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22:51:16 来源: 犀牛娱乐
犀牛娱乐原创
(资料图片)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作为公认的电影小年,2022年内地电影市场上出现的积极信号并不算多。
不过犀牛君发现,虽说市场缺片、少片状况延续至今,导致了不少电影出品公司都深受波及,但具体到互联网电影公司,它们的“存在感”却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了。
仅看参与出品项目数据,今年阿里影业、猫眼两家互联网电影公司的出品院线电影数量多达十余部乃至二十余部,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国营龙头中影。即便是起跑较晚的爱奇艺影业也已经有四部主出品影片上映。
在市场如此低迷之时,互联网电影公司的表现却愈发精彩,这是什么逻辑?
互联网电影公司小“爆发”
先从互联网电影公司的成绩单看起。
根据猫眼、灯塔专业版数据,我们梳理了猫眼、阿里影业、爱奇艺影业这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电影公司在2022年的出品电影情况。
阿里影业及旗下公司今年共有21部主要出品影片,为这三家互联网电影公司中最多的一家。其中19部已上映,《保你平安》《绝望主夫》已定档将于12月31日公映。
在此之中,由阿里影业和相关公司担任前三位出品公司的项目就达到了12部,像其第三出品的《独行月球》,作为暑期档头号种子上映后还斩获了超过31亿元的票房成绩。而由其担任第二出品方的《四海》和《新神榜·杨戬》,也都取得了超过5亿元的票房。
可以看到,今年阿里影业在电影出品方面频频发力,采用了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布局策略,这也换来了更加喜人的市场表现。截至目前,阿里影业在2022年参与出品的主要影片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131亿+,为互联网电影公司中最多的一家。
而紧随其后的猫眼在今年出品的影片也达到了15部,除了《保你平安》《绝望主夫》之外已有13部影片上映。相比之下,猫眼在出品项目方面的布局力度弱于阿里影业,今年押注爆款的能力也不算太强。
从数据上看,今年猫眼担任前三位出品公司的项目只有5部,其中唯一的主控第一出品影片《绝望主夫》将在跨年档上映,票房表现最好的《哥,你好》也只有5亿+的表现。
不过在总体上猫眼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不仅作为第四出品和第五出品分别参与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两部大片,年出品总票房也达到了88亿+。
至于爱奇艺影业,作为这三家公司中最晚开始发力院线电影的电影公司,爱奇艺的布局方向也一直非常清晰,即第一出品为主,参投为辅。所以今年仅有的四部出品院线电影中,担任第一出品的主控影片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然,押注项目有限也带来了押注爆款的概率更低,今年爱奇艺影业的两部主控影片票房加在一起也不过3亿大关,而另外两部参投项目却都拿到了6亿以上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和爱奇艺方向类似的还有新丽传媒。严格来说新丽曾是一家传统剧集制作公司,但在被阅文收购后也逐渐有了更强的互联网属性。
今年新丽一共出品了《李茂扮太子》《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两部影片,新丽均为第一出品公司,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还凭借26.27亿票房拿到了今年春节档的亚军。
被动的传统电影公司
或许光看互联网电影公司的成绩单还不够直观,加上传统电影公司就立刻高下立判了。
众所周知,身处行业链条上游的传统电影公司大多靠内容立足,而内容开发基本逻辑是绑定人才,集中力量开发主控、主出品项目,进而在一些题材领域内建立优势圈,如博纳的主旋律和港片、光线的动画和青春片、联瑞的现实题材片等等。
即便是已经成为“前浪”的华谊兄弟和北京文化,也曾经依靠贺岁片、自创IP、“爆款制造机”等标签被行业内外广泛认可。
所以在出品项目数量上,大多数传统电影公司,必然是比不上这些依靠“广撒网”积累行业经验的互联网电影公司的。
为数不多的例外可能就是中影,这是其国营电影公司的定位所决定的。
而即便如此,根据我们的盘点,2022年中影参与出品的主要项目数量也只有13部,数量低于阿里影业及猫眼影业。在此之中,中影担任前三位出品公司的项目为6部,数量仅为阿里影业的一半,总票房产出同样低于阿里影业。
不过论优势,传统电影公司还是有。就拿中影前三出品的六部影片为例,《独行月球》《人生大事》两部爆款,加上春节档“钉子户”《熊出没·重返地球》,仅这三部影片,就足以体现中影精准的项目眼光。
再看博纳影业和光线影业。博纳今年只出品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四海》《海的尽头是草原》《平凡英雄》《个十百千万》五部影片,但一部主控的《水门桥》就足以撑起博纳大半年。光线倒是真的遇到了一个小年,只是成绩再平庸,其出品项目无一例外都是主控+主发。
当然我们也无法忽视互联网电影公司的优越性。
尽管互联网电影公司在主控项目上仍稍显稚嫩,押注爆款也不如中影这样的国营大厂经验丰富,但我们还是要承认,在2022年这样的小年,传统电影公司的风头已经被互联网电影公司抢走了。
在光线、博纳为《深海》《无名》无法如期上映而发愁时,互联网电影公司却用更大量的投注获得了足够的上映机会和可观的票房产出。在爱奇艺影业和新丽传媒尚有两部主控影片上映之时,到了华谊兄弟却一部都剩不下。
而前段时间在金鸡电影节期间举办的推介会也传递出了同样的声音。当传统电影公司纷纷失声低调,猫眼、阿里影业却带上大量新片光鲜地站上台前。
一时之间角色调转,互联网电影公司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新“领跑者”。
那些领跑背后的
我们不该忽视互联网电影公司为此进行的长期努力。但犀牛君认为,这恐怕仍然不是一个常态化电影市场应该有的模样。
一方面,“广撒网”本就是头部互联网电影公司常年实行的布局策略。而今年猫眼、阿里影业们的成绩,只能说明了在行业低迷状态中,这些“家底较厚”的新玩家优势愈发显著。
而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电影公司遇冷导致了互联网电影公司的成绩突出。正如前文中所说的,传统电影公司往往会集中精力专攻主控项目,本身也不靠出品新片数量决胜负。但今年由于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即便已经筹备好成片,也不一定能够及时推出上映。
比如光线传媒,此前在19年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曾一口气拿下了50亿+的票房,大幅抬升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天花板。而原本有望在今年上映的《深海》,同样是一部被行业内外广泛看好的高预期项目。
相比互联网电影公司那种依靠试错和投注去积累经验的撒钱路线,头部传统电影公司身上往往能体现行业更迫切需要的“可能性”。但在今年,“不确定性”却覆盖了一切,让许多传统电影公司深受波及。
又或许,互联网电影公司本就无意去争夺行业的所谓领跑身份。是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让它们站在台前,也是这个市场让那些传统电影公司,一点一点失去了本就不算多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