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每场电影不到2人看,电影大盘还能更冷吗?

2022-03-11 22:22:37 来源: 毒眸

“剩饭”撑不住,新片不给力

1701.84万,昨日的电影市场单日票房再创新低。

从2020年8月1日到今天,这是除了2021年除夕夜外单日票房最低点,仅次于它的是前一天3月9日的1860.10万,当日全国总观影人次43.63万,总场次29.19万,意味着平均每场电影只有1.49个人看,营收58.3元。而在疫情前的2016年到2019年,跌破3000万就已经是最低点了。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春节档之后,清明档之前,一向是电影市场的冷档期,只不过,没有哪次像今年一样冷。尽管还有《神秘海域》《新蝙蝠侠》等进口大片在下周救市,但已经过去的三月上旬,相比本就是历史最低的去年同期,票房已经下跌了近58%。

如此冷清的局面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吃春节档“剩饭”是这个档期的主流,但同为“剩饭”,去年多部影片在春节档之后依旧保持了不错的长尾效应,而今年从时间和质量上来看,市场都更经不起考验。

同时,新片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加之定档的排布过于集中使得“空窗期”无片可看,清明档等节日档期甚至集中了10部新片,冷热不均到了畸形的地步。我们何时才能走出怪圈呢?

“剩饭”之间,亦有差距

吃“剩饭”其实不丢人。

春节档作为一年之中最大的档期,时常能给全年带来近一成的票房贡献,理论上应该集结了一年之中最有卖相的影片们。且其影片数量之多往往在7天的档期内消化不够,具有外溢效应,因此造成二月底三月初吃“剩饭”的情况实属正常。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但今年过年的时间较早,2月1日即是大年初一,相较于去年提前了11天,但清明节却比去年晚了一天。因此,今年档期间的空窗期要更长。进入三月,春节档影片已经上映一个月了,相比起去年的三月初,对观众的吸引力自然大有不如。

时间上太“老”,质量上也有不足。今年春节档档期内票房就不如去年,从观影人次上来看下滑幅度更大,足以说明今年春节档影片本身对观众的吸引力就不比去年,走出档期之后这一本质自然也有所延续。

去年的春节档影片《你好!李焕英》实现了现象级的口碑发酵的票房增势,在春节档档期内报收27.3亿,但走出春节档之后仍在持续释放吸引力,票房翻倍,最终以54.14亿的成绩迫近当时的影史第一纪录。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现象级影片不常有,但走出档期再发力的也远不止《你好!李焕英》。去年春节档,头两部影片占据了总票房的80%,对比之下今年仅有65%。去年口碑优质的腰部影片,在档期内实际上受到了头部影片极大的挤压,几乎分不到多少蛋糕。但走到档期外,便开始成为观众的优先选择。

《刺杀小说家》除初一外,春节档档期内排片占比一直低于10%,春节档后立即超越10%并一路上扬,上映第十三天涨至11.3%。《人潮汹涌》从初一的票房排名垫底,在上映第8天跃居单日票房第四,黄金场次占比从1.8%的最低点,在2月最后一天增至12.5%,春节档内票房占影片最终票房不足两成。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如果和2019年对比,则更能体现出去年的长尾效应。2019年《新喜剧之王》《飞驰人生》两部影片在上映第十六天时,单日票房只有378万和2338万,而《刺杀小说家》和《人潮汹涌》则有3184万和3584万。

到了今年,春节档影片走出档期外格局依然十分固定,没有任何惊喜和变化产生。《长津湖之水门桥》是绝对的头部,但走出档期之后的走势不如档期内。以春节档结束后30天内票房来看,《水门桥》收获14.14亿,仅达到其档期内票房的56%,而《你好!李焕英》的这个比值是93%。

其余的影片中,《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奇迹·笨小孩》稳居二三名,30天内票房接近档期票房,表现中规中矩。《四海》口碑崩盘后完全失去竞争力,《狙击手》口碑突出,但由于与《水门桥》类型相撞且基本盘较小,亦未能掀起水花。

从口碑来说,今年春节档影片并不比去年差。豆瓣评分中,今年的《奇迹·笨小孩》和《狙击手》分别为7.4分和7.7分,而去年《刺杀小说家》和《人潮汹涌》分别为6.5分和6.6分,但走出档期之后却没有带来口碑发酵该有的逆势上扬曲线,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现象级影片的带动下,观众观影热情的进一步降低。

头部影片能烘热大盘,带动大盘中的腰部佳片票房提升。去年《你好!李焕英》的持续发酵,从春节档内到春节档外,带动了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看电影的兴致,因此其他影片也有所受益。

而今年,春节档期间票价过高、影片类型不符合档期气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观众对电影消费的印象和走进影院的热情。春节时便有影院从业者告诉毒眸,短期内的行业风评受损对行业造成的伤害是长远的,“普通观众降不降价没有这么敏感的,他可能初一的时候打开手机一看,票价这么高,那我们今年不看电影了,之后再降不降价,对这类人其实是触达不到的,他们不会再对电影关心。”

从开年到现在,总票房相较于去年同期已经下滑了18.5%。春节档的“剩饭”们不但没能支撑起冷档期的票房,还在某种程度上让后续电影市场为春节档的短视而埋单。

新片去哪了?

新片供给同样成问题,即便3月并无大档期,但也是每年引进片的重要舞台,在全年月票房中列于中游位置。

疫情前的引进片供给更为丰富,2019年有《惊奇队长》《绿皮书》《驯龙高手3》合力贡献近20亿票房;2018年有《黑豹》《环太平洋2》加起来也有12亿;去年作为“最惨三月”也在月末有了《哥斯拉大战金刚》救市,而今年又该靠谁呢?

实际上,自今年春节档结束后,上映的新片有24部之多,去年同期仅有15部,从数量上并不落下风。由于举办冬奥会的特殊原因,国产片中有《我心飞扬》《我们的冬奥》等影片上映,这是往常的这个时间段里不会有的额外供给。今年情人节也在春节假期之外,一波情人节档期国产新片得以在春节档影片的竞争之外获得较为广阔的市场机会。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但这些影片都没能“支棱”起来。情人节档三部主要新片,豆瓣评分加起来不超过10分,成为了“见光死”的存在,在节日之后再没法提供竞争力。再这样竭泽而渔下去,观众对情人节档期的热情恐怕也不剩多少。

《我们的冬奥》集结了众多国内知名动画IP,首次尝试了动画拼盘电影的形式,还有冬奥顶流“冰墩墩”加入,但最终只收获不到6000万票房。《我心飞扬》此前甚至定档于春节档,上映至今15天票房甚至不过千万,同样令人大跌眼镜。

已登场的引进片,同样没能提供惊喜。《尼罗河上的惨案》目前票房不足7000万,该系列于2017年上映的第一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却获得了2.3亿票房。《花束般的恋爱》累计收获7218万票房,是开年的口碑佳作,但如若能在更合适的情人节档期上映,不仅能收获更好的票房成绩,同时也能帮助电影进一步完成口碑破圈。以其首周末票房为例,一二线城市用户占影片总票房的比重达到了74%,而同期整个大盘中一二线城市的占比为60%。

新片成绩难达预期,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出现一部能带动大盘的影片。一流大片能够“创造”档期,而“中流大片”只能蹭档期。在整体电影消费市场失去疫情前的吸引力,观众消费习惯转移的大背景下,中流大片在冷档期的生存状况更加堪忧,唯有寄希望于大片的出现,调动起观众对电影的更多关注度。

于是,大片的合理排布就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了冷档期的救命稻草。自2月25日之后,到3月14日《神秘海域》上映之前,两周半的时间里都没有一部稍有票房竞争力的影片上映。而两部三月最重要的影片《神秘海域》和《新蝙蝠侠》则挤在了一起,上映前后只差4天,且共享同一个首周末。

同为进口大片,《神秘海域》与《新蝙蝠侠》类型不尽相同,但受众群体难免有重合,同期上映势必造成互相挤占,不少观众会做出二选一的选择。而在《神秘海域》上映前如此长时间的市场空窗期,也没有影片能够填补,这对影院和片方,都是不尽如人意的选择。

回看去年三月,迪士尼新公主动画《寻龙传说》、重映大片《阿凡达》以及现象级的《哥斯拉大战金刚》,分别于三月上中下旬上映,均匀地覆盖整个三月影市。仅从供给的角度而言,连重映影片都安排上了,可见去年在整体供给上的捉襟见肘。

但有限的供给下更合理的档期排布,还是给整个市场的表现带来了更好的结果。今年新片数量更多了,但集中排映的策略却未必能在票房总量上超越去年。

遑论短短三天的清明假期堆积的十部新片(临近档期时理论上会有影片撤档),如果对自身质量有把握,为何不考虑如《扬名立万》一般来冷档期“称王”,而一定要在二八效应明显的节假日中当“炮灰”呢?

毒眸曾在过往的稿件中分析过,大档期依赖症,正在破坏产业生态。对片方,只有少数影片能赚得盆满钵满,大部分影片都成了“牺牲者”;对影院,闲时“无米下锅”忙时“管理混乱”,给经营能力提出极大考验;对观众,大档期的印象不佳导致小档期无人关注,最终是电影消费的心理顺位在娱乐消费中不断下滑。

一边是不断上涨的银幕数,一边是不断探底的单日票房,何时是个尽头呢?

文 | 刘南豆

编辑 | 张友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