现在还会唱,还会哼。

电视剧讲述了五个孩子从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青的经历,题材虽然有些年代感,但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挣扎、无奈,现在看来依然别有一番滋味。

《股疯》

要是觉得电视剧太长,没耐心看,不妨看看电影《股疯》。

这部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的全民炒股风潮的电影,汇聚了一票大佬——潘虹、刘青云、王汝刚、王华英等,不仅真实记录了当时上海的街景,故事剧情本身,人性的疯狂也一直反复上演,一点也不觉得过时。

影片结尾的彩蛋,更是让今人看的时候苦涩一笑:听人劝,吃饱饭呐。

《团圆》

名字叫做《团圆》,讲述的却是一个分离的故事。

台湾老兵刘燕生到上海,寻找自己失散几十年的妻子乔玉娥和从没见过面的儿子。其时,乔玉娥已经和陆善民组成家庭并生有两个女儿。了解到乔玉娥和丈夫情感不好,刘燕生希望能带乔玉娥和他一起到台湾生活,并承诺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补偿陆善民和她的两个女儿......

剧中主人公的扮演者都是老戏骨,平均年龄超过80岁,电影也是地道的中国式伦理,而上海话和普通话交杂,就更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电影不完美,但这种感觉却可以回味。

《罗汉钱》

这是笔者看的第一部沪剧电影,原本只想看个片段,看着看着就把整部电影都看完啦,而且惊喜发现著名唱段《燕燕做媒》居然就出自这个戏里。

虽然是命题作文,以宣传《新婚姻法》为主旨,但这部电影剧情环环相扣,人物角色个性鲜明,不乏辛辣犀利的讽刺,在艺术上又安排了不少沪剧的老曲调,令没有看过沪剧的观众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好看、好听。

新民周刊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 口述实录新冠疫情

上海部分医护人员“有家难回”,小区防控怎样才合情合理?| 魔都战疫口述实录

你们6点抢的菜是怎么配送到家的?475平方米的空间里日行5万步 | 魔都战疫口述实录

足不出户,这物理实验可怎么做啊?| 魔都战疫口述实录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