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6 08:07:18 来源: 闲聊科技
要让观众们挑选出一位最心仪的导演,我想观众们大概率会选出杨德昌、侯孝贤两位导演。
有的观众则认为王家卫的风格独树一帜,在国际上拿奖拿到手软,镜头语言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有的观众则会挑选张艺谋,毕竟他有着“国师”的称号,负责过两届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当得起如今“国内第一导演”。
但如果要让观众们挑选出国内最独树一帜的“鬼才”导演,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姜文”这个名字。
特别是他那部足够名留青史的佳作:《让子弹飞》,让多少观众至今还在“迷糊”。
“让子弹飞一会儿”,不仅贯穿了百年中国电影史,也让姜文,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里。
1、姜文对电影细节的把控
姜文是一个对电影要求非常高的导演,这种高要求不仅体现在剧情,同样也体现在细节上。
在拍《鬼子来了》的时候,姜文特意请了一群中学生来演日本鬼子。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姜文请不起群演,只是中学生的身形更加符合历史上鬼子的形象。
“那时候人普遍长得矮,日本兵大多数只有一米五上下,超过一米六就算大个了。”
“三八大盖就那么高,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三八大盖立直了顶天到士兵的下巴,配上刺刀,正好比士兵高出一截,这样才对。”
“如果让群演来演,三八大盖拿在手里就和烧火棍一样,最多顶到胸口。配上刺刀,比人还矮一截,这样就不对了。”
那个年代的人不仅身高矮,脑袋也小,钢盔拿到今天,挂在脖子上就和个碗一样。只有还未开始发育的中学生,才能带上这么小的钢盔。
至于几个主演,他们身高没法变,为了让他们更加符合那个年代的气质,姜文特意将衣服的扣子做得大一些。扣子作为参照物,就会显得人小一些,自然就能衬托出那个年代的特质。
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为了让街道更加符合那个年代的样子,姜文进组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工作人员扫大街。
那个年代,街道上是一尘不染的。
为此他还驱散了群演,因为在那个年代,街上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根本不会有人扎堆。
这就是姜文对电影细节的把控,虽然观众在观看时不会在意,却会自然而然地感到舒服。
毕竟那就是历史的模样,即使你没有刻意去了解过,也会在如今互联网时代,隐隐约约见过它们的样子。等姜文把他们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自然会觉得,这就是时代该有的样子。
2、太阳照常升起
相信看过《让子弹飞》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对它的音乐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慷慨激昂的旋律,仿佛有振奋人心的作用,不自觉让人想起朝阳升起。
这便是久石让大师创作的配乐:《太阳照常升起》。
这首曲子是姜文在拍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专门去日本找久石让做的曲。
姜文找人做电影配乐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他会先将自己觉得气质相符的音乐,放到电影片段中,让音乐人先听一听,然后按照这个风格来配乐。
姜文对久石让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做的配乐,比自己在电影中随手插的音乐好。
结果久石让听完之后,差点被气得破口大骂。好不容易稳定了情绪,没好气地对姜文问道:“你是要我做比电影中的曲子还好的音乐?”
“没错!”
“这可是莫扎特!”
“你就写得比他稍微好一点就行了!”
久石让听到姜文这样说,一声没吭,铁青着脸就出去了,原来是出去抽烟去了,最后还是姜文的朋友把他劝回来的。
久石让苦着脸对姜文说道:“你这是在挖苦我,我怎么可能做得比莫扎特还好。”
姜文:“这不可能吗?”
久石让:“不可能!”
姜文:“哦,那做得比他差点也行。”
气的久石让一转身又要走,还好又被姜文的朋友拉住了。
虽说久石让没有创作出比莫扎特还好的作品,但他还是完美地完成了姜文要求的工作,创作出了那首激情昂扬的配乐《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对配乐非常满意,觉得如果只在一部电影中用《太阳照常升起》,未免有些太浪费了,于是又把它用在了《让子弹飞》中。
3、拍摄筹备
姜文拍电影有自己的风格,对演员是连蒙带骗,为了把葛优和周润发一起拉进剧组中,他想了一个办法,专门写了两封信,给葛优和周润发一起送了过去。
给周润发的信中写道:“葛优已经进组了,就等您了,如果您能进组,咱们这电影肯定大卖。”
给葛优的信中写道:“周润发已经进组了,就等您了,如果您能进组,咱们剧组就完美了。”
就这样,葛优不费吹灰之力,把两大演技派演员都忽悠进了剧组,电影也开始了正式拍摄。
在拍摄初期,周润发着实受了不少苦,他是香港演员,普通话说得不太好,这部电影又要求他讲普通话,为此周润发在台词上下了不少功夫。
姜文的电影台词相当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
周润发好不容易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准备第二天一展身手,却没想到到了剧组,被姜文一句话差点气的背过气去:“以前的台词不要了,这是第二版。”
姜文的拍摄风格和周星驰有些相似,都喜欢边拍边调整,拍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台词不合适,或者想出了更好的台词,就会把老台词替换下去。
这对港星出身的周润发来说,简直就是煎熬,被逼疯了。
不过周润发毕竟是老演员,这点敬业精神还是有的,改变不了只能享受拍摄的过程。甚至到了最后,周润发还喜欢上了这种拍摄方式,甚至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台词的创作中。
电影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鸿门宴”那场戏,三个各怀鬼胎的人,相互试探。虽然人人脸上堆满笑容,桌上堆满美食。却四处刀光剑影,杀机四伏。
拍摄这场戏的时候,姜文找来了三台摄像机,在桌子周围安上了一圈环规,对着三个人拍。
拍完一段不满意,从头再来,拍完一段又不满意,还要再来。短短八分钟的戏,足足耗费十万尺交卷。
十万尺交卷是什么概念?这已经是一部小型电影,拍摄所需要的胶片总和了。
4、让子弹飞一会儿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我想大家也看到了,《让子弹飞》成为了姜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最好的作品之一,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能将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得如此之好的电影,屈指可数,足够载入电影史册。
关于这部电影,很多网友都表示看不懂,因为姜文用了太多的隐喻。
两个小时的电影,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暗含深意,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浮想联翩。深挖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自己的行事逻辑。
即使到了今天,《让子弹飞》中依旧有很多未解之谜。
例如“师爷”临死前,对张麻子说道:“那谁,你还记得吗?”
这个谁到底说的是哪一位?即使翻遍最细节的电影解说,恐怕也找不出最终的答案。
电影的结局,被杀的“黄四郎”,到底是真正的“黄四郎”,还是替身假扮的那个人?
我想每一位观众都有不同的答案。
电影讲述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一位革命者,领导工农阶级,反抗资本压榨的故事。
但最终的结局,也许未必如观众想象的那么美好。
“反抗者们”,只有在革命者的带领下,才能掀起一场足够规模的起义,推翻资本压榨。
但即使如此,他们的眼前也只有蝇头小利,在“黄四郎”家中,为了一把椅子抢破头。
这样的“反抗者们”,在“张麻子”离开后,如果出现新的资本阶级,他们依旧会选择逆来顺受,乖乖将到手的东西拱手相让。
在电影最后,原来的武状元投机取巧,参与到了革命中来,并成为了最后的英雄。但他是否是为了替“反抗者”争取利益参与的?我想答案已呼之欲出。
在“张麻子”离开鹅城之后,武状元会不会顺势取代“黄四郎”的位置,成为下一个压榨者?
到头来,“张麻子”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
甚至到了最后,和他朝夕相处的兄弟,尝到了资本的甜头后,也一个接一个背叛了他,去了上海,成为了新的“黄四郎”。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不认为“张麻子”什么都没改变。
他替鹅城驱逐了“黄四郎”,这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即使他离开鹅城,会有新的资本上台,继续压榨当地的老百姓。
即使他的兄弟们和他意见不合,最终和他分道扬镳。
但是最后,世界上的的确确少了一个“黄四郎”。
而真正的曙光,就是在少了一个“黄四郎”之后,透过乌云,洒在了大地上。
一个“张麻子”没有成功,还有第二个“张麻子”。第二个“张麻子”没有成功,后面还有无数个“张麻子”。
世界就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慢慢转动齿轮,最终改变“反抗者们”的意志,让他们敢于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就如同那首《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无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黄四郎”,太阳依旧会每天升起,将阳光洒在大地,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