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10:13:22 来源: 光明网
《新蝙蝠侠》175分钟,导演是马特·里夫斯。从制作的“人事关系”上来说,《新蝙蝠侠》其实并不属于DC宇宙,如同我们惯常所认为的那样。弄清楚这个问题似乎也有点难度。如果说DC扩展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有着严格的出自公司体系的定义,《新蝙蝠侠》,包括之前的《小丑》,都不能被看作DC宇宙的一员,而是独立于它们的作品。就是说,《新蝙蝠侠》和《小丑》并不受制于之前的叙事和人物形象的系统性,但它们的制作,仍然要经过DC公司的授权,仍然要发展蝙蝠侠这个人物原型。虽然似乎在合同上他们有更开放的拓展空间,但要建构一个新的蝙蝠侠世界,必须保持和原作的对话关系,不然在蝙蝠侠IP下去创作,意义何在?
《新蝙蝠侠》剧照
比较有趣的是,这部新片上映后,观众纷纷认为它反而回归了DC(Detective Comi cs,侦探漫画)的本意。本片的蝙蝠侠如同一个侦探去和谜语人较量,跟随哥谭市警察局的人一起破案。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角度。而我们也可以从影片对蝙蝠侠漫画精神——尤其是1985年后蝙蝠侠漫画的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的角度来看,这个新的蝙蝠侠形象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然抓取和开掘出了蝙蝠侠这个人物形象本有的潜力。所以我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仍然愿意称其为广义的蝙蝠侠宇宙或准DC宇宙。
新蝙蝠侠从外在形式上有诸多改变。他有了新的高科技工具,影片中出现了一款可以戴在视网膜上的具有记忆功能的影像采集工具,他让猫女戴上它到夜总会刺探情报,哥谭市公务员在夜总会的言行被收入眼底,蝙蝠侠借此鉴定各位的身份和行为。这种工具在现实中也许还未存在,但它应该是在当下技术的必然逻辑中,所以不是超现实之物,无论从剧情还是当下科技条件来说,也不是超能力。早期的蝙蝠侠以及在1980年代中期回归以后的蝙蝠侠,其风格更具现实质感,这也是本片的特色。
但这期的蝙蝠侠给人更强烈的印象是,他不再是掌控一切的人物了。在影片开场很久后,蝙蝠侠终于在哥谭市的高楼之间飞了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但他的双翼很快撞上了高架桥,他狼狈地跌落在大街上。当然他还是很优秀的,比如对于谜语人给出的谜面,他比普通警察的反应快多了,但是影片让他出现了几次完全不同于以往作品中的人物表现,尤其是在影片末尾,蝙蝠侠在激烈的斗争之后,忽然情绪失控了。
这的确够让人惊讶的了。观众据此认为这期的蝙蝠侠更为人性化,更为接近普通人的情感。其实在以往的蝙蝠侠漫画中,各色人等包括蝙蝠侠本人的个性也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演绎,但大都处于一个框架范围内。本期蝙蝠侠的这种变化并非完全另类,只是它的确具有了一个不一样的倾向。
在DC漫画的几个超级英雄——超人、神奇女侠、蝙蝠侠中,后者的设定最为深刻。我认为他所具有的叙事潜力最大。从蝙蝠侠的起源设定起,就产生了这样的必然性。蝙蝠侠在八九岁的时候,父母被街头歹徒杀害。这一场景在几乎每部蝙蝠侠宇宙(如果我们不能称DC宇宙,暂且称蝙蝠侠宇宙吧)影片中都会被展现出来,无论蒂姆·波顿的《蝙蝠侠》还是2019年的《小丑》。《小丑》的故事本来与蝙蝠侠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在影片的末尾,在主街后边的偏僻小巷里,竞选市长的老韦恩被人枪杀了,他年幼的儿子从他的尸体边站起来,那正是小蝙蝠侠。
这和DC漫画中的做法是一样的。体现蝙蝠侠精神重创的这件事不停地被演绎,在《蝙蝠侠:第一年》(1987,弗兰克·米勒著,大卫·马祖凯利绘)里,小韦恩和父母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佐罗的面具》(1920),出来的时候父母被歹徒杀害,“自此一切意义从我生命中离去”。蝙蝠撞碎玻璃飞进了房间,小韦恩感到恐惧,但他说,“我要成为蝙蝠”。这一点,诺兰《侠影之谜》的演绎与此相似。
《新蝙蝠侠》破天荒没有去直接再现这一幕,但它进行了间接再现。正在竞选和谋取连任的哥谭市长被杀害了,他年幼的儿子回到家,看到了罪案现场。当蝙蝠侠赶来,看到死者的儿子,仿佛看到了自己。影片还让这个孩子出现在市长的葬礼上,让蝙蝠侠和这个孩子的视线几次对接,蝙蝠侠显然很同情他,因为他提示着蝙蝠侠曾经的遭遇和命运——这样的再现摆脱了窠臼,富有创造力。
蝙蝠是一种令人恐怖的动物,小韦恩为了克服恐惧,而将自己装扮成蝙蝠的模样。他的人生也因此增添了使命——复仇,以正义的名义。蝙蝠侠的行动被赋予了人性化的动机,也具有了一般超级英雄行侠仗义行动中不一样的复杂性。它的正义行动里面有着黑暗的元素,一种个人复仇的快意。《新蝙蝠侠》的开头也是这样定调的,他用蝙蝠侠的自白开场:
街道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各路小鬼隐藏在人群中。危机四伏,到处是犯罪,我蝙蝠侠分身乏术。人们都不知道我究竟潜身何处,但是现在有了蝙蝠侠信号灯,需要我时,我招之即来。而当那束光照向夜空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我的召唤,也是一种对于黑暗的警告。恐惧是一种工具。他们以为我藏身黑暗中,跻身暗处,但我就是阴影本身。
描述和质疑蝙蝠侠的原罪
这就是蝙蝠侠世界的黑暗色彩。本期的蝙蝠侠造型比以往的蝙蝠侠影片更显黑暗,演员罗伯特·帕丁森以前演过吸血鬼影片,在这里也是一样的阴郁,秀气的脸上有着特别大的黑眼圈。
蝙蝠侠在哥谭市并非那么无可争议地存在,在电影之外的西方学术界,也是如此,学者们喜欢去论证蝙蝠侠行为中的伦理问题。其实蝙蝠侠和哥谭市警察局的关系一直是很微妙的,漫画中的戈登(警察,后来升职为警察局长)经常为蝙蝠侠的合法性进行辩护,但有时候戈登也会抛弃蝙蝠侠。在2000年后的漫画《哥谭重案组》中,有一集讲述哥谭警局安排了一个专门开蝙蝠信号灯的工作人员史黛西。史黛西是临时工,她无法成为公务员,因为蝙蝠灯的合法性处于模糊状态,如果一个公务员去开蝙蝠灯,其中的工作伦理就难以处理。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设定。《新蝙蝠侠》中对于蝙蝠侠的态度也是如此。这里的戈登是一个黑人扮演的,此时还不是局长,在他的帮助下,蝙蝠侠可以出现在罪案现场。这些都是一些细枝末节,虽然它们并非不重要。
本片中黑暗哥特风的设置是很扎实的,这一点令人安心——还是那个熟悉的哥谭市。但本片的长度被诟病,还有人认为剧本太差。我觉得其叙事上有笨拙的地方,但是整体上仍然比较浑然统一,编织出来的蝙蝠侠世界给人厚重的感受。谜语人在本片中是最大的反派,他杀害了市长竞选者,并且在现场留下谜语让人们解读。蝙蝠侠和警察在解谜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哥谭市的罪恶,市长和检察官等是一伙坏人,他们被黑社会控制着。谜语人的行为通过蝙蝠侠的参与而逐渐声名远播,他的行动吸引了一批粉丝。
令人惊讶的是,谜语人还要揭示的一个秘密与蝙蝠侠有关。他的父亲当年也是一个怂恿杀人者。蝙蝠侠被称为哥谭义警、复仇使者,而这位谜语人也同样是一位复仇使者。人们都在抨击外部世界的罪恶,当复仇者遇到了复仇者,谁才是这个社会腐败的罪魁祸首呢?
《新蝙蝠侠》和《小丑》一样,带动了蝙蝠侠固有宇宙的强烈倾斜。《新蝙蝠侠》虽然没有《小丑》走得那么远,但是开始了对于蝙蝠侠原罪的描述,出现了对于他的强烈质疑。也许我们会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影片中蝙蝠侠被猫女救了,这似乎具有某种意味,意味着新的蝙蝠侠宇宙将向一个新的地方转向。
《新蝙蝠侠》和《小丑》一样,带有强烈的现实意识。虽然蝙蝠侠系列自1980年代中期就重回到现实倾向中,但这两部新的蝙蝠侠宇宙影片仍然有着与新的社会现实互动的强烈痕迹,尤其是影片中对哥谭市选举文化的强烈质疑,谜语人锲而不舍地揭露那些政客是骗子,这些都与当下息息相关。在一个选举活动的现场,谜语人将海水引入广场,很多人都被困水中,但这个时候蝙蝠侠跳入水中,点亮火把,引导选举人和市民向前行进,他选择了再次相信哥谭市。这是一种自我反思中的前行,传达了普遍的心声。王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