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1 12:05:29 来源: 有部电影
两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作品类型涉猎科幻、剧情、战争、动作、动画等,不仅高产还不断刷新自己的票房纪录,即将被授予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金熊奖……
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的只有一位,那便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资料图片)
而在最近,斯皮尔伯格凭借最新作品,再次登上了各大颁奖季的提名席位——《造梦之家》。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影迷,应该都看过几部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从《大白鲨》到《夺宝奇兵》系列,从《辛德勒的名单》到《头号玩家》……导演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严谨到位的执行力,为大家带来了无数视听盛宴。
而这一次,斯皮尔伯格暂时放下了虚构故事的脑洞,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了这部半自传式电影。
也许你已经听过斯皮尔伯格的成长故事——
他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却不料少年时遭遇父母离异的变故,性格变得孤僻,与父亲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开始通过摄影机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感。
他并不避讳谈及这段“童年阴影”,甚至在诸多作品中展现破碎婚姻、紧张的亲情关系。
斯皮尔伯格与同辈导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不论故事如何天马行空,核心总是透出人文关怀,这其实就与他的家庭有着密切关联。
可以说,《造梦之家》既是斯皮尔伯格对自我成长的一次回顾,也为影迷提供了一把解读自己作品的钥匙。
片中的法布尔曼一家堪称中产的典型,爸爸是业内顶尖的电气工程师,常年在外奔波,妈妈曾是一名前途无量的钢琴家,婚后开始潜心照顾几个孩子。一家人聚在一起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不过在男主角、家中唯一的儿子萨米看来,父母的性格截然不同,这从他们带他第一次去看电影就看得出来——
爸爸强烈安利,电影是技术催生出的神奇产物,不停解释电影能让图片动起来的玄机;
妈妈则告诉他电影是梦,只需用心感受就能爱上。
然而,萨米在看过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之后,却有了自己的感受。
他被电影这种用镜头讲故事的形式深深吸引,更对如何掌握这种讲故事的能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没多久,他用玩具火车和家庭摄影机,复刻了电影中“火车撞车”的精彩段落,虽然道具简陋,但镜头语言却生动精彩。
妈妈被他的“作品”打动,鼓励萨米继续创作。
于是,他开始创作更多戏仿院线电影的小短片,甚至还把妹妹叫来充当演员。
在一次次玩耍般的创作中,萨米从男孩变成了少年,对电影的热情有增无减,他开始涉猎更复杂的剧情,场景、道具更加多样。
他甚至在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在胶片上戳针眼的方式,让枪战戏带有火光四溅的“特效”。
这段时期,电影就是萨米的全部,不仅让他成为小伙伴之中的小能手,也为家庭带来了更多欢乐,连一直希望他学理工科的爸爸,都主动为他购买了价值不菲的胶片编辑器。
然而,萨米没有意识到电影虽然可以编织美梦,却也隐隐藏着噩梦——
在整理家庭旅游拍摄的胶片时,他发现妈妈竟然与爸爸的好友贝尼有婚外情。
他不愿相信自己的看到的一切,但妈妈望向贝尼时的细微表情变化,却一一被记录在了胶片上。
萨米答应妈妈不会将此事告诉爸爸,但裂痕已经渗透进了法布尔曼一家。
之后,全家人因爸爸工作调动,搬去了加州生活,萨米也进入了新学校。
因为犹太姓氏,萨米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轻则恶作剧,重则拳打脚踢。
心情郁闷的时候,他想要拍点东西,却总是在拿起摄影机时,想起母亲的婚外情。
直到借着学校集体度假的契机,萨米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再次拿起摄影机拍摄。
他本以为一切都会慢慢恢复正轨,没想到父母突然宣布要离婚。
之后,萨米跟随父亲留在加州,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他中途退学,开始在好莱坞寻找工作机会。
一次面试中,萨米机缘巧合地遇到了“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
面对一心想要当电影导演的毛头小子,这位大导演并没有故作姿态,只告诉他:
电影结尾,萨米醍醐灌顶一般走出办公室,准备迎接他的电影生涯。
这段情节源自斯皮尔伯格的真实经历,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他拍出了影史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系列和《夺宝奇兵》系列,还有触动全球影迷的《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
总体来说,这部《造梦之家》更加偏向导演的个人化表达。
据说在拍摄时,斯皮尔伯格经常在片场落泪,因为片中的个人遭遇和家庭丑闻,都是他的真实经历。
而在这种唠家常一般的讲述中,导演其实放入了不少自己对于电影和人生的思考。
对于拍电影这件事,萨米的家人各有各的观点。
爸爸把电影视为虚无缥缈的“爱好”,曾经多次劝说萨米去学那些能创造出真实东西的行业。
妈妈面对举着摄影机的萨米,总是一脸兴奋地大喊“这才叫生活”。
妹妹不理解为什么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他依旧能若无其事地沉浸在电影制作中。
萨米的舅爷则告诫萨米,要认真对待艺术,因为一旦认定这条路,就会走上孤独之路,注定不会被家人理解。
家人的这些意见,萨米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通过实践寻找自己的答案。
在他为发现母亲的婚外情而困扰的时期,萨米正在制作一部战争片,他把自己当时的自责和无力感代入其中,引导演员表演。
于是在那部作品的结尾,唯一生还的队长看着倒地的士兵,茫然地走向远方,打动了无数观众。
为了讨好总是欺负他的校霸,萨米在集体度假的短片中,利用剪辑方式把对方烘托成为一个风云人物,结果让校霸感到羞愧又害怕。
因为萨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镜头编造出不同于现实的梦境。
但这些似乎远远不够,因为无论他如何自荐,始终得不到他人的欣赏。
直到他遇到了约翰·福特,“要么低、要么高的地平线才有趣”的观点,才一下戳中了萨米——他要做的就是甩掉平庸,才能真正把自己的电影变为艺术。
实际上,现实中的斯皮尔伯格也正是这样一位导演。
比如《E.T.外星人》,讲述一个外星人与小男孩之间的纯真友谊,电影里并没有把外星人塑造为千篇一律的反派,而是充满可爱、善良的特质。
片中小男孩的孤僻性格,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他本人的影子。电影做到与众不同的同时,也让导演圆了小时候“与外星人交朋友”的梦想。
又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也是二战电影中的佼佼者,除了在电影中描绘暴力与悲剧,还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希望与尊严。
斯皮尔伯格也曾坦言,他因为少年时期的被霸凌经历,一度因犹太人身份而自卑,但这部电影却让他找回了作为犹太人的自豪感。
再比如今天聊的《造梦之家》,则是导演个人作品中最私人化的一部,在创作了众多经典之后,他终于可以直面过往,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与众不同。
不得不说,很少有导演能够像斯皮尔伯格这样,拍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依旧愿意直面年轻时的初心。
很难不让人期待,这位好莱坞大导演,今后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