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豆瓣3.9,还敢甩锅给配音??

2022-04-24 12:57:57 来源: 小二说历史

前几天聊限薪令的时候,我在结尾提了一嘴“限制演员配音”的问题。

看评论区,不少小伙伴对这件事都挺感兴趣的。

那我干脆单开一篇,好好聊聊大陆影视剧的“配音”问题。

对了,提前交代一句:

目前关于“限制演员使用配音”的问题,大多数信息都是网传的小道消息,既无官方法条,也无红头文件。

所以,接下来的部分批判和分析,大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市场现状的“畅想”。

首先,我们要探究一个问题:

配音演员对于影视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放在老老年间,影视作品用配音,一定程度上源于硬件不足。

比如最常见的,现场收声设备不行,只能后期请专业人士补录声音。

这类作品里最知名的,当属老《三国》和老《水浒》。

还有些比较特殊的角色,超出了演员的自身能力。

比如央视版《西游记》里,六老师饰演的孙悟空,找的就是知名配音演员李世宏老师。

同样的,《西游记》中用了三位演员共同饰演唐僧一角。

为了不影响观众的感受,也统一让张云明老师配音。

在这些作品里,配音的存在,或是受制于技术条件,或是为作品注入灵魂。

总而言之,

在演员演技没毛病的前提下,找一个靠谱配音妥妥是加分项。

根据这种逻辑关系,配音演员也是影视制作的重要环节,堪称影视行业里的幕后英雄。

但是,演员的演技必须得没毛病!

就像六老师,虽然前些年搞了不少两开花的事。

可不得不承认,他成功把猴戏融入影视剧,成为了最有国民度的“猴王”之一。

人家演技很赞,台词功底本身也不差,找配音主要是为了让大圣更像大圣。

既然配音演员有其合理性,为什么网上对于“限制演员使用配音”的呼声还那么高呢?

只能说,时代变了……

如果说,我上文提到的各种经典作品,是演员80~90分,有配音加持能达到120分。

那如今的部分影视作品,

只能说是演员5分,被配音老师硬生生救到了50分。

这问题就比较大了,咱们来简单分解一下。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西游记续集》放出的花絮,在看沙僧硬核掐人中之外,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演员们的原声录音。

味道跟上映版本比,确实是差了点。

但该有的情感表达、抑扬顿挫,还是有的。

再来到现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我没有能力搞到现场收音的一手素材。

不过,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一群“明日之星”全程绷着脸,却能发出那么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甚至带点仙气的声音,这事儿本身就挺值得商榷的。

假如抹掉配音老师的声音,真让爱豆们原声登场……

说是人均肉联厂杀猪实况,可能有些夸张。

但十个里面八九个车祸现场,我个人觉得这种评价还是偏保守了。

毕竟,在收音设备已经如此发达、剧组资方天天拿“原声大碟”作营销噱头的当下。

各位大咖,本该抓紧机会蹭波流量,展示真正的技术。

结果呢,一大群人逆潮流而上,头铁高频用配音。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真的不会说台词呢?

答案很明显:没错,他们就是不会!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会说话,也不代表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

啊,有些演员一开口,确实比较一言难尽……

但这不重要,台词想出彩,关键是感情!

是能紧贴剧情,收放自如的感情!

咱们近些年看到的“原声大碟”是什么德行呢?

花式棒读!

用气泡音棒读、用御姐音棒读、用播音腔棒读。

总之,我是演戏的,但我不用演戏的腔调念台词,哎就是玩。

有这么群神人在,一部片子想达到“听完耳朵不疼”的最低标准,不来点配音,是真整不了。

不过前文我说过,有部分演员,拼业务顶天5分。

但有配音老师们的加持,能达到50分水准。

那么,同样是大把大把捞银子,这些战五渣是会报班闭关精进台词功底,还是更猛烈的依赖配音呢?

答案显而易见。

内娱王者配音搭黑铁演员,已经成了生态。

配音卖力,爱豆卖脸,更是成了常态。

这种畸形的生态,催生出的结果,就是演员的门槛正在无限降低。

早年间的演员选拔极致,有严格的“声台行表”标准。

即台词功底到位、肢体动作协调、表情张弛有度。

外貌要么美轮美奂,要么丑的有特色,方便当特型演员。

现在的部分演员,形体表情拉胯,咱已经批判了无数次,这里不做赘述。

如今“遇事不决找配音”,干脆让演员无需再考虑台词功底。

长得帅、美、可爱就算硬指标,搞个营销事件就能蹿红出道。

形体不成用替身、台词不成用配音,哪哪都不成那就“禁欲高冷”,方便铁子站桩输出。

如果效果拔群,必然是“哥哥努力”、“姐姐牛气”、“明日之星是我弟”。

万一成片不给力,别问,问就是配音不贴脸,毁了一台好戏。

最后有请季冠霖老师带头道歉,好让饭圈微博洗地。

反正,爱豆天下第一,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配音”成了众矢之的。

毕竟,对部分演员来说,武戏有武替、文戏有文替。

咱都已经站桩捞银子了,能不能留点底线要点脸,起码把台词念好?

看这群人的操作,我甚至有了个非常赛博朋克的想法:

有没有一种可能,假如未来AI换脸技术臻于化境。

是不是个别爱豆只要向剧组提供一套精修证件照,剩下的统统交给配音、替身跟显卡算力。

啊,脑子疼了,拳头硬了,不敢往下想了。

聊到这里,我们就能看穿“限制用配音”的现实考虑。

演员,是靠演戏吃饭的。

那演员的形体台词基本功,就是他们的核心生产力。

如果核心生产力,全都要靠外挂解决,实属有点不把衣食父母当回事。

当然,他们就算用了外挂,好像拍出来的东西也不咋地。

既然横竖是烂,我就更加支持抓紧落实“限制配音”。

不为别的,就是能让口齿不清、说话不利索、以及遍地都是的AI捧读音响们原形毕露。

(佟丽娅换程潇)

也让观众朋友们,能揭开配音的伪装,看到爱豆们那“惊为天人”的嗓音和演技。

进而用脚投票,把这群说都不会话、演都不会戏的货色淘汰出局。

这么着,也算是利国利民嘛。

至于有些小伙伴担心的所谓“限制配音之后,配音老师们怎么活”这事儿呢,我倒是觉得不是啥大事。

从是金子在哪都发光的角度看,我国文创产业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总体是向上发展的。

动漫、游戏、广告、搞怪二创、有声书都是勃勃生机,机会还是很多的。

再者说,

“限制配音”不是“禁止配音”。

理想状态下,淘汰掉尸位素餐的虫豸,倒逼资本把资源投入优质作品和优质演员。

在如《西游》、《水浒》这类需要配音提升质感的好作品里,配音老师照样可以发光发热。

而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则又要进入今天的暴论环节:

消费者看片看剧,是要花钱买票、充会员、掏电费的。

真金白银砸下去,却只能看到一坨“声音甜美的农家肥”。

身为“受害者”的我们,还要报以理解同情,着实有点大可不必。

最后,我要再强调一遍:

所谓“限制配音”一事,目前只是网上流传的说法,暂未作为官方准则执行。

但作为一个天天刷剧看片的观众,我由衷希望这项提议能够尽快落地。

原因上面说了,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你有张良记,我有过墙梯”。

如果没有全套监管,乃至调整整顿市场上下游做基础。

逐利的资本迟早能规避政策,继续带着一群新人,向全网倾倒多快好省的农家肥。

话这么说没错了,但正所谓聚沙成塔。

我们总归是要改变点什么,不是吗?

今天就先絮叨这么多吧,还是希望大家可以

多多点赞在看,让更多热爱影视的小伙伴看到。

我相信,有大家在,世界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插播一条好消息

生日会活动即将开始啦!

在看护肝,观众老爷点个再走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