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11:29:40 来源: 爆笑三桥菌
文|陈三废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不飞
《少年的你》上映至今已经赚了6.5亿票房,没有宣传和路演。
这说明中国的观众有自己的判断和欣赏能力,我们缺少的只是好电影。
经过两次确定上映和两次撤回,这次他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宣扬校园暴力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
给他一个8分甚至是9分以上的评分是合情合理的,这里面有给千玺和周冬雨的分,也有给编剧、导演的分,也有给每一个我们自己的分。
绝望的同时又充满希望,就像李银河说的,没有人在说教或者给你上课,你只是作为旁观者对别人的故事感同身受。
今天我们抛开抄袭和融合的嫌疑,只说电影本身,说点校园暴力后的希望,说点成年人和未来让大家摆脱自我,也说点我在这个撕人时刻对“看电影”的思考。
让我们用电影解读故事,也用我们自身解读故事吧。
从 《蚯蚓》 到 《少年的你》 ,相同的是绝望,不同的是希望
韩国觉得可以称得上是犯罪电影大国。无论是《熔炉》还是《蚯蚓》,都是带着压抑和愤怒批判时事,甚至推动社会发展。
但 《蚯蚓》 与 《熔炉》 不同的是,他将黑暗演绎到了电影结束。因为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无法伸张正义,所以选择了同态复仇,以暴制暴。
女主角嫉妒自己非凡的才华,随之而来的是暴力、轮奸、强迫卖淫,最后因为无法忍受现实而自杀。
而女主的父亲则因为无法伸张正义,选择了用硫酸泼伤害女儿的女同学,用鱼钩钩烂男生的舌头。
最后,也用自杀给自己一个结局。
心爱的人走了,但死亡可以选择同样的方法。
我们说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它违反了法律,但同时我们又紧紧握着拳头,因为愤怒,因为两位主角最后的复仇和解脱。
但是《少年的你》不一样。他以跳楼开始这个故事,用暴力和言语嘲讽来描述这个故事,但最后他给了我们希望:
每一个人都可以挣脱黑暗,都可以保护别人,也保护世界。
导演曾国祥,在与父亲曾志伟分开后展翅高飞,因为《七月与安生》让大家看到了他作为导演的才华。
这一次,他选择用互相守护的感情、高考的沉静突出校园暴力的黑暗,为整部电影的压抑环境,赋予了一点点的生机。
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将故事进行了更具戏剧性的改造,可以表现出每个角色的不同色彩。
我不知道那些说电影狗屁不通的人是怎么看的电影,因为每一个情节都合乎逻辑,都符合那个时候故事人物的选择。
周冬雨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女演员的身份不会取决于一只三脚猫的演技,更不用说她剃光头演戏的决心了。
从安生到陈念,她成功的做到了每一个角色都能深入人心。
《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易烊千玺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他作为演员的潜力。
偶像不会一辈子只是偶像,一个人的努力和坚持,也会被别人看在眼里。
每一位大师的身份转换也在告诉我们,希望正在发生。
即使我们说这是中国电影的进步,它仍然是希望。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ong> ——莎士比亚
究竟什么是未来,什么是大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逃脱自身,找一个未来。
小北作为小混混,却从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儿,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和陈念一起走出去。
陈念希望自己能够考去北京,脱离讨债者的纠缠,脱离魏莱的校园暴力,也脱离对胡晓蝶的愧疚。
魏莱用对别人的冷漠、排挤,对抗来自原生家庭的冷暴力。
胡晓蝶,选择死亡结束眼前逃不过去的黑暗。
电影用135分钟的时候让我们思考,也让我们深陷压抑。
但最后却用2015年小北的一个身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未来。
观影时镜头转向陈念身后的小北,所有人都发出一声惊呼,然后不由自主的笑,尽管擦泪用的纸巾还攥在手里。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陈念和小北开心,为每一个逃离阴暗的人开心。
这是我近几年来看到的最难忘的全程压抑最后却拥有希望的电影了吧,每个人都曾经深陷黑暗,但同时也向往光明。
我们不会失去未来,但同样,我们也不能无所期待。
陈念总说大人的样子不堪入目,总以为北京就会有自己的未来。
未来我们看到了,尽管他不在北京。
但是大人呢?
就是每个坐在座位上,为了小北和陈念流泪的我们吗?
也许我们经历过校园暴力,也许没有,但是最后千玺的念白告诉我们,这些正在发生,而我们必须还所有人一个明亮的世界。
让人压抑的除了陈念和小北,还有无数现实的人。
而大人,就是冷漠、没有同理心、逃避的我们自己吗?
就像这次的厦门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最后却被收容教养3年的事件,我知道法律规定,我也知道网络暴力什么,我甚至作为专业人士,能够明确的说出来法律这么规定的原因、考量,但我依旧愤怒。
那好,我可以清醒的表达我的观点,哪怕短期内14岁的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年龄不会改变,但我可以让自己成为表达自身的千万人之一,去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即使不是完美的大人,也要让自己有一点点,像陈念期待的大人啊。
一部电影,究竟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
有人讽刺主创们,在校园霸凌的影片里讲爱情。
可是每一个被欺负的孩子,都没有属于自己少年时代的暗恋吗?
身份的不同,就可以成为互生情愫的阻碍吗?
电影只是在向我们呈现校园暴力的样子,以及身处深渊的小北和陈念的样子。
而不是在和我们讨论究竟是抵制校园暴力更重要,还是爱情更重要,或者是未来、正义更重要。
任何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一些东西,至于能够悟出什么、得到什么,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
演员和导演在表达一些什么,同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产生共鸣。
可能是曾经自己的沉默旁观过的校园暴力,可能是少年时代暗恋过的人,可能是高考前无限向往北京的同学。
也或许,仅仅只是我们自己。
你可以拿抄袭说事儿,但你应该做的是抨击原创,然后在客观评价影片的同时,给大家讲讲什么是著作权侵权,为什么洗稿、融梗难以被法律认定。
你也可以说说当年你目睹过的校园暴力,提醒身边当老师的朋友,究竟如何保护孩子。
也可以在遇到某一个不得不辍学的孩子时告诉他,美好未来不是在一纸学历上,而是在自己手中。
你甚至可以因为自己是易烊千玺的粉丝而大肆夸赞电影、夸赞爱豆,然后让自己也不断奋进。
总之,旁观一个故事,是为了改变我们自己,
是为了保护别人,也保护世界。
就像千玺说的,“愿每个少年的你,都能拥有且热爱少年的你。”
关于《少年的你》和校园暴力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文章版权归砍柴书院平台账号所有,任何媒体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