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双子杀手》10天2亿,7.1分,65岁老头李安的别样胜利

2022-03-04 05:53:40 来源: 本地烧烤大全

《双子杀手》虽市场失利,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李安值得点赞

从开拍初始的万众期待,众人瞩目,到北美上映后的口碑崩塌、票房低迷,再到内地的高开低走,反应平平。

李安的《双子杀手》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苦战。终究,未能赢得完全胜利!

可这场战事,恰恰让人领略到李安的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双子杀手》新技术尝试下的一场失意

作为人文气质浓郁,以擅长处理细腻情感故事题材的导演,李安创造过剧情片的辉煌,也经历过商业大片的失败。

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后,他痴迷于新技术,并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第一次应用120帧的新技术,最终,毁誉参半。

原以为李安会就此收手,可《双子杀手》筹拍,他再次运用120帧、4K、3D技术,并升级创造了大银幕第一个完整CG真人角色。

可惜,《双子杀手》二次失利。

自10月18日内地公映以来,《双子杀手》首日票房尚有5500多万,但到第三日,虽然逢周天,却只有3700万,票房高增长之路就此止步。

至今,电影上映10余日,总票房只有2.2亿。比起口碑略差一些的《沉睡魔咒2》,还低了一个亿。

口碑上,《双子杀手》同样算不上大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尚且还有豆瓣电影8.4分的评价,到了《双子杀手》,7.1分的评价,着实有点不上不下。

关于《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的讨论,无外乎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是常规的电影故事本身,二是120帧率对电影观感的影响。从两部影片的评分情况看,显然,大家更在乎前者。

所以,120帧的技术应用对观众的观感影响依旧有限。

可在电影诞生之日,到24帧成为标准,再到后来的《霍比特人》的48帧,以及如今的120帧,电影人们其实已经有意识地在进行尝试。

《双子杀手》是李安对于之前电影的反馈做出的一次改进,120帧的应用确实还不成熟,但仍然是李安的一次自我革新!

《双子杀手》实则是李安在走出舒适区

换句话说,《双子杀手》从一开始就因为剧本过旧而不被看好。

但李安为什么明知可能会承担诸多非议还是要接这个本子呢?

一句话,不愿意呆在舒适区!

从《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到现在,李安的电影类型之广、跨度之大,题材之丰富是世界影坛少见的。

其实李安拍这么多类型的电影,可一直关注的就是如何呈现更让观众信服感动的故事。这种追求贯穿始终。

众所周知,李安被誉为华人之星,华语电影人的骄傲。他的电影能够打通东西方文化的沟壑,搭建起一架桥梁。

尤其是“家庭三部曲”后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卧虎藏龙》等电影,更是典型的东西贯通的电影。

原本,李安可以凭借多个奥斯卡小金人的荣耀,在60多岁的年纪,选择那些他更加熟悉的题材和类型。这样的导演同样比比皆是,例如吕克·贝松等。

但从和高晓松的对谈、采访看,李安时不时地会提起三个词:好奇心、有意思、探索!

这三个词细细琢磨,其实已经充分说明李安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旺盛的少年之气!

在《双子杀手》里看到故事的新融合,人性拷问穿上科幻外衣,老酒装新瓶,表达出李安的电影态度。

他之所以不愿意在舒适区待着,更重要的是原因是他始终在寻求“电影的下一个方向”。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己耕耘的舒适区。但有的人会不断深耕,寻找新的富饶土壤,争取种出更丰收的果实。而有的人,则被拘束在那个舒适区,最后,只能是越来越走下坡路。

像李安这样的成就斐然的老者,却还能如此有魄力,有能力,有毅力去拍摄新类型,尝试新技术,毅然走出他的舒适区。李安不愧为华人导演中的大师级人物!

为电影未来探索可能,李安挺牛的!

《双子杀手》很难再逆袭,可圈内外还是有肯定的声音。

这种声音,证明李安的探索和尝试有其重要价值。

李安其实一直认为:电影要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故事和技术需追求共鸣式表达、电影需要摸索前进,而不是一成不变。

许多年来,李安产量不高却成就极高。靠的也是这种坚持追求的勇气和能力。

如今,在很多青年导演那里,电影创作是一种需要“满足”的工作,满足市场娱乐需求、满足投资方、满足评论界。

于是,这些80、90后导演,越来越循规蹈矩,模式化、规整化、公式化明显。创意和突破带来的惊喜已经成为“稀有品”。

李安在关于《双子杀手》的某访谈中感叹自己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电影需要全数码创新,很有难度,而自己年龄日增更是让影片的创作难上加难。

尽管如此,

李安

电影仍然竭尽全力在达到“满分”。让创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思想达成一种碰撞,形成美丽的花火。

生于1954年的李安导演已经65岁,对很多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似乎已到了退休享受荣光的年纪。可他却保持着那颗少年的好奇与无畏。抛却所有荣誉,却为电影的未来探索着种种可能。

这样的艺术修为,少有对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