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 19:28:50 来源: 腾讯网
时光编辑部 | 隐饮
(资料图片)
用电影治愈生活。
国庆档的《万里归途》,大家都看了吗?
想说一句有点俗套的话: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译的演技。
他的表演仿佛有种魔力,能让观众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迅速忘记他是个演员,只深深被这个角色吸引。
这一次,张译又贡献了教科书般的表演:精准细腻,游刃有余,直抵人心。
今天,时光君想来聊聊张译,聊聊这些年来他令人难忘的演技高光瞬间。
万里归途
在《万里归途》中,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是全片的主心骨,但这个角色并不好演。
一方面,他是个归心似箭的丈夫,内心怀着无法陪伴待产妻子的愧疚。
另一方面,他又是在枪林弹雨中引领撤侨的外交官。
他必须小心翼翼藏起自己的“私心”,也藏起自己的脆弱和恐惧。
片中有多场重头戏靠他的表演支撑,他也不负众望,又一次贡献了值得观众反复回味的瞬间。
比如当宗大伟接受叛军武装分子的轮盘赌局时,他满头冷汗,用力地闭了一下双眼,他开始不自觉地发抖。
他要冒着失去自己性命的危险,去换回同胞的安全。
即便他是训练有素的外交官,在面对死亡威胁时,眼皮还是会轻微地抖动,这是来自人性本能的恐惧。
这个暴露脆弱的小细节,就是张译让观众产生共情的理由——他诠释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面对危险时他有真实的恐惧,可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他的底气。
比如宗大伟在沙漠中喝水,一滴水滑到嘴边即将掉落.
张译马上即兴发挥,他不是随手擦掉,而是迅速用大拇指把水抹回嘴里,还不忘舔了舔。
因为沙漠里的每一滴水,都无比珍贵。
张译这个关于“一滴水”的小设计,充分展现了撤侨之路的条件艰辛。
导演也对这段即兴发挥非常满意,直接保留进正片里。
还有宗大伟终于用电话联系上了老婆,他握着电话的手止不住颤抖,身体一软,蜷缩在岩石下,这是对妻子深深的愧疚。
听到孩子已经出生,他又激动得猛一抬头,直接撞上了石头。
这一撞,真是撞到了观众的心坎里,就是那种震惊又狂喜的感觉。
他完全不顾疼得龇牙咧嘴,却反而捂着头傻笑起来,眼角洒下一行热泪,因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影片结尾处那三枪,张译演得是“四两拨千斤”。
每一枪的表演的细微变化极有层次,紧紧拿捏住剧情的紧张感。
最后他带领大家排除万难,踏上归途,那句铿锵有力的“回家”,让不少观众瞬间泪奔。
在《万里归途》片场,工作人员常会看到张译在片场匆匆忙忙跑来跑去,原来他是要去监视器前回看自己的表演。
他经常看得入迷,甚至会忘记满头的汗水和干裂的嘴唇。
同组的演员王迅透露,“张译每一遍的表演,都不一样。”
原来,他是在反复一遍遍审视自己的表演,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台词的节奏,直到找出导演最满意,状态最佳的那一条。
这是他十几年前就在用的办法,如今,仍在继续。
演戏不惜力
这么多年,张译是个演戏“不惜力”的人,总是习惯性“自虐”。
出演《万里归途》,对张译来说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要从头学习阿拉伯语。从台词量就能看出来,这次他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这两句阿语,张译至今可以脱口而出。
导演饶晓志透露,“阿语很难,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他还需要说出台词,还得把台词里的这些情绪层次演出来,这很不容易。”
张译有颈椎病的旧疾,病情严重时走路就会犯晕。
他在片场经常会拄着拐杖,但演戏时他要强忍着这份眩晕感,给出精准的表演。
《万里归途》拍摄现场
导演称赞说,“张译就像宗大伟一样,总能在表演上给我们安全感。”
在《金刚川》里,张译反复演出仰天怒吼的戏,为了喊好这句“来吧”,每次都拼劲全力,脸憋到通红。
最后他体力透支,一度缺氧眩晕。不过他很快调整状态,向工作人员表示“对不起”,并要求“再来”。
在张艺谋的《一秒钟》中,张译暴瘦、剃光头的形象让观众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身高178cm的他,为拍《一秒钟》暴瘦至110斤,几乎瘦到脱相。
其实用现在的化妆技术,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张译的态度就是这样,老老实实减肥,为了角色,不会偷一点懒。
为了达到皮肤黝黑、粗糙的效果,每到拍摄休息的间隙,他就在42度的高温下暴晒跑步。
凡是有工作人员来打伞,他都劝走了,“天天打着个伞,是不可能完成人物的”。
而在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里,张译又一次贡献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