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13:35:42 来源: 好片八部半
《导演请指教》更新最新节目,《华谊"王文公主》的电影表现平平,却得到了现场几位“制片人”的称赞。
当制片人被问到是否会投这部电影时,他们又开始围着他看,让人觉得很尴尬。
节目还没结束,网友们就顺手在微博上搜了一下“王文also”。
出人意料的是,各种好评都给她安排好了。看看统一的型号和口径,让人很难不联想到“水军”的神秘力量。
吴中天的作品令人惊叹,享有盛誉。结果第一时间就被打脸了,被网友扒出来的故事大纲和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高度相似
如果不是见多识广的网友,观众几乎要蒙上眼睛了。看到这里,人们不禁高呼:导演,请停止你的拙劣表演!
原帖已删除
《导演请指教》把导演拉到了舞台中央,由制片人、影评人、观众来评判。秉承“记录中国电影潜力股”的初衷,节目经过几届能否扶持新导演还是未知数,但其“综艺属性”已经定性。
从“导演求教”到“导演求打”,节目一下子变成了口角的“训练场”。正如节目所说:“每一次开机都是一场创作、资本、市场、舆论的战争。”
然而目前《导演请指教》的力度远不止于此。不要逃避依靠综艺冲突,制造话题和热点,各方尴尬的表演也应该停止。
充满尴尬的火药味,停不下来的各方指教,“行业图鉴”变“吐槽大会”,被指教的何止是导演。
近年来,内娱的综艺节目千篇一律,节目的收视率、话题、热搜都是靠人为制造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大众的好奇心。
自从《演员的诞生》把演技竞技类节目推向高潮后,每个节目组似乎都抓住了流量密码,然后类似的节目源源不断。
综艺节目似乎把整个影视圈搬到了餐桌上。演员被挖出来后,终于向“导演”伸手。
《导演请指教》号称“为影视行业打造微缩图鉴”,是一次以节目的力量推动内娱影视行业迈上新台阶的雄心勃勃的尝试。
不清楚有没有插图。从目前播出的节目来看,《导演请指教》这两年恰到好处地抓住了综艺节目《出圈》的精髓,并且运用到了极致。——节目的现场无时无刻不充满尴尬和照本宣科的“火药味”。
这一点在第一期节目中已经看到了。光是“有争议”的导演就不在少数。
凭借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刷新电影行业底线的毕志飞,包贝尔,吴镇宇,制作了一部电影和一部烂片;跨境蔡康永, 梁龙,等。
干掉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撑起一个。
档综艺的话题点,更何况这些人还聚到了一起。于是乎,仅仅首期节目就弥漫着“硝烟”。
做演员,吴镇宇的演技毋庸置疑;做导演,说实话导演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毕竟回顾他从前导演的作品质量和评分,简直惨不忍睹。
所以当他一席“导演是最不需要专业技能”的言论总结脱口而出后,引得在场导演和制片人纷纷皱眉头,更是被一旁的德格娜导演当场反驳。
而这仅仅只是这部综艺所呈现出的诸多争吵中的小小一部分,从毕志飞选择改编拍摄百大电影榜首的《小城之春》时,才算是真正拉开了《导演请就位》“辩论会”的序幕。
从李成儒一开始的直言不讳,到影片拍摄完后的一句“我不承认这是他的作品”。所有的讨论与争论几乎完全围绕在毕志飞这个“人”身上。
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很大一部分人是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每个导演的作品。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谁开脱。
只是随着节目的推进,大家开始发现,有着四位制片人坐镇,演员+观众+影评人的全方位组合,本来节目核心逻辑是围绕着以制片思维,结合电影市场情形,来选拔有潜力的导演。
可是如今,本该是主角的“导演”却成了边缘人,探讨的中心点也不再是作品本身,变成了一场看似有理有据的“抬杠”表演。
“来跟导演平等的交流”成了一种希冀,套着“表演”的壳子来秀冲突,节目组花在如何制作、放大、展示各种对骂和争议的精力,比花在如何挖掘导演潜力、制作短片上要多得多。
即便饱受争议的毕志飞也会说出“我想成为一名好导演”;即使影片因投票低于120票而被迫停止播放的梁龙,也依然诚心接受多方“指教”。
王晶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导演是真的想拍烂片的,中国没有一个导演没被骂过拍烂片,张艺谋被骂过,陈凯歌被骂过,那怎么办?大家都不拍?”
可是在这场套用综艺模式的所谓竞技类的导演“选秀”中,或许正如网友所讲“打着扶持行业的最‘雅’的旗号,干着哗众取宠的最‘俗’的勾当”。
换汤不换药的节目模式,“看人下菜碟”的评委选择,说好的机会到底给了谁呢?
与此前的竞技类节目一脉相承,《演员请就位》在节目模式方面并未有较大创新,基本配置依旧是“选人+拍片+观影+点评+评分+淘汰”的模式。
而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闭环:导演导出作品,制片人负责预算,影评人分析内容,观众凭喜好投票。
然而,节目强行设置的诸多门槛,难怪导演相国强对着镜头吐槽:“这已经超出常规操作了,15分钟的电影学院学生作业,一般拍8天到10天。”
一系列规定看似是在增加节目的紧张性和竞争性,实际上这种做法只是加剧了各方的纷争罢了。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冲突则是发生在大众观影团和专业鉴影团之间。一个“观”影,一个“鉴”影,一字之差注定了两方是站在不同立场和视角来看待这场“秀”。
就拿梁龙改编拍摄的《疯狂外星人》来讲,整部短片类似于一部默片,台词极少,依靠视觉语言讲故事,晦涩的故事内容和形式让不少观众理解困难,甚至有观众直言“从头到尾没看清楚,不知道导演究竟要表达什么”。
正因如此,《疯狂外星人》才会遭遇投票数低于120票被强行中断放映的情形。
但是在影评人这里,则变成了“我就是喜欢”、“我特别喜欢”、“我真的是特别喜欢”,与观众截然相反的一种评论。
正如导演相国强所说的:“跟观众的认知太不一样”。
这样的“矛盾”也引申出了电影圈长久存在的一个,从未被理清的经典之问:电影究竟是拍给谁看的?
在不同语境和立场下,这个问题全然能够有不同的答案。
对于导演而言,或许电影就是表达自我感情和想法的载体,他们可以接受观众与自己的认知不同。
但在“想做观众接受的电影”和“自己想表达的电影”的选择题中,他们又并不认可去寻求一个“平衡点”。
就像是学院派代表相国强拍摄的《哪吒闹海》,有网友吐槽这是“出走半生干行活,归来仍是学生作业”。
然而面对批评,相国强的态度表现为“这个片子还挺深的,他们没有理解这个片子”。
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们不懂我。
一部电影从拍摄到完成再到上映,终极目的难道不是面向观众,来接受大众的观看和点评吗?
从商业价值角度来看,制片人、投资方讲究的投资回报比,难道不是通过观众手里的钱来变现吗?
说到底,如果一部电影不是拍给观众的,何尝不是一种狭隘的孤芳自赏。
当然,“电影到底是艺术品还是商品”的疑问,从始至终都没有准确答案。但至少一个好的或者说是合格的导演,是可以平衡商业与艺术的这架天平。
回归到普通观众和专业影评之间的冲突问题上,观众眼里“故作高深”的点评,到了影评人那里成了“我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去引导你们”。
前者看不惯后者的高高在上,后者理解不了前者的思维想法。这注定是一场无法互相说服,也没法相互妥协的争辩。
而这种混乱的吵架现场,又何止只是发生在观众和影评人之间。观众、演员、制片人、影评人,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交错成一种理不清头绪的“骂战”。
归根结底这样背离初衷的混乱,与节目组的剪辑也有必然联系。
节目中能掀起话题的讨论点输出其实很多,每个人的观点互相迭代的点也不少,但每个人的每个观点都是浅尝辄止,在没有清晰梳理并顺藤摸瓜、深度挖掘的情况下,一场指教导演、关注作品的综艺,生生变成了各方之间毫无意义的“辩论赛”。
梁龙的《疯狂外星人》如此,毕志飞的《小城故事》亦是如此。
影评人王旭东在对毕志飞短片的评论上,大有把评论现场变成答辩现场的姿态。
“你看过费穆先生其他的作品吗”、“东方美学体现在哪里”、“具体说几个镜头”......包括后面在点评吴镇宇的《想见你》时,所提到的“接受美学范畴”等概念。
对此,观众凌乱了:“东方美学到底是什么?他们有何区别?”说了一堆之后,完全变成了专业词汇的堆砌,至于这些东西到底什么意思,他们从头到尾都没说。
到底是让制片人感到困惑的是观众,还是这些一本正经却又无从得知的专业知识,让观众困惑呢?
说到底,在高高在上,喜欢彰显自己专业性的一群专业人士的眼里,错的似乎还是观众。
脱离“作品为王”的内核,喧宾夺主的“辩论”,也让“圈地自嗨”的《导演请指教》成了小圈子里的一场大型“护短”现场。
双标的评判标准,看人下菜碟的争议并非空穴来风。
相国强的作品失误,被作为同事的北京电影学院的孟中教授评论为:“相国强导演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敢保证地说一句话,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技术上面不会成为问题。
同样是“难懂”的作品,梁龙、德格娜的作品也被质疑、批判。
而到了吴镇宇这里,视规则如无物的他,在十分钟的规则内只放了一半的剧情,不仅成了个人风格的体现,还依然得到了王晶的邀请,得以继续下一赛段。
在影评人这里,不仅没有得到苛责,反而得到了专业影评人的一致吹捧,各种赞赏的评论蜂拥而至。电影属性也随之变成“感受为上”,观众看不看得懂,无所谓。
作为相同环境下的“应试教育”,同拍《哪吒》的相国强和包贝尔,却像是两个来自不同底层的“学生”。
包贝尔像是出身于核心城市的学生,享受着不缺资金的待遇,影像效果呈现上自然略胜一筹。而相国强则像是农村小孩,很穷。
看似平等的环境中,其实隐藏着不同的条件,哪来的公平可讲呢?
而节目最初提到的“扶持新导演”的雄心壮志,实际上从最开始就不够单纯。
如果从官方阐述的意义来看,节目是为了给新人导演提供一次与观众、市场最快速、直接的对接平台,并加以扶持,使得优秀的新人导演能够脱颖而出。
那么,细看16位拍摄导演名单,哪一个是真正需要扶持的?
执导过《阮玲玉》等佳作的关锦鹏,完全是导师级别,他需要扶持?
尽管烂片一堆,包贝尔的人脉和身后的资本来说,他需要扶持?
演戏还没演明白,就转行做导演的韩雪,能请来张艺谋团队和韩红背书,她需要扶持?
虽是新人导演,但王文也和宁元元却是实打实的“圈二代”,资源等方面或许更优于许多同场竞技的导演,他们又何来需要扶持的地方?
掐指一算似乎真正的新人导演,需要扶持的只有曾赠、钱宁黄、王暘、王一淳四人。
至于毕志飞,他更像是节目组找来“顶雷”,特意制造话题和噱头的“工具人”,从演员到制片人再到影评人,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打心里尊重他的人。
“有名有姓”的导演名单,也不怪外界质疑《导演请指教》另有所图:所谓的“机会”到底给了谁?到底是节目需要曝光,还是这些“导演”们还要曝光率?
争议不断的《导演请指教》到底有何意义?难道通过一档短短三个月的节目,就能改变中国电影吗?
当然不会,我们相信按照如今内娱习惯将过往的“流量密码”套用的伎俩,通过剪辑、争辩等手段打造的“热搜”和“话题”,《导演请指教》没能力也没资格扛起带着中国电影前进一步的重任。
结果或许只剩热闹过后,留下一地鸡毛和观众日益积累的失望,就像网友所讲:这大概就是中国电影的末日了吧!
在《导演请指教》中,各方都是“鉴赏者”,只是所处阵营和角度不同罢了。导演能不能被指教不得而知,但是同质化的综艺套路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误把冯京认成马凉。
“导演选秀”的外衣下,让所有人都开始置身其中,作品如何不是关键,重点是如何在这场秀中,让自己的表演脱颖而出。
如若是此,《导演请指教》还是尽早改名为好,各方人马也不必再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去想如何“艳压全场”,还是趁早停止表演,尽早结束这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