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21:49:21 来源: 影吹斯汀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今日继续影展系佳片推荐~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是最近释出资源,由韩裔导演郭共达执导,科林·法瑞尔主演的科幻电影《杨之后》。
尽管阵容不算知名,但影片还是以不太受艺术电影界待见的科幻片身份,入围了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后更被称赞有“令人震撼的深度”以及“触及人性核心的感动”,整体口碑不俗。
影片改编自亚历山大·韦恩斯坦的短篇小说《向杨说再见》,讲述未来世界里,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相处故事。
但完全不同于强调宏大世界观、激烈人机矛盾与炫目特效场面的科幻大片,整体气质“小而美”的它,另辟蹊径,以跨文化的视角,把各类东方元素有体系地融合到这个“西方感”十足的类型片种里,颇具新鲜感。
影片的隽永风格与文化新鲜感,首先表现在故事设定上。
《杨之后》放弃了科幻片开头由大到小的背景信息介绍,直接从一个多族裔家庭的日常生活切入。科林·法瑞尔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位茶店老板,他与黑人妻子领养了一个可爱的华裔小女孩美香。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了解故乡文化,他们特意选择了一位深谙东方文化、外形上也是标准黄种人的二手机器人“杨”,作为“哥哥”,一直照顾、教导她。
四人的日子也过得非常和谐,但在一次家庭舞蹈比赛结束后,“杨”出现了故障。为了“拯救”这位非人类的家庭成员,父亲辗转于各类维修机构,求助各色人物,最终找到了一块独属于“杨”的记忆存储器,发现它竟然也有深藏心底的秘密。一家人对机器人的态度随之彻底改变……
科幻大类之下,《杨之后》讲的其实是一个“寻找-发现”的故事。
为了确认“杨”具体的故障,父亲反而揭开了另一层真相——这个机器人竟自主保留了独属于它的“记忆”。尽管记忆是人类的基础能力,但对于这样一类服务型机器人来说,依然是不可思议且难以解释的高级智慧。
父亲正在进行时的寻觅行为,也变成了一次记忆的回访,串联起大家对“杨”的回忆,以及它自身的秘密。
通过读取“杨”封存的文档,父亲发现,原来早在购买它之前,“杨”就已在另一个单亲家庭工作多年。
“杨”曾目睹前雇主家的儿子在成人后离开家庭,留老母亲终老。即便有它的照顾,老母亲也无法摆脱孤独和悲伤。作为一个外来服务者,它始终没能真正融入家庭。
但理疗师Ada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在与她的相处过程中,“杨”感到快乐、松弛,甚至体会到类似爱情的感受。
照顾Ada侄女的经历,也让它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亲情和友谊。他们的相继离开,更让这个本该“没有感情的服务机器”,见识到“死亡”和“分离”的痛苦。
尽管来到新家后,它被重启了装置,但这些关乎情感和生命体验的记忆,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杨”的记忆、思维、感受能力,也在这个视它为亲人的新家庭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美香对它如哥哥般的依赖,家人对它的信任,以及日常生活里的植物嫁接术,茶叶的品味之道,亦或是系统知识库里的老庄哲学,都成为它主动保留的记忆片段,更触发了它对“存在”和“生命”的思考。
“杨”最后的“故障”,也不是偶然,更像它计划已久的自我终结。
机器人思虑多时的“主动离开”,对这一家三口而言,更像一次悲伤的意外——亲人的死亡。尽管“杨”并非人类,更谈不上什么亲缘关系。
但美香的不舍,这对夫妻一直试图压抑的慌乱、焦虑、痛苦,都反向证明了这个机器人“生活过”的痕迹,和无法取代的价值。“有无相生”的老庄哲学,通过它的离开得到彰显。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也在情感、记忆、时光的交错共振中,被悄然取消。
这也体现了《杨之后》的巧思,即在东西方文化、家庭与科幻类型的交界处,找到了一个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融合点。
其实,从家庭人员的族裔设定来看,影片并没有过分强调“东方”的概念,而是倾向于畅想一种未来世界的境况——国家、种族、文化的藩篱已不复存在,作为社会原子结构的家庭,已经成为了多元共存的和谐容器。
片中,白人男性会迷上茶叶文化,在家宅里设立品茶室。黑皮肤的女人则成了家庭的经济栋梁。亚裔养女更是所有人疼爱的对象。在科技的助益下,传统的性别框架、种族文化偏见都被最大程度纾解,世界迎来了更美妙的包容与和平。
通过一个小小的多元家庭,《杨之后》便确立了一部科幻片,对“技术”和“未来”的总体乐观态度,而这也与我们当下愈加分裂、动荡的生活,形成别有意味的映照。
随着故事的发展(记忆的探索),老庄的哲学思想(有无相生)、茶叶的品味之道(风味背后是对时空、地理、文化的想象性体验)等剧情上的东方元素,也成为影片探讨“记忆”、“人机关系”、“存在”等哲学议题的触发点。
而这,也与西方科幻片里的人类终极话题思辨(如:何为人的“存在”、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等,参考《银翼杀手》),产生了跨文化的共鸣。
即便讨论出的结果不算深刻,导演对于中国道家文化的理解也比较表面,但这种借用文化资源表达共通议题的聪明巧劲儿,在我们自己的电影创作中反而鲜见。
作为一部主打科幻哲思,成本不高的“软科幻”电影,外观简朴不铺张的《杨之后》,也没有在“科幻感”上露怯。
影片没有一板一眼地秀装备以凸显超现实的技术想象,而是在日常里,以自然的生活细节和场景,呈现科技的应用水平。
自动驾驶的轿车,日常相伴的siri,便捷的语音指令,戴上即可观影的墨镜…来自生活,也高于我们目前的生活,看上去有未来感,但也不会破坏家庭故事的平实风格。
视频对话时使用特殊画幅和荧光滤镜
为了呈现“记忆”和“死亡”的主题,暗示“杨”的故障状态,影片特意在流畅的回忆画面里,增加了碎片化的台词重复,以此制造机械短路、记忆失调的不悦“听感”。看似单调(乃至突兀)的声音复刻,也在物是人非中,激发微妙的感怀情绪。
在视听和空间设计上,影片的“东方”属性或许更加明显。
相对稳定的机位,沉稳舒缓的构图,不饱和曝光的画面镜头,以及悠长又不失哀愁情绪的钢琴、大提琴配乐,都切合着这个主打“回忆”的细腻故事。演员沉静内敛的表演,中西风格共融的室内设计,也为影片增加了质感。
在中国科幻片在工业美学的道路上奋力追赶好莱坞之时,整合东方文化资源、从“小”入手,向古寻根的《杨之后》,也算为我们的科幻事业,提供了“宏大”、“硬核”之外的另一种思路吧。
(文/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