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在《站台》中,贾樟柯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2022-03-03 13:05:08 来源: 初见电影

每个人都是山西黄土高原中的一粒沙,时代的大风一吹,停留或飞走没有区别。毕竟沙粒不知为了什么而停留,人也不知为了什么而生活。

01

《站台》充满了灵气和真诚,与后期贾樟柯的“景观”式电影完全不同。摄影机基本以固定长镜头为主,多为远景、中景拉开距离,这份距离却无法阻挡住青春的文艺、浪漫和激情,这份生命力与景观化的沉默形成张力。

八十年代山西小县城的青春残酷物语,属于普通人的史诗,最初的贾樟柯有最淳朴的感情,《小武》和《站台》这种就是他留给我们最好的几部作品。电影节的版本找不到,只能看短的那版。正好关注的一个up有这部电影的拉片视频,就花了五个小时看完,细节分析和相关介绍做得都很好,看完后自己也没什么可说的。

看贾导的访谈,跟他有很多相同的观点,比如父子的隔阂,梦想被城墙禁锢。贾导是幸运的,他打破了命运的禁锢,但更多人都是跟他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最后已遍体鳞伤。

02

节奏缓慢让我看清时代,虽然时代一直在往前,生活也越来越往前。人们也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笑意没减退,但是他们真的变得开心了。还向往那缥缈的事物嘛。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虚无,只能顺着时代,无法再有之前的那种对世界憧憬了。时代的站台不会永久停留在那里,有时候脚步慢一点也并非什么坏事。没办法这就是这个时代!

很用力,格局、野心都很大,看得出深厚全面的功底和对于自己视听体系的自信。文工团群像折射八十年代史诗,散点透视整个时代与社会。有不少承袭前辈的技法,当然更多地自我回望其中熔铸进了一个个桥段当中,拼贴成了小镇青年启蒙与幻灭的汾阳往事。

非职业的本色出演与长镜头调度在这部的体现,难能在大陆电影出现了一些布列松的“物象与精神的联结”。对于大量时代符号的精准把控和调度构筑起了全片的精神内核,幸好这一点没丢。可过分依赖符号能堆叠上去的张力,导致的观感必然是有佳句而无佳章。

03

时代里的人都麻木地被迫前进,他们叫喊,以为自己上了火车,成了时代的弄潮儿,走出去才发现,自己赶不上火车,只不过火车往哪走他们就往哪走罢了。贾樟柯的平移长镜头毫不客气地对准一群理想主义的青年,他们在县城中思想观念的变迁。

艺术团从样板戏到大舞台再到色情影厅最后沦落成街边舞车,这里同样是沦落人的站台,同时沦落的还有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一去不回的钟萍,是理想至上的代表,可改革的浪潮留下了很多还在挣扎的观念,她也只能消失。

煤矿契约则是又一轮资本压榨的开始,新的制度兴起,则是一个时代里对个性的泯灭。通过碎片化的象征性表达,以人及物或景的拍摄手段来留下受众对于时代的思考,我们无非见证了一个时代,一些人被时代推着走,一些人被时代留下了,时代还有个称呼,叫站台,站台上的人多了起来,就成了时代。

04

五个年轻人在时代的洪流下一步步走上各自的道路,有些人消失在视野里,无声无息,有些人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张扬过却依然活的自在。在父辈变成我们熟悉的劳苦的、肩负现实压力的样子之前,他们也是有属于自己的轻狂,自己的追求的,只是他们最终还是没能搭上去往山外面的火车。

那是一代人的青春,他们属于悠长的安宁,文艺团在汾阳这座内陆小城中就这么缓缓慢慢,不急不忙地走着,那儿不是花花绿绿的广州,那儿只是一段令人忧伤,而缅怀的青春。如同海报中张开双臂的他们一样,拥抱这个世界,却又无所适从。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