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牌

没文化看不懂?太夸张了,《风起陇西》只是“普通”好看的谍战剧

2022-04-29 21:27:08 来源: 七话影视

没文化的看不懂?

镜头太暗了没欲望?

《风起陇西》开播之后,出现了不少关于“没文化看不懂”、“观剧门槛高”、“滤镜太暗”之类的感叹,这让七话忍不住产生顾虑。

难道又是表面故作高深实则内里无物,只能靠滤镜卖质感噱头的装X之作?

出于对马伯庸故事和路阳导演的兴趣,七话还是抱着一丝期待点开了这部作品,没有发现“门槛”,反而迎来一口气追平6集剧情的惊喜。

若用一句话总结追剧体验。

罗老歪没文化式:卧(—)!上头!
九年义务教育式:故事烧脑节奏紧凑,三国暗牌狼人杀,值得追一把!

先聊一聊部分网友的“滤镜暗”、“门槛高”的顾虑。

国产剧滤镜因为有太多奇葩操作,导致很多网友都产生了滤镜PTSD,包括七话本人,看到脱离现实的夸张滤镜,追剧欲望便会打上三分折扣。

《风起陇西》最初放出的预告片和海报的确色调偏暗,也曾让七话担心过滤镜问题,但从正片来看,“奇葩滤镜”之于《风起陇西》并不存在。

它没有采用古偶常见的惨白滤镜,也没有依赖一些作品为了凹质感使用的“阴间丧葬风”滤镜,而是难得让专业打光回归,还原真实质朴的时代风格。

制作方根据剧情发生地的气候特色、背景时间等调整布景及光线搭配,蜀地的湿润、魏地的干燥、山野的空古、室内的柔和,都自然呈现在观众眼前。

夜戏的烛光,真实感很强,连演员拍戏时都感叹光线处理地很自然,让他们更容易入戏,白日戏份采用了接近自然光的打光方式,越看越舒适。

之所以观众第一眼会觉得“暗”,或许夜戏多以及色系有关。

一方面,剧中大量场景都是出现在夜间;另一方面,故事背景是三国鼎立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崇尚黑、青、蓝等冷色系。

无论背景还是角色服装,都走了烘托时代特征的冷色系,只看一两个镜头可能会产生略暗之感,但整体观看下来,并不会突兀,反而更容易入戏。

专业打光的魅力便在于此,像一杯功夫茶,初口微苦,慢慢回甘,吊打滤镜。

“门槛高”来自剧情理解。

不少网友觉得想弄懂《风起陇西》的故事逻辑、剧情内容,需要观众有一点历史文化知识积累,客观来说,这是挺大的误区。

并不是所有有历史背景支撑的烧脑剧情,都需要先弄懂真实历史。

观影门槛高,往往是指故事难看懂,《风起陇西》却并非如此,这部作品剧情清晰脉络明了,是难得一集便交待清楚多方阵营与故事主线的作品。

三国鼎立时期,蜀汉与曹魏两大阵营明争暗斗。

明面是实打实的战场对垒,暗面是“地下”的谍战博弈。

蜀汉、曹魏先后建立了谍报机构司闻曹、间军司。

对外,他们派出谍者潜伏敌营;对内,他们反谍战,防止敌方谍者入侵。

双男主陈恭(陈坤饰)、荀诩(白宇饰)皆来自蜀汉的司闻曹,陈恭多年卧底曹魏阵营,代号“白帝”,是保密级别最高的蜀谍,立功无数。

荀诩则留在蜀地负责内部反谍战。

故事开局,诸葛亮北伐失败,问题出在陈恭传回的假情报上,高层怀疑陈恭叛变,准备直接杀了,但司闻曹左曹掾冯膺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他想留下陈恭查清真相,于是做了做姿态后派出陈恭的大舅子荀诩去敌营锄奸,既是亲戚又是好友的两人,见了面肯定要勾搭在一起查真相。

1、情报为什么变成假的?

郡守郭刚开局就像“好兄弟”陈恭剧透了,因为他们也在蜀地安排了一个代号“烛龙”的谍者,对方知道“白帝”的存在,提前把情报给换了。

所以,原本蜀汉认为万无一失的情报,其实是人家设好的圈套,但郭刚也不是平白无故对陈恭透露烛龙的存在,他是配合手下糜冲试探陈恭。

主薄糜冲在曹魏阵营的身份与荀诩之于蜀汉是一样的,搞内部反谍战,负责抓间谍,他根据自己敏锐的直觉和推断,把白帝身份锁定向了陈恭。

陈恭陷入两难境地,不能逃回蜀地,因为内部认为自己是叛徒,也不能一直待在魏地,因为糜冲已经盯上自己了,而且,荀诩如果不按任务锄奸,也要死。

怎么破局?把蜀汉带进坑里的敌方卧底“烛龙”是关键。

2、谁是“烛龙”?

两人按图索骥,从情报传递途径入手,怀疑联络人谷正可能有问题,只好一边让陈恭与糜冲周旋,一边让荀诩去试探谷正。

结果两人都没想到谷正既谨慎又很刚,一听自己被怀疑叛变又受敌方包围,就干脆以死铭志,这下陈恭身上的锅更甩不掉了。

但谷正也留下一个线索。

“烛龙”传递情报靠的是蜀汉自己的内部系统,为此还虚构了一个潜伏在曹魏的间谍代号,这说明“烛龙”真实的身份,是司闻曹内部高层。

问题更复杂了,这时候陈恭、荀诩想要查到烛龙身份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绑架唯一知道“烛龙”真实身份的郡守郭刚,另一条是回自己大本营细查。

两人先选了第一条路,计划很丰满,结果因为郭刚一句话破产了,还好曹魏这边准备派人去偷蜀汉的武器制造技术,陈恭借机玩了一出金蝉脱壳。

一个诈死,既摆脱了两方阵营的狙杀,又能秘密查线索;一个假装完成锄奸任务回去暗戳戳查自己的同事们谁有猫腻,跟好友相互配合。

“烛龙”的身份,应该便是整个故事最大的谜题,观众随着主角的抽丝剥茧进行头脑风暴,大侦探推理DNA持续被点燃,很容易沉浸。

3、战线,由主角在曹魏卧底递进到回蜀汉找卧底。

在曹魏,陈恭、荀诩最大的风险是隐藏身份,是两方阵营直接碰撞的谍战推拉,回到蜀汉,谍战工作更加复杂,因为他们还涉及到职场内斗。

有人一心为蜀汉着想,想要查清真相。
有人并不在意真相是什么,只在意如何利用这件事排除异己。
有人自保,有人受污,有人浑水摸鱼,有人暗自推波。

陈恭与荀诩如何在多方角力下站对阵营,并查清烛龙的真实身份?需要《风起陇西》随后的剧情才能解答,三国版无间道如此道来,不上头很难。

理清人物阵营和各方关系再看整个剧情,其实就是古代版的谍战剧,一方是蜀汉,一方是曹魏,每一方都往对方阵营塞间谍,也防着对方派来的间谍。

主线便是陈恭与荀诩谍战与反谍战的故事,他们既是一腔热血光复汉室的伪装者(也有可能反转),又是权力游戏里被动飘摇的小可怜。

隐藏、脱身、反攻、深入、智取……36计一一使出,整个剧情流畅又清晰,很容易把观众带进去,门槛高吗?只能算谍战剧的正常门槛。

会有观众觉得门槛高,可能是误以为熟悉历史,更容易记住角色及他们的身份,其实不然,《风起陇西》脱胎于历史,却并不是史剧。

这是一部以戏说历史为皮,谍战故事为核的作品。

虚实结合,虚的部分远远大于实的部分,实的部分不会影响观众理解虚的部分,以人物设定为例,双男主,皆不是有太多历史痕迹的“主角”。

陈恭,《三国志》中有他的记录,但信息非常少,主要是记录曹操麾下名将李通时提了两句,他跟李通起事,性格不怎么果断,很快便被亲弟弟杀了。

荀诩,完全杜撰的人物,不过这个姓挺有意思的,荀氏家族当时有很多名人,但玩政治的大多在曹魏阵营,比如曹操的两位谋臣荀彧、荀攸。

其他配角,皆是三分真实七分杜撰,主要是戏剧服务,对观众记忆力挑战比较大的司闻曹、间军司这两个机构,也完全是杜撰的。

懂历史知识,可能让观众获取更有意思的追剧体验,能让我们从历史小角落里寻找痕迹与戏剧的脑洞结合起来欣赏。

不熟悉这段历史的,则完全可以当成一部谍战剧来理解,委实不必过度执着于历史对剧情的影响,完全可以当两个时空不同的故事来看。

《风起陇西》还有一个很优秀的魅力,拍出了历史洪流下小人物的宿命感。

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视剧,其实很考验戏说的能力,因为只要有真实历史元素,观众不仅要求“戏”(谍战)要精彩,还会下意识希望“说”(内核)有厚度。

故事内核配得上背景底蕴,才有戏说这段历史的意义。

在这方面,《风起陇西》没有让观众失望,谍战博弈的肃杀与压迫感很强,但带着一点悲壮历史宿命感的气质,也被导演稳稳拿捏住了。

整个故事,几乎没有什么绝对的反派人物,只有不同立场的战争,两位主角都是蜀汉出身,但观众同样会欣赏曹魏阵营的角色。

比如被上司给坑了的糜冲。

兢兢业业又敏锐的反谍战高手,谍战内卷达人,最后中了陈恭金蝉脱壳计谋而死的时候,真的很能理解他的悲壮与憋屈。

与荀诩一起前往天水郡执行任务,却在魏军围剿下赴死的那些蜀兵们,没有一个留下姓名,却贡献了本剧第一个催泪场面。

被历史裹挟的小人物们,既有着自己以命相守的家国情义,也上演着不同立场下的悲欢之歌,戏剧精彩与人性温度并存,外表精彩,内里也动人。

当然,《风起陇西》也并非毫无瑕疵,开局的马谡之死原因改编便略显得有点给诸葛亮降智了,部分台词刻意采用了现代对白,乍听会有出戏感。

但当故事总体足够精彩有张力时,便是瑕不掩瑜,追“上头”的观众很容易便会忽略小瑕疵,只留下想要和网友共同头脑风暴的问题:到底,谁是“烛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