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快报

【速看料】《长空之王》“邓放”:8块腹肌、会弹琴、能骑射,他早该火了

2023-04-29 11:28:03 来源: 腾讯网

稳了。


【资料图】

4月28日,院线一次性上线6部新片,五一大战彻底拉响。

首战落幕,《长空之王》以7682万票房一骑绝尘,票房占比高达38.7%,一个人就包揽了近乎一半的票房。

从预测7亿票房到10亿票房,业内人士更有人大胆给予20亿保底预测。

大战刚鸣起号角,《长空之王》就以绝对优势终结了比赛。

毫无疑问,随着五一假期的正式开始,院线也马上回刮起一阵“长空之风”,届时,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也会错过某些话题参与权。

不同于常规空战片,《长空之王》破天荒的将视角对准了“试飞员”,这个鲜为人知但又极具记录意义的特殊职业。

每当新机型被设计出来时,总要有人亲自驾驶它们验证功能,排除隐患,测试极限。

车在路上坏了还能修,可飞机在天上,一出问题,基本上就是生命的终极考验,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能迎接这个挑战的,只有那些试飞员们。

他们勇敢,无畏,把整条命都与中国的空中力量深深捆绑。

明明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意识都为队列最顶尖的存在,但当进步到最终点时,他们需要的往往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一场生命的陨落见证机甲猛兽的诞生。

这背后是华夏民族宁折不弯的强硬精神,也是捍卫和平的无上决心。

这是一部大男人的电影。

看完影片,除了天空中那令人心脏骤停的高能段落之外,每个角色也都让人记忆深刻。

主演王一博很好完成了任务,将一个天才从桀骜不驯到脚踏实地,追逐梦想的过程很好演绎了出来。

而饰演队长“张挺”的胡军,更是把一个标准的“长者形象”,演绎地栩栩如生。

他严厉,易怒,甚至是锱铢必较。

但他又是刀子嘴豆腐心,关键时刻总能给人十足的安全感,甚至早就规划好了男主的道路。

而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戏份最多的,莫过于男三号。

也就是“雷宇”的队友兼对手——

邓放。

邓放是试飞局里最顶尖的队员,在雷宇来之前,自己甚至能和张挺比划比划,首席之位势在必得。

但邓放成绩好,不代表他就是急功近利。

相反,当张挺执意要提出让雷宇测试新机时,邓放虽然心中万般不满,却也能对着张挺直言不讳:

“我不在乎荣誉积分,我就想试好飞机!”

相较于不见黄河不死心的雷宇,邓放反而是成熟更快的角色。

他从未记恨过张挺,也从未嫉妒过雷宇。

被抢走资源后,他依然会奋斗在最前线,甚至在雷宇决定放手一搏时,主动站在他身边甘愿做个陪衬。

因为太过完美,甚至不少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外仍然念念不忘。

“小哥哥!特别帅!”

“被雷宇和邓放的战友情感动到了!”

而饰演“邓放”的演员于适,也第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

帅,是真的帅。

但帅之余,于适还有一股青春荷尔蒙,一股野性张力,一股男性独有的魅力。

在如今的娱乐圈,这已然是绝对的稀缺之物。

于适1996年生人,出生于东北辽宁,就读于辽宁工程大学,不仅长得有北方人的宽线条,身高更是有足足182CM。

这么帅,怎么今天才刚刚出名?

不同于那些被资本包装后“先声夺人”的流量明星们,于适是一个100%踏踏实实的演员。

打开于适的作品栏,很干净,也很清楚,就俩作品——

《长空之王》和《封神三部曲》

前者,正在五一档风卷残云,而后者,正是于适的首部电影作品。

说来惭愧,《封神三部曲》早在2012年立项,16年筹拍。

乌尔善曾说,自己宁愿用新人也不用流量。

而于适就是在2017年时,通过“封神训练营”在15000名演员中脱颖而出,和20余位青年演员组成了“质子旅”,并在乌尔善的监督下进行了长达240天的魔鬼训练。

骑马、射箭、武术、健身、游泳、潜水。

不仅古代战士需要的他们都要学会,连礼乐知识、先秦史这些文化课都有层层关卡。

240天,每天14小时,走出训练营每个人都被雕塑成了神话人物。

于适更是因为表现太过出色,不仅得到了主要角色“姬发”,甚至和黄渤、陈坤、费翔等大咖平起平坐,有了独立海报的待遇。

而在此之前,于适整个演艺生涯,只是在某个体育品牌广告露了次脸。

曾经籍籍无名,只能在广告中打酱油。

如今手握两大IP,一个正在大爆,一个虚位以待。

都说今年有天降紫微星,我看这才是吧?

私下里的于适,也一直把“质子旅”的精神带到了生活中。

保持学习,保持运动,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甚至在走出银幕后,一不小心就拿下了“全国精英邀请赛”冠军。

这姿态,这气魄!

不演个古代霸总我都觉得浪费啊!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在18岁之前,于适还是准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妥妥的体育尖子生,在体能上本身就有天生优势。

而在球场称霸之余,于适还会弹琴写歌,哼几首小曲。

在运动与文艺中反复横跳,兼顾热血与沉静,为演员事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也正是因为于适的这份经历,让年仅26岁的他就能饰演身经百战的空军,更是试飞大队中的佼佼者。

于适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角色。

为了饰演好“邓放”,即使他知道镜头并不多,但他依然拿出了200%的态度。

开机前,于适观摩了大量有关资料,从书籍到纪录片应有尽有。

在进行巨量前期储备后,于适还写了一本角色小传。

从“邓放”的出身到入学,甚至连生病、恋爱、入伍的经历都事无巨细。

于适将“邓放”的经历与自己融合,打碎了揉在一起,这才引出和角色共生共情的情愫。

此外,于适还在手机中储存大量了的真实记录视频,每当角色需要一定情绪时,在自身调配之余,于适也会借助视频的力量弥补情绪簇生力的不足。

切身实地理解角色,开机前看视频调配情绪。

这一内一外的公共作用下,虽然于适时第二次挑战大银幕,但“邓放”这个角色却能做到让人忽略了他的演技,像是久经沙场的老演员,早就和角色活成一体。

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从于适身上,我看到了娱乐圈的转变。

曾几何时,他们的角色问世之前,资本要极力将做好包装,将演员推销出去,等热度足够时才会释出作品。

届时,配合着水军造势,在虚假狂欢中为“明星”穿上皇帝的新衣。

而如今,也有人会选择卧薪尝胆,砥砺前行,在无数个重复的动作中,慢慢成为强大的自己,默默承受着一切无人知晓。

直到作品登出后,嬉笑怒骂他们全盘皆收,收拾好行装在下一个角色中再次重塑自己。

什么叫演员?

踏踏实实演戏,这才叫演员!

于适证明了一件事:

不炒作,不搞噱头,不搞饭圈,也能吃到大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