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 19:01:24 来源: 一本正经老王
[作者:吃瓜爷]第206条
期待每一位读者的关注、好评和感谢。
树叶一日不黄,人心一日不冷,关系一日不冻。
很多冲突的爆发,都是在日积月累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早年在电影圈被称为“黄金搭档”的张艺谋和张伟平,一起工作了16年,创作了许多大片。
毫不夸张地说,张艺谋大片背后绝对离不开张伟平的支持。在张伟平,财富积累的背后,张艺谋更为重要。
为什么两个曾经密切合作的亲密战友最后会“反目成仇”?
01
张伟平早年是一名药剂师,多年来一直与药材打交道。
后来离开体制,自己开公司,专门做医药生意,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
后来,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投身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名富翁。
1989年,张伟平带着妻子张京,参加了一次电影界同行的聚会。
这是张伟平第一次接触电影圈里的人。席间,他认识了许多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明星。
尤其是,巩俐的出现让张伟平的妻子张京兴奋不已,因为张京是巩俐的铁粉
为了接近他们的偶像,张伟平和张京一直在关注巩俐和张艺谋
看到“巩俐一直在不停的给张艺谋夹菜,张艺谋却看都不看她一眼”时,张伟平瞬间对张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能把这么大的明星都治的服服帖帖,张艺谋太厉害了。”
后来,张京跑到巩俐身边表达他对她的爱,而张伟平也顺势坐在张艺谋,旁边和他们聊了起来。
宴会后,张伟平自告奋勇开他的夏利送张艺谋回家
回家的路上,他们聊了很多电影,一见如故,然后就留下了联系方式。
事实上,在会议开始时,两个人都抱着"互相利用"的心态。
张伟平一直想搞电影投资,但是没有门路;
张艺谋也需要认识很多有钱人,以便为未来的电影储备投资人。
果然,这次会面为两人未来的合作埋下了伏笔,也为中国电影工业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02
1996年,张艺谋打算拍摄《有话好好说》。这部电影主要是关于收集废品的农民工,不受投资者欢迎。
后来好容易谈了一个投资人,但他在电影开拍前临时撤资了。这是所有导演最害怕的事情,老人的头发一下子白了好几根。
几天后,张艺谋和张伟平在一次聚会上相遇了。当张艺谋难过时,张伟平主动表达了他的关心。
一问才知道,张艺谋的电影投资方撤资了,这部电影可能是色情片。
在这一点上,张伟平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并作为英雄和朋友投资了2600万。
在姜文,瞿颖,李保田等人的加持下,这部幽默的京味电影卖出了4600万的票房。
可惜当时张伟平对电影发行了解不多,只从发行权转让中拿到了800万,一共亏了1800万。
董平,是另一个获得发行权的电影电视人,一下子赚了3800万美元,赚了很多钱。
这是张艺谋和张伟平的第一次合作,虽然亏损了1800多万元,但张伟平没有抱怨,仍然表示绝对信任支持张艺谋。
张伟平是如此慷慨,但张艺谋感到内疚,并莫名其妙地对张伟平有很多好感。
从那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很多,也为接下来16年的合作奠定了“信任”的基础。
03
第一部电影在发行权上的失败让张伟平屏住了呼吸。
,马上就注册了自己的电影公司。1997年,张伟平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注册了一家叫“北京新画面影业”的电影制作公司,做好了和张艺谋长期合作的准备。
新公司成立时,张伟平和张艺谋表示:“只要是你拍的电影,我全部投资!”
于是,在“没有签署任何合约”的情况下,张艺谋担任了这家公司的艺术总监。
其实,这时候的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理念是有天壤之别的。
张伟平投资电影,肯定是想赚钱,绝不是为了玩儿。
而张艺谋拍电影则更多是为了艺术,而非以赚钱为目的。
张伟平投资张艺谋的电影就类似“赌博”,赢了还想赢,输了更想赢回来。
1998年,张艺谋以中国农村教育为题材,拍了《一个都不能少》。
这部电影获得了华表奖、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大众百花奖和大学生电影节奖的最佳故事片奖,还有很多国际上的大奖,口碑非常好。
但是,口碑好就是赚钱了吗?
并没有。
这部剧在拍摄时严重超支,浪费了很多资源,成本增加了近1千万。最后,投资和收入勉强持平,张伟平并没有赚到钱。
但是张艺谋却凭借此片再次将自己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上。
后来,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赵本山、董洁主演的《幸福时光》,基本都和《一个都不能少》差不多,仅仅做到了收支平衡。
张艺谋在一次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对我来说,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想表达我对生活的看法,至于投资人 ,只要能保证不让他亏本就行。”
但是,张艺谋的这种想法跟投资人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张艺谋是自私的,他想用艺术电影来为自身加持,却没考虑错投资人的感受。
而投资人毕竟是商人,想的都是如何赚钱,一部不赚钱,两部不赚钱都没什么,但是拍了四五部,还是不赚钱,还有哪个投资人愿意给他投资呢?
所以,到了2002年,张艺谋自己都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对市场“低头”,才有了张伟平全力打造的《英雄》。
《英雄》是国内首部有大片概念的电影,更是请到了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章子怡等等多位大咖。
在电影的前期宣传上,张伟平就投资了2000万。
这种轰炸式的宣传无疑是成功的,《英雄》创下了总票房2.5亿人民币的好成绩。
《英雄》的成功也预示着张艺谋的艺术水平在下降。
随后,又有了章子怡和金城武主演的《十面埋伏》,模式无疑和《英雄》是一样的,并没有提升张艺谋的艺术价值,反而让他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近。
04
此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等,尽管票房收入很高,但外界却骂声一片。
在这些电影被骂的背后,张艺谋和张伟平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2006年,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张艺谋邀请了巩俐和周润发,张伟平却认为这两位老演员已经“过时”,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
随后,在他的强制干预下,加入了周杰伦和“乱伦”剧情。
2009年,《三枪拍案惊奇》拍摄时,张艺谋本想呈现一种严肃又悬疑的氛围,不料张伟平却非要启用小沈阳,直接导致此影片成了“不伦不类”的电影。
电影上映后,一片骂声,张艺谋也披上了“烂片导演”的外衣。
但张艺谋却无奈的表示:“这是商业裹挟下的产物,我也很无奈,它确实缺乏浓厚的文化价值。”
拍完《千里走单骑》之后,高仓健曾经亲自给张艺谋写信说:
“作为一个国际导演,你要坚持自己内心对艺术的选择,不要被制片人束缚和控制。”
张伟平知道这件事之后,马上要求张艺谋不要再和高仓健来往。
2011年,拍摄《金陵十三钗》时,张伟平非要在电影中加入吻戏,而且背着张艺谋以天价卖掉了《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版权。
这件事之后,张艺谋就下定了“离开”张伟平的决心。
张艺谋说:“别的我能忍,可电影是我的底线!不能你想增加什么情节就增加什么情节,你想让谁演就让谁演——甚至连下一部片子还没定什么内容呢,你都先定了女主角,那我就没有自主权了,纯粹就成了摇钱树。”
当然,两人之间的问题不只是单方面的。
张艺谋离开张伟平的时间恰好是他执导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身价暴增。
据张艺谋身边的工作人员爆料,张艺谋给张伟平拍摄了5部戏的总片酬才1100万左右,张艺谋觉得自己拿的太少,心里不太开心。
2012年,两人正式决裂。
只是没想到决裂的方式非常奇葩,张艺谋和张伟平玩儿了失踪,张伟平对外喊话:“你有什么不满意说出来,但是不要玩失踪啊,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我都找不着人。”
此时,大众才知道,原来“黄金搭档”决裂了。
05
其实,张艺谋和张伟平之间,除了在电影上的矛盾之外,还有很多私人矛盾。
据传,当年是张伟平给巩俐介绍了富商黄和祥,才导致了巩俐的离开。
张伟平极其不喜欢张艺谋的身边有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地位超过自己,有关系好的投资人接近张艺谋时,他也非常不开心。
周晓枫撰写的《宿命:孤独张艺谋》中说:“张伟平对张艺谋进行了精神软禁,让他身边的朋友和关系亲密者一个个离开,达到他精神的目的。而精神软禁则是为了在张艺谋身上得到更多物质上的回馈。”
张艺谋的几个孩子出生时,张伟平曾主动跑前跑后给孩子办出生证,不料,张艺谋最后发现,三个出生证都是假的。
两人“反目成仇”之后,张伟平不地道的爆料了张艺谋超生的事,让他被罚款748万,成了全国人民嘲讽的对象。
对外,张伟平一直以“兄弟情”吹捧他和张艺谋之间的感情。
而张艺谋则说:“他太执迷于自己编造的故事,甚至感动了自己,总以我恩人的姿态出现,但事实并不是。”
两人闹掰之后,张艺谋起诉张伟平追讨自己《三枪拍案惊奇》的1500万票房分成,两人直接“反目成仇”。
二张的矛盾再次像世人证明“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然就是反目。
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之间合作了16年,肯定不止这点矛盾。
就如两个热恋的男女突然分手一般,每一次心寒,每一次失望,都不可能是一撮而就。
日积月累的一些小细节,才是导致这些矛盾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说白了,两人在结交之初,就注定了这场感情会分崩离析。
张伟平是想从电影上赚钱,张艺谋则是想拉个投资人来拍摄自己的艺术电影。
只不过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两者没有形成共同生存的良好状态,才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张艺谋以为自己拍摄的艺术电影肯定又受欢迎又大卖,但事实是电影口碑很好,但是却并没有卖到很多钱。
当他像市场妥协的时候,他的电影确实票房大卖赚到了钱,但是却失去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时间一久,老谋子心里就不爽了,就想到了离开。
张伟平以为“只要是张艺谋拍的电影肯定赚钱”,但事实是张艺谋的艺术电影并没有带给他期望中的收益,随后他就将张艺谋的电影商业化,不料,遭到了张艺谋的反对。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还是因为利益无法共存,张伟平需要的利益是钱,张艺谋需要的利益是艺术电影,当然肯定也要和钱挂钩,毕竟钱是价值的体现。
张伟平和张艺谋之间的冲突,也可以理解为是艺术和商业的巨大冲突,注定很难融合在一起。
—END—
原创作者:叶公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