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20:22:02 来源: 腾讯娱乐
前段时间,王一博凭借《无名》《长空之王》获得了电影频道传媒关注男主角。
这个奖是他的第一个男主角奖,几天后,王一博便将自己的代表作由《陈情令》改成了《无名》《长空之王》,为什么是这两部电影?
先来说说《无名》。
(资料图)
《电影无名》的电影感是程耳独特的影像风格及电影的镜头美学
什么是电影感?电影感绝不是简单的加个滤镜,做个韦斯·安德森式的对称构图,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与色彩、摄影、打光、构图、表演、场面调度等都有关系,而在《无名》这里,从影像风格和镜头美学中就能看出程耳对电影感的把握。
一、作者性
看世界的态度就是拍电影的方法,程耳把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时代的解构,人物的解读全都放在了电影当中。
他的电影中叙述的观点,客观而不夸大,给人感觉阳光底下再悲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把它包容。
如《无名》的背景是抗日战争下危机重重的上海,稍有不慎就可能命丧黄泉,程耳通过细节不断地向观众暗示隧道尽头终有光。
何先生与叶秘的生死搏斗,梁朝伟所代表的地下工作看似败局已定,实则在结尾处反转,王一博也是自己人,并且走向了光明。
这种具有东方含蓄色彩的观点让程耳的电影带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同时,也使得《无名》的文学性质感特别强烈,将文字中的叙事、表意、抒情借助视听来表现。
从而提供电影的故事脉络、情节结构、人物设定和主题指向,让情节密度更高、人物关系更复杂、悬念感和紧张度更具张力。
这可以让抽象的主题更具韵味,诗意的视听得以提升,也能够加强对观众的友好度,在可看性上更胜一筹。
了解了这些便可以得出程耳的作者性。
即诗意视听、文学气质、借景抒情、极简主义,这些元素构成了程耳作者性的同时也让《无名》的影像风格呼之欲出。
如角色经常处于阴影下的寓意,羊狗等视觉符号的表现,规整构图下的工厂、饭店,景深变化的镜头,这都是《无名》影像风格的对照。
二、镜头美学
《无名》的镜头具有画卷美感的绘画性。
影片开头是梁朝伟低头不语,结尾处是梁朝伟望向镜头,同样不言不语。
这种开始与结束方式像画卷渐渐展开闭合,首尾呼应,故事完了,观众与角色都得到了希望。
在这幅画打开、闭合的过程中,程耳还让观众看到了画的样子,即透过镜头所传递的哲理、人性和意趣。
那么程耳是怎样让抽象的镜头美感变的具体、直观,又让目不暇接的镜头增强了观众的想象和回味?
一是重塑场景氛围的韵律之美,让画面在视觉上是美的享受;
二是剧作结构上,情节曲折的张力,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享受画面美感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画面的内涵,而非空洞的唯美主义;
三是丰富声画关系,精心设计场面调度,善用剪辑技巧,让镜头留有写意的笔触和遐想的空间。
这就是《无名》的电影感,不是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的拉片分析,不过好电影不怕被扒细节,因为经得起时间的沉淀。
再来谈谈《长空之王》的技术型叙事跟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
一、技术型叙事
电影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从卢米埃尔兄弟到乔治·梅里爱,由《火车进站》到《月球旅行记》,就是技术在不断推动着电影向前进发。
《火车进站》只是摄影机在呆呆地记录,而《月球旅行记》则含有二次曝光,运用了剪辑技巧,这种相辅相成的双赢延续到了现在,如《阿凡达》带来了3D,让电影拍摄更新换代。
了解了技术和电影的关系,再来看看国产电影。
这些年随着各种电影技术的推陈出新,国产电影有了一种新的类型片,即新主流电影。
换句话说就是主流题材与商业制作结合,主流题材就是主旋律,商业制作就是把其他已经成熟的商业元素融入到主旋律当中。
如动作+主旋律的《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喜剧+主旋律的《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等。
这些电影都是主旋律是叙事主体,其他元素是叙事框架,借用成熟的电影技术,像动作片里的场面设计,喜剧片里的拍摄手法,让主旋律拥有无限可能,在这股东风之下,《长空之王》应运而生,戏内戏外都在体现“技术”二字。
戏外,《长空之王》在拍摄时采用LED虚拟拍摄技术。
结合实时影像、渲染等,创造出真实可信的空天场景,让观众在视效上有身临其境之感,也让节奏极快的两场空战,凶险十分的几次试飞变得精彩纷呈。
戏内,《长空之王》的主角虽然是试飞员,但核心是航空工业技术的突破,以技术为叙事主体讲述扬眉吐气、大国风范的故事。
如影片开头是三代机打四代机,中间是前赴后继的试飞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以身作则,最后是泰山发动机研发成功,有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结尾。
这就是技术型叙事,看起来像是现在的东西,但一直是电影的初心,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
二、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
一部的好的电影不仅仅有好的故事,还得有立体的角色,这才能让观众喜欢的同时为角色魅力所吸引。
在《长空之王》的群像中,雷宇、老张、邓放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历练,才有舍生取义的成长。
以雷宇为例,片中他有四次转变,这四次转变是对他这个人物生动细致的刻画。
第一次是不愿意去二线,但看到张挺在沙尘暴中试战机的风采后心中有所动摇。
第二次是在千钧一发时慌了神,被训斥后想要回到原来的单位,但在张挺家吃了顿饺子,在后方折了许久伞包后被感染。
第三次是张挺的牺牲,让雷宇明白了传承和试飞的意义,这一刻,雷宇成了一个成熟的、有责任、敢担当的试飞员。
这才有了第四次的完美蜕变,与邓放一同试飞战机,遭遇鸟群,雷宇临危不乱,力挽狂澜,彩蛋中,飞过张挺儿子所在的足球场,当他的僚机,完成073的愿望。
《长空之王》和《无名》就是这种由内到外都成可以称得上一个“好”字的电影。
所以王一博才将自己的代表作改成了《长空之王》《无名》,毕竟谁愿意一直停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