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快报

天天快看点丨春节档丨看完这篇无剧透影评,《无名》就好懂了

2023-01-23 11:33:22 来源: 腾讯网

2023年1月23日刊总第3125期

程耳导演,过往作品一直夹在文艺表达与商业类型之间。有人欣赏他的才华,有人吐槽他“太装”。王一博,一位在事业上刻苦努力、大胆开拓的人气爱豆。有多少粉丝捧他,就有多少黑粉黑他。当程耳导演启用王一博来担任新作《无名》的主演,基本注定了影片口碑两极分化的命运。

与《第三个人》《边境风云》《罗曼蒂克消亡史》一样,程耳编剧导演剪辑一手抓,再次让《无名》和观众的预想形态隔上了一段距离。很多观众看不懂《无名》,不是说他们看完之后还一头雾水,而是他们在看的过程中,会因为程耳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经常迷失状态。


【资料图】

如果真相揭晓后,观众能酣畅感动,那么过程的不适也就一笔勾销;如果真相揭晓后,观众未能消解过程中的不适,那就需要以语言或文字的吐槽评价寻求宣泄了。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在看《无名》的过程中会产生“看不懂”的感觉呢?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01

由于本片名为“无名”,所以程耳导演用一种非常极端的形式感,于整体气质上托着这个主题。本片不仅在角色登场时没有任何介绍性字幕,而且人物交流中,也很少提及其他角色的名字。台词中实在无法避开指代需求时,也只使用了诸如“陈小姐”“唐部长”“江小姐”这样的称谓。

角色海报上只有演员名,没有角色名

就算观众想作预习和复习,也会发现,在百度百科、豆瓣、猫眼、淘票票、时光网等主流平台的资料页面上,同样找不到片中角色的姓名。

虽然简化角色名算得上是程耳导演的个人风格,但本片的简化已经有点过了。目前为止,只有王一博的粉丝,通过程耳导演的小说《东亚往事》挖掘出其饰演的角色全名叫“叶秘”。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影片里是找不到这类信息的。

极端地回避人物姓名,确实紧紧贴住了影片主题,却也实实在在地给观众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甚至会阻碍观众映后的交流。

毕竟本片采用的是全明星阵容,观众不认识角色还能不认识演员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必须在心中逐渐勾勒片中的人物关系,在缺失角色名信息的情况下,就会以演员名来顶上。

如此一来,无论是观影过程,还是映后交流。观众们只能探讨“梁朝伟怎样怎样”“王一博怎样怎样”,严重阻断了沉浸和代入。

02

本片虽然没有介绍角色的字幕,但有介绍时代节点的字幕,而且字号还非常大。

看过程耳之前几部作品的人都了解,他不喜欢线性叙事。不过和盖伊·里奇、昆汀·塔伦蒂诺、克里斯托弗·诺兰等导演不同,程耳的非线叙事里有明显的线性主线。那些非线性段落,基本只保留一两个镜头,自身并不参与线性推进。

于是,他的非线叙事并没有多线平行感,而是在一根主线中,部分镜头以非线性的姿态插入进来。其观赏感受,更接近于倒叙和插叙。

如果只是倒叙和插叙,观众或许还能梳理清楚。可如果结合本片那些巨大的时代节点字幕,两类时间信息相互打扰,就会加重观众对时间线的梳理负担。

03

在时代节点字幕里,有几个采用了同样的措辞格式:“距离日本投降还有XX天”。

这相当于一个倒计时,通常可以增加电影的紧迫氛围,助推戏剧张力。这在好莱坞商业片和美剧里很常见。然而,《无名》却实现不了这样的效果,因为观众并不知道倒计时的终点是什么。

《无名》最容易让人“看不懂”的,是这些无名者的潜伏目的不够具象化。中国观众看过太多谍战剧,对谍战片自然也会有观影惯性:总要有个类似于“XX行动”“XX计划”“XX情报”的目标吧。

因为观众始终不晓得片中地下党要窃取的是什么情报,所以两次情报的窃取,都很像意外收获。第一次情报窃取后起到什么作用,更是一个画面就带过了。第二次情报窃取的价值,倒是呈现在了台词中,但此时观众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角色身份的反转上。

因此,虽然程耳把片中的人物都拍得特别有型,内心戏也挖得很深,但观众对无名者工作上的认知建立是不够的,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影响力、价值、意义,都似懂非懂。

04

《无名》上映前,曾有网友担心如果全片采用上海方言,会影响理解剧情。片方随后发图,澄清影片并非全程上海话,而是包含了普通话、上海话、粤语、日语等多种对白语言。

果不其然,本片确实是多语种片。日本人角色说日语,中国人角色有的说上海话,有的说普通话,有的说粤语。可以说,片中一半多的台词都需要看字幕。

还有几场戏,不同语种混杂而出。你用日语问,我用粤语答。角色们操着不同语种无障碍地聊天,虽不至于跳戏,但与追求高还原度的画面质感相配,就显得不够严谨。

05

不得不说,程耳电影里的人物总是那么抓人。《第三个人》里孤独寂寞的高圆圆、《边境风云》里冷酷无情的杨坤、《罗曼蒂克消亡史》里追求自由与爱情的章子怡,都在银幕上收获了高光时刻。

《无名》里银幕表演经验几乎为零的王一博,同样被程耳拍得非常贴戏,看不出明显的稚嫩、青涩。

程耳导演曾说过,他不在乎演员之前演过什么。他只要和演员聊聊天,就能通过“举手投足间传递的微妙信息”笃定他们在镜头前的样子。与观众经常听说的“调教演员”不同,他塑造人物时,用精细的置景和服化道包裹住演员,一拍就能拍出戏中人该有的样子。

这是一种很风格化的手法,不同人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有人会觉得很高级,有人则觉得太像广告。

总而言之,《无名》和程耳之前的作品一样,并不能通过别人的感受来预判你的个人感受。它不好懂,但懂了之后还是想去回味。

【文/满囤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