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今日热搜:《血战钢锯岭》是造神,不是神作。

2022-06-17 08:47:13 来源: 老Z科技

《血战钢锯岭》正在成为一部神作。

豆瓣评分8.8,好于95%战争片&96%历史片。

IMDb8.6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排名第92——影史杰作的节奏。

现在是颁奖季,梅尔·吉布森和《血战钢锯岭》将拿奖拿到手软。

因「反犹言论」被好莱坞大公司封杀的吉布森,在长达10年的被排斥、被边缘之后,终于翻身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血战钢锯岭》并没有好莱坞大公司的参与——对于造神运动,这反而是有利因素,被犹太资本家排斥的电影英雄,收获了人民的热烈拥戴。

挫折、受难、磨砺,然后,迎来高光时刻,这是封神的步骤。

那,回到片子,《血战钢锯岭》是一部真正的神作吗?

它自然不差,吉布森的硬功还在,战争场面毫不含糊。暴力很硬,情感很煽,热血很足,吉布森是一流杀手,刀过之后,热血喷涌。

吉布森用4000万$的钱,弄出了1亿大片的效果。

有信仰加持的道斯,在吉布森的镜头下,不止变成了一个英雄,一个圣徒,他还变成了一个神。

但,无论怎样,这片的内核,就是一部《真·抗日奇侠传》。

它不是扯到蛋疼的抗日神剧,它是抗日神剧的终极版,顶配版。

有人说,这是真人真事,它和抗日神剧是两码事。

症结就在这儿,真人真事似乎是一道圣光,是中立&负面舆论的挡箭牌,让整个造神运动成了理所当然的。

“本质上和《上甘岭》没啥区别。”

《上甘岭》是啥?国产主旋律战争片儿,讲抗美援朝的。

看到这样的点评,一定有人就急了:这都哪跟哪啊。

先别急,我们来讨论一下。

之所以是抗日神剧、抗美神剧、反恐神剧……,是庸俗神话,不是一流神话,不在于是不是有真人真事支撑,而在于叙事手法和表述思想。

真事改编的电影,依然可能显得很假。完全虚构的作品,也可以达到堪比真实的效果。

《血战钢锯岭》就有不少虚假的地方——尽管那些地方达到了抒情或热血效果。

道斯的爱情,是标准流程,爱上一姑娘,姑娘也爱他。吉布森的直男趣味,老派得有点迂腐,尽管演员的表现已然很不错了,这截爱情段落,依然和日常、和现实关系微弱,它更像戏剧,更像遥远的被讲述的故事。

到了战场,如入地狱,道斯被担架抬下去时,镜头极慢,音乐响起,神已造成。

道斯成神,日军剖腹,平行蒙太奇达到了煽情效果,而这样的手法,用的是老旧的上帝视角,恐怖战争的临场感一下变得很疏离。

一定有人会说,到后面已完全被感染,怎么可能被疏离呢?

我承认,这是吉布森厉害的地方,他有彪悍的描绘暴力和在暴力中抒情的能力,《勇敢的心》如此,《启示》和《耶稣受难记》也如此。用对的时候,也是我喜欢他的地方,他常会以局部或整体,震撼到你。

《耶稣受难记》

但对于一部改自真事的战争片,吉布森的叙事手法和镜头风格,几乎违背了真实伦理。《血战钢锯岭》恐怕是我最不喜欢的吉布森作品。

现实里,高度紧张的战争中,不存在抒情慢镜,也没有升格效果,更没有什么仪式感,英雄行为的发生是日常化的——往往在事后回溯时才有煽动效果。

而《血战钢锯岭》,在信仰的统摄下,像是一部天主教宣传片,所有的细节和情节,都让道斯通往「神」。

主旋律,它主的不是民族主义,不是爱国精神,而是天主教信仰。

它是外在神作,而非内在神作。

看过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的人都会看出来,道斯的新兵训练场景,几乎是完全拷贝了库布里克1987年就捣鼓出来的活儿。

《全金属外壳》改自小说,和《血战钢锯岭》不同的是,被折磨、被羞辱的新兵蛋子,杀了人,也杀了自己,最后,全片的人在战争中都成了罪人。

一个是假的,但看起来更像真的;一个是真的,但看起有虚假的地方。

这便是吉布森和库布里克的区别,不同手法造就不同效果。

这几天,院线还有一个讲英雄的片子,《萨利机长》,弄的也是真人真事。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导演手法很克制,不煽情,没有过度抒情,人物有情绪,但不闹情绪。

他刻画萨利,强调的是萨利的专业精神,萨利牛逼,但人家不过就是干了分内事而已。英雄也是凡人,凡人变成了英雄。

从感染、热血效果来看,《萨利机长》可能不如《血战钢锯岭》,但这一次,我觉得老牛仔的活儿更好,他的英雄,诞生于对英雄的质疑,诞生于事实之中,而不是像道斯那样,诞生于布道封神。

《血战钢锯岭》让人产生的鸡皮疙瘩,有些令人兴奋,有些令人不适。

我喜欢神作,但讨厌一切造神电影、造神运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