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港影:黎明的自负,危险的舒适区,与最后的“稻草”《抢红》

2022-04-20 06:12:24 来源: 美食大会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黎明一向有“贵公子”的美誉。

而在步入天王年代之后,他也算得平步青云和春风得意。

甚至拿九十年代的歌坛和影坛来讲,在四大天王中年龄最小的黎明,也可谓少年得志。

在天王之争的上半场。

他在发唱片的第二年就拿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香港全年销量最佳大碟。

又率先从刘德华手里把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抢了过来。

紧接着追平歌神记录,连续拿了四次金曲金奖。

此外还以多部文艺电影作品广受赞誉。

这一路的顺风顺水,或许也造就了他某种程度的“自负”心态。

多年后,当他开始步入下行通道,曾在接受访谈时讲,大意是人生要靠运气,运气好的时候做什么别人都说好,当运气不好了,就哪儿哪儿都不对劲。

对这种观点持保留态度。

毕竟年过六十的刘德华还在不断拓展资源,张学友音乐之旅还在继续,也即将复出拍戏,大黎明一岁的郭富城还在电影路上狂奔,其实若论身家,他们中有哪一个需要为生计发愁?

说到底,还是韧性和对职业的热爱在推动。

而黎明,则在连续的失利中,或许已经失去了这种热爱。

尤以《抢红》的打击为甚。

关于他的影路表现,早已做过剖析。

大致就是九十年代一路高歌,新世纪初抵达顶峰,随后停留于舒适区,步入表演的固化阶段,至零零年代末期的《梅兰芳》开始全线溃退,其后试图以《十月围城》和《火龙对决》两部影片转型而不得,在《鸿门宴传奇》之后跌入烂片泥潭,再也无力抽身。

早期的浪荡不羁、潇洒畅意与爆发张力统统不见,只余下内敛到木讷的手段,观众只能见到千人一面,除了铁粉,谁还会为你买单?

而铁粉从来就不是撑起票房的主力。

但即便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毕竟天王余威还在,做小成本电影的主角、或者大制作的配角,其实也全无问题,但他偏偏急切地去祭出了一部《抢红》。

很多人说,黎天王的《抢红》能媲美刘天王的《富春山居图》,其实这两部电影虽然评分差不多,但前者威力比后者要大太多。

当年刘天王一句道歉就轻轻揭过,而黎天王则因这部电影直接息影。

而《抢红》的豆瓣评分人数仅7104人。

最开始在百科里面没见到这一栏,豆瓣和海报里面倒是写了,熊山君、毕成功和黎明。

熊山君?这是西游记里的妖怪,除此之外就查无此人。

剩下的最后一个就是黎明。

另外起码能宣称,黎明是四大天王里“第一个做导演”的。

这个名头倒真是实打实的。

虽然在影史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跨界去做导演。

刘德华已经念叨了很多年,也多次表示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全面掌控一部电影,但迄今仍在以监制的方式做安全性试探。

郭富城也早就表示想做导演,甚至自己都写好了一个故事,但一直压在箱底。

很简单,导演工作还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去做的。

有些成功有时运与偶然性,绝大多数新导,是失手一次后再无翻身的机会。

因为电影其实是奢侈的艺术,也尤其需要观众口碑的支撑。

《抢红》是硬汉、豪车、最炫民族风、说唱就唱、说打就打,古老欧洲家族全员华裔,回忆杀闪到观众蒙圈,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一个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跑去胡乱尝试,结果被老师打上一把大叉。

电影绝不是“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而黎明的原则恰恰是“因为要,所以有”。

结果就是支离破碎和逻辑混乱。

其实,黎天王在导演这部电影之前,应该回头去看看1998年杜琪峰找他主演的那部《真心英雄》,那里面也有红酒、硬汉和兄弟情义。

哪怕只学到一分半点,电影也应该不至于那么难看。

黎明还有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复出?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但换句话说,讲电影《抢红》导致他息影并不公平,这只是最后的稻草。

真正的问题就如前所述,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演技的舒适区。

其实极度危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