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22:44:52 来源: 南都娱乐周刊
很多人说,演生活流的剧,海清从未让人失望,这也从未言过其实。
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后,海清在时隔近十三年后再度与滕华涛合作,在其执导的新剧《心居》中出演主人公“冯晓琴”一角。再一次,将生活的种种痕迹、细枝末节的情感,以及那些破碎与希望,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心居》中,海清又一次与“房子”捆绑,但与曾经的《蜗居》格外不同的是,“买房”仅仅是作为冯晓琴故事线的切入点,由此展开的,是小人物的挣扎与成长。
海清很爱冯晓琴这类角色,比及拥有某种“光环”,这种“实打实地摔到泥土里”的小人物更为令她喜爱。在最终的呈现中,观众屡屡点赞海清为人物灌注的真实感与“烟火气”,而这背后依托的,既是海清的积淀,也是她对表演的敬畏。在海清看来,唯有认真生活、认真观察、认真诠释,才能带来真正令观众共情并引发观众思考的角色。
采写_本刊记者 傅圆媛
很多人说,演生活流的剧,海清从未让人失望,这也从未言过其实。
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后,海清在时隔近十三年后再度与滕华涛合作,在其执导的新剧《心居》中出演主人公“冯晓琴”一角。再一次,将生活的种种痕迹、细枝末节的情感,以及那些破碎与希望,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心居》中,海清又一次与“房子”捆绑,但与曾经的《蜗居》格外不同的是,“买房”仅仅是作为冯晓琴故事线的切入点,由此展开的,是小人物的挣扎与成长。
在故事前期,冯晓琴身上投射出不少当代家庭的真实写照。多年前结婚后,由于家庭需要,冯晓琴辞去工作成为全职主妇,数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地照看孩子老人,却几近在夫家落不着一句好,家庭主妇的贡献完全不被看在眼里。还因为“外地媳妇”的身份,总被认为“别有所图”。因此,过得格外憋屈的冯晓琴时刻梦想着能拥有一套写着自己名字的房子,这既能让她逃离大家庭,也能让她自己感到安心——一种真正扎根在上海了的安全感。
没收入又要买房,这让冯晓琴过得过分精打细算,时时刻刻督促着丈夫上进,也时不时传达出一种溢出屏幕的焦灼感。然而,生活又给予了冯晓琴一记重棒,房子眼看就有着落时,一次家庭争吵却间接导致丈夫离世,不但新房子没了,在夫家屋檐下,冯晓琴遭遇的冷眼更多,寄人篱下感更甚。
为了一份尊严,也为以后打算,学历低且与社会脱节太久的冯晓琴只得做起了跑腿外卖员,但在风里来雨里去的过程里,她意外发现了大都市空巢老人的问题,进而同朋友展翔创办了“托老所”,还拿起书本开始学习财会技能……靠人不如靠己,冯晓琴最终了悟了希望不能寄于他人之上。找到自己、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令自己心之所安的“心居”。
一路走来,冯晓琴身上充满着矛盾。她有温暖、善良的秉性,也有自私、狭隘的人性,但这便是生活里真真切切的人。自然,这样真实的人,并非所有观众都会喜欢她,但她又成功让人感到理解与共情。人物的成功塑造,自然与演员的表现力息息相关。在这次诠释中,海清成功地将冯晓琴这一立体的小人物尽显“合理化”。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冯晓琴之所以成为冯晓琴、之所以呈现那样的弧光,是经历了怎样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在海清的表演中,无论是平淡的生活点滴,还是格外具有戏剧张力的冲突戏,她的表现都极具说服力。
海清十分擅长抓住人物的细节,并给以人物恰当的表达。全剧有两次戏剧高潮,第一次,当冯晓琴在丈夫死后面对夫家的质疑时,海清以“没有眼泪的哭戏”成就了全剧最大的泪点;剧集尾声,和张颂文的“假意表白”戏份,情绪的瞬间流转、爆发又瞬间被压抑、克制,更使得海清这段表演被点赞为教科书式范例。这之外,海清也将“烟火气”发挥得淋漓尽致,据报道,在演绎冯晓琴兼职做外卖员时,海清甚至曾被路人当成了真正的“外卖员”;而在诠释主妇部分时,观众也评价称,“海清真实到那些料理家务的动作中都仿佛能看出下意识的肌肉记忆。”
从演多年,海清带来了诸多如冯晓琴这般生活流中的经典角色,她很爱冯晓琴这类“平凡的人”。比起拥有某种“光环”,这种“实打实地摔到泥土里”的小人物更令她喜爱,而在荧屏这端,也的确更为打动观众。许多人也会发问,究竟海清是如何做到将人物诠释得如此贴近生活?这一问题既是观众的好奇,也是观众的赞许。带着这一问题,在《心居》播出之际,我们与海清探讨了一个人物的塑造过程,在她对冯晓琴“钻研”与“呈现”的过程里,我们即可观察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到一位演员是如何做到“吃透”角色从而“立住”角色的。一个真正鲜活的角色,自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思考。
以下是海清的自述,根据采访实录整理——
“ 我很爱冯晓琴这类的角色,
没有荣耀,没有奇迹 ”
其实最初,我并没有确定自己要不要接拍这部戏。那时滕华涛导演找到我时给我递了《心居》的剧本。诚然,这个故事的确挺吸引我的,但我仍会觉得有一些顾虑,一方面是当时也有别的项目(在考虑了),另一方面则是,我当年参演的《蜗居》也讲的是关于“买房子”的事情,也是两个外地女孩在大城市打拼的故事。虽然很多地方是很不一样的,但一开始我仍会觉得主题多少有些重复。
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去接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再次与滕华涛导演合作,这是他时隔很多年重返荧屏,他非常认真且有诚意,所以我愿意与他再度合作。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心居》的剧本由小说原著作者滕肖澜亲自改编,滕老师所写的剧本也是我看到的剧本里非常扎实的一个,非常吸引我。
我曾出演过很多广义上的生活剧、家庭剧,每一个剧的侧重点、生态、家庭环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比如《小欢喜》主要聚焦了家庭关系以及亲子代际之间的关系;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聚焦的是当下的婆媳关系……那《心居》这部戏中的剧情设置,是我此前从未接触的。剧情开篇,冯晓琴与大姑子顾清俞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她丈夫这一大家子的矛盾冲突就已是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戏剧张力非常强烈。冯晓琴身上也有很多的“真实感”,她当然不完美,如若完美,大家便没必要再看文艺作品,我们看行为准则便好了。冯晓琴身上更多的是“合理性”,她充满了人性。那么既然是“人”,便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人会有崇高之时,便也会有私心;有冷静理性之时,也会有冲动狭隘时刻……在冯晓琴身上你能看到生活的矛盾,那些矛盾冲突也会折射现实,也会让我们思考,“万一我碰到这些问题时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故事是很好的。
诠释冯晓琴时,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开机前,我用了小一个月完完整整地看了三遍剧本。由于实际拍摄并非是按照剧本时间线,那么拍摄前,我基本上都会把每一集中每一个人物的重要事件列得很清晰,这样你才能够判断每场戏中每件事情发生时,我跟老公、大姑子、公公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包括我跟展翔之间那时的关系是怎样的。戏是全盘的,你不能只看着你自己的部分,事实上纵向的、横向的节点都非常多。
在细节上,我也给冯晓琴做了一些调整。我在冯晓琴的情感上做了修正,冯晓琴后期有点跑调,没有前期扎实,这个女人才四十多岁,在丧夫以后情感部分好像就是零了,我做了修正,不让她情感归零。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台词方面。我让这位外地媳妇在讲话时多带了一些上海腔调,因为我想,冯晓琴潜意识里是想更多地去融入上海这样一个环境的,就像是有些人很怕自己会被别人看不起,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上海人,所以会刻意要迎合这个城市以及迎合这个城市的人。我觉得冯晓琴多少会有一点这种心理在,于是就调整了台词和口音。
总体而言,我蛮喜欢冯晓琴的,就像有句台词说的,她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冯晓琴很像女超人,也特别有烟火气。
我其实特别喜欢冯晓琴送外卖的那些戏份。为了能贴近角色,我就在街上观察外卖员。外卖员很辛苦,非常辛苦,有人拿汤时刻怕洒掉,谨慎小心又怕耽误时间被给差评……他们因此会有些不一样的拿东西姿势、跑步的姿势,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戏里冯晓琴送外卖跑步时跑得“很难看”,但这才更真。
我记得有一场送外卖的戏,那天正好下雨,我也是一天奔波拍摄没有吃饭,饿得前胸贴后背。正好拍到傍晚四五点时,有一场冯晓琴送外卖间隙仓促吃饭的戏,剧组里边给我准备了冯晓琴的盒饭,啊,我真觉得那是我在这个组里吃过最香的一顿盒饭,真的好香啊。其实就是一个豆角和西红柿,全素的,吃的时候都是冰冰凉的了,还下着雨,但我就觉得好香,都给吃完了,导演喊停,我还在吃。一天忙碌没吃饭,那时候吃上这样一口,就觉得人生足矣。冯晓琴的外卖戏份里经常有这样的片段,插空吃自己带的饭,或是吃口干粮就口水,这些才是真正的生活。我有时候看到外卖小哥蹲在地上吃一盒很简单的饭菜,也会很心疼,非常心疼。
还有,我其实本身是在运动并且有运动量的人,但拍一整天外卖的戏,楼上楼下地跑,累,真的很累,回来第二天,甚至抬不起腿来,之后会持续疼好几天。
有一天拍完了,导演说:“我们晚上在哪个哪个西餐厅拍摄,你来看看?”我就穿着外卖服去了。那一阵有时候收工以后外卖服我也都会穿着,因为想尽可能把它穿得脏一点、旧一点。我当时就那样坐在门口,他们在里边就着红酒西餐拍戏,我就笑说这是我进到的最“豪华”的主场景,我的戏基本上都是比较接地气的生活场景。拍摄现场我编了一个绕口令,我说冯晓琴的戏就是“大菜场、小菜场、菜市场、广场”。
可我很喜欢这样的角色,就像我可爱逛菜场了。尤其上海很多菜场好舒服呀,我一到菜场就满载而归,那里边的生活气息简直太浓烈了,让你心生欢喜。骑着电车满街跑的冯晓琴,我觉得比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些角色更吸引我。因为这些“冯晓琴们”就像我们自己一样,它没有剧本光环,没有那些荣耀,也没有那种奇迹,就是实打实地把你摔到泥土里。故事里,冯晓琴老公死了、房子买不起、孩子要上学、家里面还一堆事情……但从演员的角度,像这样的角色会更吸引我一些,演起来层次感会更强一些,也更有挑战。真的是需要靠演员一场一场戏去拼下来,让观众相信,冯晓琴就是在这样一步步往上走,而不是靠先天的剧本架构。
“ 我充分理解冯晓琴的缺点,
她也具有启发意义 ”
你问我如何能贴近生活,让所饰演的角色无限接近于真实。我想唯有认真地生活,以及认真地观察生活。拍戏时,就认认真真地做准备、认认真真地演,不要想太多。冯晓琴这个角色既然交给我来演了,我就要用我的心定在她的心上,充分地去共情。
但或许是因为我们有所“共情”,我不会“同情”冯晓琴,也不会“俯视”她,甚至有时候,我会有一些悄悄的“仰视”。我想我不会有她做的好。
谁没曾为自己的生活有过“算计”呢?站在冯晓琴的角度,看着她的打算,我是能理解的,她是小城市出来的,格外希望能够离开旧的环境。她有一种长姐如母的风范,只身闯大上海的感觉,想让妹妹、“弟弟”、“小老虎”都能特别有出息。她也格外希望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她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
年轻嘛,总是希望打拼。有的人用自己的学历打拼,有的人用自己的家庭关系打拼,有的人用自己的能力打拼。像冯晓琴前期的心路,自己没有高学历,当时为了照顾弟弟妹妹们初中都没有读。但你一看她就是个很有脑子的人,她找对象的时候也会留有个心眼,这些所谓的“算计”,在我看来,都能理解。
我是南京人,当年我也曾北漂,前二十年都没有买房子,周围也有无数人曾问过,“你不在北京买房子吗?”“你为什么不在北京买房子?”“你要为自己打算啊!”包括现在我帮很多年轻人介绍对象,大部分人也都会问老家、学历,第三个问题就是是否在哪有房。这好像是大家都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人们下意识认为有房子才有家。所以我觉得冯晓琴的心理无可厚非,都是在正常行为里面。
我记得那年拍摄《蜗居》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可能很少有人是“海藻”,但大部分是“海萍”。我也比较钟情于这样的角色,人物性格是多面的,有自私、有阳光、有乐于助人、有犯错,我喜欢这样的真实,而并非自带高光。所以,冯晓琴,我喜欢她,我觉得很多人都是冯晓琴。像我北漂到北京时也会希望通过某种意义实现“立足于这个城市”,我不觉得冯晓琴卑微,也不觉得要低着头去看她、去审视她的行为。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是她,在经历这样的人生低谷后我真的能够有勇气去翻身吗?我真的能够像她一样,做到最后那般风生水起吗?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是钦佩她的,我知道女人干外卖、干体力活有多不容易。那年在甘肃拍李睿珺导演的《隐入尘烟》时,有家牛肉店的老板就跟我说“海清姐你给的打赏特别多,人家(女外卖员)都不好意思来谢谢了”。我很尊敬也很敬佩这样努力生活、好好生活的人,我也觉得冯晓琴是值得尊敬的。
冯晓琴虽然有很多“心思”,但真正行动时,她是坚持凭本事吃饭的,不偷不抢,该她的就是她的,不该她的她也不要。前期,冯晓琴在心理上依赖于丈夫,依赖于家庭,依赖于外界来改变自己的现状,这是她的原生家庭、原有的教育和背景带给她的认知、思维、三观,是她的先天不足。她的缺点我都能理解。可是当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有的会就此成长,也有的人会选择堕落——在这种人生大考当中,冯晓琴给了很好的答案,她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后期的转变我们也都看到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能给予她正面的评价。
就“房子”这件事,对我自己来说,我可能属于少数甚至有些“另类”的。我大概是在孩子两三岁时才买房子,而且还是我妈让的,哈哈。要按我的想法,租房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我很想以后开个房车,带着我的孩子四处去,在哪儿拍戏就住在哪,这才是我的理想生活。
在我看来,房子重要,但也不是那么的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居”在哪里。我觉得《心居》这个名字非常好,它是心之所安处,让你心灵安定的居所。有的时候就算有了“家”,但若依然感到不安,这个“家”就也不是“家”。所以我想传递的是,我们要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真正的“自我”。这个故事能让我们思考,因为冯晓琴恰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丢掉了自我。在中后期,当她终于办起了养老院、获取收入还创造社会价值时,你会发现冯晓琴的人生和整个状态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滕肖澜老师最后并没有设置“大团圆”式结局,而是大家都走出了“边界”,互相去了解,互相试着去融合,去回归“自我”。我觉得这很好,是比较真实且有启发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