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09:02:45 来源: 兴义的旅游记
徐氏幽默最后一囧,把“母题”放在熊口之下。
当年徐峥的《泰囧》一举成为中国内地票房超过10亿的第一部国产电影,现在《囧妈》贺岁片变网播片,势必改变整个影视行业乃至流媒体行业、短视频行业的格局。
作为只执导过三部商业类型片的知名导演,徐峥做演员称得上是国内最好的喜剧演员之一,当导演、监制更是一战成名,几乎部部掀起风评热潮,“钱”途大好。
徐峥说《囧妈》将是他最后一部叫作“囧”的电影,因此,他在中年婚姻危机的主题之外,加入了“作者性”的尝试,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式母子关系和婆媳关系,辅助“母题”以其情感效果而成立。
陪妈妈一起看电影,不只是一种形式号召,而是力图促成两代人情感上的和解。
徐氏喜剧的类型化艺术
当我们说到电影类型,指的是特定类别的电影,毫无疑问,徐峥电影可归为故事剧情片中的喜剧片一类。
同时,喜剧片又分为不少泛类,像是闹剧电影、浪漫喜剧、讽刺剧、粗俗喜剧。严格来说,徐峥“囧系列”《泰囧》、《港囧》和“俄囧”《囧妈》可称为公路喜剧,《囧妈》甚至还掺杂了幻想片的特色。
徐峥“囧系列”的类型公式是比较主题方面的,类似老生常谈的困境——中年危机,而三部曲是对“中年危机”的三重变奏。
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故事核:演的全是中年男人,剧情也全是中年危机,一会儿去泰国,一会去香港,一会去俄罗斯。不仅有钱,老婆还都想跟他离婚,什么好事都让徐峥演的“男主角”碰上了。
贺岁片《囧妈》也是如此,中年富豪徐伊万(徐峥饰)手握极具商业前景的“暖霸”发明专利,一边与跟自己闹离婚的妻子张璐(袁泉)斗智斗勇,一边深陷与“囧妈”卢小花(黄梅莹饰)的漫漫囧途。转换视角来看,事业有成的徐伊万却是“妈宝男”,妻子张璐知书达理,妈妈卢小花也不是恶婆婆或是“苏大强”式的作妖家长。
电影故事陷入困境的主人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徐伊万,一段引人入胜、意味深长的旅程是“一系列巧合的艺术”,这段旅程指引观众发现一些普世的人类真理和体验强烈的情感洗礼——母爱伟大。
有些评论者认为,类型电影时空洞且不重要的,只是公式化的产品。
没错,有些类型电影确实是廉价又没想象力的,但徐峥追求的正是通过改变类型公式来带给观众惊奇,在传统概念中注入创新、当下的价值观,在老套的喜剧模式中打造新奇的异国风情。
“升华”的对白之光
电影故事逐渐发现人性本质的过程,正是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之旅:从身份到本质的转变,从刚一开始戴着自我保护面具的躲闪状态到最后卸下假面,情感上坦诚并达成和解。
徐峥在《囧妈》中巧置了两场抒情戏。一场是徐伊万和妈妈卢小花在俄罗斯冰天雪地情境下的对话式和解,一场是徐伊万和妻子张璐在书信中的谈心和解,只是后者仍不能改变离婚的收场。
电影的喜剧高潮以对白形式呈现,看上去并不太高明,一贯以来,“上乘的对白常传递潜台词”,而这两场重头戏都是过于直白的语言表达。
毕竟作为旁观者的观众早已知晓,徐伊万认为母亲逼死父亲的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徐伊万把妻子张璐逼入困境也不过是为了挽回爱情,实在没必要加以赘述。
但考虑到中国式家庭关系的过度含蓄,因误解、沉默造成了多少家庭的破碎,直接而直白的感情表达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升华情感主题。
电影中,言语不能揭示人物的全部,行为则可以。生活中,恰好是缺少语言的表达啊,像是开篇张璐劝徐伊万抱抱妈妈,潜台词何尝不是希望他也给自己一个拥抱呢。
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电影结尾,妈妈卢小花摘下假发套露出稀疏的白发,照片墙上一幕幕是妈妈年轻时的倩影。“电影里的伊万是个小男孩,我的伊万已经是个大人了”,孩子长大,父母老去,为人子、为人父的我们不免感动。
“发”假情真的情感洗礼
观众看电影是因为想要各种各样的情感洗礼,这就是成功电影的真谛。正剧或喜剧,都引导着观众触碰自己内在的人性和体验情感净化。
与此前不同的是,徐峥在《囧妈》中有了一些脱离现实逻辑的“实验”。
俄罗斯野外遇险狗熊追跑并坐热气球脱险,在极寒之地半夜趴火车外面却只是冻伤,交两万块钱竟然不是骗局且能在俄罗斯红星大剧院登台演出。
徐峥稍显夸张的叙事算得上超现实吗?
超现实主义电影公然反对叙事体,并攻讦因果关系。许多超现实主义电影戏弄观众去寻找从不曾存在的叙事逻辑,而因果关系则与梦境一样暧昧。
由此看来,《囧妈》算不上超现实之作,只是对戏剧冲突作夸大处理,将细腻情感藏在巨大困境之下,以达成与现实情感的共振,营造一种暧昧、迷幻的喜剧效果。
电影情感的落款是下沉的,片尾中“囧妈”摘下发套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而徐峥在戏中戴上假发别有一番心酸。
徐峥的老婆陶虹曾评价他:“尽管他有年龄和外形等局限性,但是他的演技让我很佩服,在中国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男演员。”徐峥也是属于自视甚高的演员,当然他也有这种资本。
徐峥光头造型总让人把他往喜剧上联想,他的秃顶从学校那会儿就开始了,但他又长了一张娃娃脸,这其实就是一种局限,让他有张喜剧的脸。
喜剧对徐峥来说是糖衣炮弹,有苦有甜且管用,他也接受了这个安排。“观众接受每个演员都需要一个点,他们觉得你搁这儿挺合适的”,而《囧妈》中的假发梗,就是一个适合徐氏幽默的好点。
徐峥戴的假发不言而喻,“囧妈”摘下假发尽是岁月之苦,现实和戏剧有了暧昧的重合,情感也溢出大荧幕,散开来。
总之,以写实与否作为评判的标准,是有某些漏洞的,因为写实的观念会因文化、时间,甚至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
演技是极有风格化的,若僵化地把写实的框框套入所有的影片中,我们会错失许多场面上的可能性。
打破思维定式,或能发现《囧妈》的情真意切,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