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22:32:51 来源: 腾讯娱乐
擦边的孔雀舞,被误解的阳春白雪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一段po到网上的杨丽萍孔雀舞剧表演视频,因涉嫌擦边而引发争议。
先来说明一下:虽然杨丽萍是孔雀舞的第一代言人和首席推广者,但她本人并未参与此次舞台表演。因年事已高,此前她已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并培养了三名年轻的孔雀舞继承人,巡回表演通常由爱徒来挑大梁,此次“不雅视频”中的两位主角正是隶属她麾下的青年演员。
那么,到底怎么个不雅呢?
比视频更广为流传的是如下这张截图。图中,几乎一丝不挂(其实有穿,只是少而透)的男演员倒在女演员怀里,这个姿势使得其敏感部位尤其“敏感”,很多个人及媒体在转发时甚至特别贴心地给那个地方打了码。
怎么说呢,一打码更好奇了,一切都显得更加不可说了。
评论区里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无非以下几种,比如“不穿衣服很低俗”啦、“孔雀都有羽毛他怎么裸着呢”、“借着艺术的名义打擦边球”啦,以及经久不衰的“这样会带坏小孩子哦”……
昨日,杨丽萍女士也在公开访谈中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意为:舞剧是一个整体的表演,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连起来看会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近乎赤裸符合剧情,意为男孔雀以脱落羽毛为代价成全女孔雀的自由;并且,去掉所有的修饰,用极致的身体、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她觉得这才是最难的,也是自己最喜欢的。
笔者认为,这个解释还是很具专业性和说服力的。
一个片段、一个截图不足以给整段舞蹈定性,且演员的身体线条确实有雕塑一般的美感,不去发现美而只盯着那一个部位大做文章、大肆批斗,才是暴露了自己的狭隘与无知。所以,与其忙着说表演色情,不如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太缺乏耐心了?是否让肤浅的关注点和低阶的审美先入为主了?
如果你肯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沉浸到一段由肢体和音乐撑起的舞台表演当中,能够放下对是否露点的执着,体会舞蹈中的自然之美和丰沛情感,那么也许,擦边之说便不会甚嚣尘上。
究其原因,还是身处互联网碎片化的快餐时代里,大家都太浮躁了。只是看到一张图、一个几十秒的视频,便急于下结论,而后马不停蹄奔向下一个热点,根本无暇在一个完整的作品和事件上停留太多的时间。假若真有人把自己摁在孔雀舞的视频前,估计连十分钟到熬不到,就要急吼吼地开启1.5倍速吧?
另一方面,在茧房效应的长期作用下,大众的个体审美都已逐渐趋于封闭和停滞,未受过良好艺术审美教育的人们没办法迅速理解土味视频和流行歌曲之外的艺术呈现,遂只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进行描述和定义,觉得穿得少就是擦边,两人摸来摸去就是不正经,另外一个女演员入画,估计都能联想到打小三儿剧情……
欣赏艺术本来就是有门槛的,不论是话剧、舞剧、还是音乐会,确实需要观看者有一些知识和审美力上的储备,如果不仅没有,还连最基本的时间精力成本都不愿付出,那自然只能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误读。
同样的“露与亲昵”,放在《色戒》里和纯纯爱情动作片当中,它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只需挑逗视觉,而前者需要推动剧情、需要描摹人物心理活动,你把它截了,不仅会让后面的故事显得突兀、奇怪、生硬,还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越禁忌什么,越突出什么。对那种画面捂得越严,越能让人忽略已有的内容,这就重点完全错了呀!
所以说,创作者大大方方地,观看者认认真真地,双方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你不欲盖弥彰,我不以偏概全,此类“擦边”举报能瞬间减少百分之八十八。
容易被误解,未必是坏事
但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发行方也会利用起这种先入为主、自动肤浅所导致的误会,将主动放出“大尺度”片段作为营销手段的一种。
最典型的就是电影宣传,哪怕仅仅是文艺片、生活片,也一定会把“打架斗殴”“卿卿我我”的强刺激cut剪进预告片,以求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好把人“忽悠”进电影院增加票房。
观众进去后才发现,类似画面只有一点点,也不好意思说被骗,毕竟人家片方也没承诺什么,只是你被那些“碎片化的精彩”吊足胃口罢了。
同样道理,此次孔雀舞事件出圈儿,也并不排除自我营销的可能性。
早在四月份,杨丽萍爱徒肖蓉浩就曾因自己po出的一段训练室排练视频而引发争议。
视频中,肖蓉浩扮演的雌红雀与雄孔雀身穿薄透的演出服,舞蹈动作中频频出现耳鬓厮磨的场面,虽然是对孔雀自然状态的一种呈现,但还是辣到了一部分人的眼睛。
当时评论区就有人质疑其色情、不雅、会带坏小孩儿,跟这回的争议如出一辙。
肖蓉浩还特地做了解释,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放在舞台的意境里没问题,但在训练室场景下可能就会有点奇怪。
你看,先误会后解释,连舆论的走向都跟这一回别无二致。那么多的排练片段,偏偏公开这一段儿,总是有点想法吧?
阳春白雪的小众和观赏门槛所导致的天然误会可能会让创作者感到孤独与苦恼,但也提供了独特的话题性和营销点。
误会与批评也是被关注的一种方式,好歹强过无人问津。
巡回演出不是慈善演出,也是要讲盈利的,将孔雀舞推而广之不能仅仅作为美好的愿景而存在,而是要与时俱进,在热搜榜占得一席之地,在茫茫信息流中掀起一点小波澜。
艺术是高雅的,但如若不想偏安一隅,就要主动敲响普罗大众的门,有人保守古板、有人冥顽不灵,但其中的孺子可教者不就能由此成为自家受众了么?如果我是一个有钱有闲的艺术爱好者,正好看到了这个新闻,说不定立马就去打听如何买票了呢~
这是艺术工作者的无奈,也是他们的机会。争议在所难免,但经此一闹,演出能顺利进行,还能获得更多的关注,结果总是好的。
大环境的保守不是沉默的理由
都说现在大环境何其严苛与保守,纹身要打码、男生戴耳钉要打码,歌词要改成“正能量”,连说个“死”字都要消音或加双引号,刘畊宏穿着裤衩背心直播跳健身操,都能莫名其妙被关停……
往上,是政策在收紧;往下,“道德卫士”在拿着放大镜努力刷着存在感,然后再举起网络大喇叭痛快举报。
两厢挤压之下,个性张扬逐渐成为奢侈,人人自危、谨慎小心却成了下意识的行为习惯,网上随便发表个观点,都得在小括号里加一堆备注。(没有说小括号不好的意思)
但抱怨有用吗?戴着镣铐跳舞真的完全没有可能吗?
恕我直言,有想法、有追求的艺术工作者们应该学学那些拍擦边小视频的博主们,努力地在夹缝中生存,人家那是一点都不抱怨大环境啊。
越是小众越是要蹦跶,越是彼此隔离,越是要敲开他人的茧房。既然觉得自己是美的、是好的、是雅的,为什么不费尽心思将“偏安一隅”的阳春白雪推到舞台中央?
既然那些天然的冲突、那些难以避免的误会恰恰是增加自我曝光度的契机,运用起来又有何妨呢?
正儿八经的艺术工作者不主动,那等于是将C位拱手相让于那些“妖魔鬼怪”们,然后再感叹时不我与、世风日下。这样对观众真的公平吗?
审美是需要去引领的,观众是需要被培养的,有门槛的东西是需要被推而广之的。可现实往往是,越是好酒越是藏于深巷,越是有点东西的人越是不肯放下身段。
其实真的不必那么与世无争,认可自我的价值,就不妨冒着当显眼包的风险把自己个儿推广出去。
张兰能一边抖落家事一边举着酸辣粉吆喝,杨丽萍也可以呀!把新的旧的、有的没的各种争议通通解释一遍,再引导家人们点点小黄车,万一有人下单呢?
只要初衷还在,就不必太纠结于实现路径。想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与理解,那就不妨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