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3 18:32:36 来源: 腾讯网
...演员过高的身价让制作公司回收成本变得更难。
2022年年末,音乐剧界的最大IP《剧院魅影》官宣制作中文版,将于今年5月在上海首演。
跨年期间,上海音乐剧市场非常繁荣,有《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卡拉马佐夫兄弟》《莎翁乐园》《夜半歌声》《阴天》等多部大、中剧场的音乐剧上演,小剧场的驻演剧也有近十部。
【资料图】
近两年,音乐剧似乎成为一个风口——
2018年《声入人心》是一个现象级节目,盘活了本土音乐剧市场;
2020年暑期开始,环境式小剧场音乐剧作为一种新的业态,成为新的现象级爆款;
《声入人心》造星之后,驻演小剧场又培养出一大批每天活跃在剧场的演员,还有一些明星艺人也开始制作、参演音乐剧,比如靳东的《伪装者》、黄渤的《一出好戏》、林彦俊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等。
靳东制作的音乐剧《伪装者》剧照
2023年的音乐剧市场同样值得期待,《剧院魅影》《摇滚莫扎特》的中文版、《哈姆雷特》《猎罪图鉴》等原创音乐剧都已经官宣启动。
而在繁荣背后,这也是充满未知的一年,内忧与外患并存。
本篇我们先说“内忧”。
演员基数小
如果去上海多看几部音乐剧,很容易能在不同的剧中看见相同的面孔。演员在不同剧中的角色,甚至会被玩出彩蛋梗,比如音乐剧《嘿!亚利桑那》因为有李磊、曹牧之的参演,就加入了这两位演员主演的另一部音乐剧《桑塔露琪亚》里“对黄玫瑰过敏”这个细节。
在为这种梦幻联动会心一笑后,剧迷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现状:看似繁荣的市场,来来回回都是这些演员,人才的缺口太大了。
这三年本土音乐剧数量井喷,演员供不应求,只要业务水平不拉跨就有机会演戏,甚至业务水平不够但颜值过关,也能有演小剧场男主角的机会。
轧戏、还没毕业就有戏演,成为常态。比如1月初,演员钟嘉诚就有《阴天》《危险游戏》《夜半歌声》几部戏同期演出,2018级的蔡淇在校期间已经拥有《灯塔》《危险游戏》《白夜行》《南唐后主》等多部作品。这两位演员因为业务水平还可以,又有高颜值,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
演员蔡淇
另一方面,大戏的主演候选人也集中于一小批头部演员,女主方面,徐丽东、徐瑶、朱芾、蒋倩如、喻越越、张会芳等演员活跃在多个大项目里;大男主角色上,观众能想到的基本是刘岩、郑棋元这样的前辈演员,刘令飞等在市场上活跃的中流砥柱,阿云嘎、郑云龙等在大众层面有知名度有很强的带票能力的演员,以及叶麒圣、张泽等近两年在上海音乐剧市场崛起的人气演员。总体来说,集合了形象气质、舞台魅力、带票能力、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演员是凤毛麟角。
阿云嘎曾在采访中感慨过,音乐剧演员“这个池子其实很小,演员都数的过来的,谁能演成什么样我们心里边门儿清。”
制作过多部音乐剧的制作人赵骞表示,百老汇、西区、日韩的音乐剧市场里,演员的基数是非常大的,但在国内基本没有演员基数,选择范围很小,这就导致选演员的时候标准整体会降低。“所以我觉得目前国内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演员基数的问题以及专业度的问题,国外培养音乐剧演员已经有一套体系了,而且演员的竞争也很大。”
阿云嘎和徐瑶合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基督山伯爵》
音乐剧是个舶来品,从2011年的《妈妈咪呀》中文版算起,中文版音乐剧不过发展了10年时间。因为起步晚,好演员一直难找。
《妈妈咪呀》《猫》等中文版音乐剧的制作人马晨骋回忆,做《猫》的时候找了很多日本四季剧团的中国演员,做《妈妈咪呀》的时候找了中国台湾演员,罗茜这个角色在全世界都是胖胖的形象,但在中国因为实在找不出合适的演员,只能让杨竹青呈现了一个瘦版的罗茜。
在《声入人心》之前的时代,因为剧目少、收入低,很多音乐剧专业的学生离开了这个行业,2018年《声入人心》为行业创造了一个拐点之后,音乐剧专业开始变得热门,在校学生们也获得了更多实践机会。
当《剧院魅影》《摇滚莫扎特》等海外头部音乐剧IP要做中文版、越来越多原创精品音乐剧出现时,对好演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今培养出的人才显然还不够。
片酬虚高?
在演员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就掌握了议价能力。
一位音乐剧公司的从业者小X表示,他认为某种程度来说,如今市面上的不少音乐剧公司其实被演员的片酬反绑了。
最近演员钟嘉诚被曝光单场演出费4000元,小X透露,对于钟嘉诚这个咖位的演员来说,这个身价其实并不算高。2020年小剧场刚兴起时,某演员最初的身价是800元一场,后来慢慢涨到1500元一场,如今单场价格已经过万。现在上海音乐剧圈活跃着的一线演员,身价达到单场三、五万的也有。有些演员如果单场片酬低,也会和片方以票房分成的模式合作。
小X分析,这其实让制作公司很被动,因为片酬之外的制作成本一直上涨,剧场座位数有限,单场票房有限,演员过高的身价让制作公司回收成本变得更难。
演员钟嘉诚
曾参与过几部集结了上海音乐剧圈一线演员的大剧的制作人L也同意这个观点,“我们非常被‘绑架’,而且非常被动,现在不是一个很良性的市场,因为有些演员的价格高,能带来相对应的票房,这个我们是认可的,可是有些演员的价格高,什么都带来不了。”
片酬虚高和演员不够这两大问题还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制作人L说,“如果没有票房支撑,又不能把所有时间投入到剧组里好好去排一个戏,这个演员我们用起来是不是很尴尬,但是不用又没有演员,所以真的是会被演员‘绑架’。其实对于我们制作方来来讲,更希望演员把精力投入在排练期间,而不是说我就排那么几天差不多了,我就上去演。但是有的演员就把戏当成流水线的行活,演了就行了,有些剧目是流水的演员,谁来了谁排,排完就走,完了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来,多恐怖,这样的排练怎么能排出来好的作品呢?”
某中剧场音乐剧制作人H也表示,整体感觉是市场通货膨胀了,因为戏多了,演员的选择更多,对于演出费的需求就会上涨,但是制作方是没法突然把票价涨上去的,不然观众也不接受,“所以制作公司收入到的票房和我们付出的制作成本是不匹配的,我觉得可能大家都是有面临到这个问题。”
制作人L对于目前的情况有些无奈,“其实你想想,如果我们做制作的这些人都不想再做戏的时候,演员还演什么?其实这就跟水和船的关系是一样的,如果谁做戏谁亏钱,后面还会有人再投戏吗?不会了。后面还会有制作公司做戏吗?不会了。因为钱都让演员和主创挣去了。”
星空间小剧场所在地亚洲大厦
L介绍,演员片酬的上涨是在2020年星空间小剧场兴起后的现象。2018年《声入人心》爆火后,可能只是节目的成员有较高的叫价,但小剧场兴起后是整个行业都在水涨船高。不仅是演员,幕后主创的身价也在上涨。
疫情三年加速了本土音乐剧市场的发展,放大了演员缺口这个问题、为演员提高身价提供了契机,在L看来,目前的乱象有点像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出现。
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演员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一、二线演员可能有片酬虚高的情况,但也有一些中腰部演员的叫价并不高。
此外,演员对不同作品的投入程度不同,也取决于作品本身值不值得演员花时间精力成本去投入。在现在的音乐剧市场,项目和演员都是一种双向选择,当制作方苦于演员高身价时,也有演员苦于项目质量差。
上海大世界有多部驻演音乐剧
偶像经济?
对于演员高身价这个问题,缪时客老板张志林认为,演员的片酬如果真的高到能“绑架”制作公司,那也说明这个演员很值,“所有的制作公司还是看市场,尤其是音乐剧行业,我们所有的钱都是观众给的、票房给的。观众给剧目票房,剧目就应该给所有的主创好的薪酬。如果观众没有给,那我们也给不了。”
不可否认,如今有很多戏剧观众,是冲着某些演员去看音乐剧的。
因为疫情原因,音乐剧临时换演员的情况很常见。这被称为“炸卡”,观众可以退票。《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监制赵骞表示,“炸卡”后退票的比例不算低,冲着演员去买票看剧的,肯定会退票。
《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照
《声入人心》之前,本土音乐剧基本是不会公布卡司排期的,在《声入人心》之后,因为有明星演员、人气演员的出现,公布每一场的演员名单成为一种必备操作。曾研究过韩国音乐剧市场的赵骞表示,韩国音乐剧市场也会公布卡司排期,中国市场跟偶像经济发达的韩国学了不少经验。
该如何看待观众冲着明星演员或者偶像去买票这件事?
有一些从业者更倾向于不公布卡司排期的“盲开”形式,最近的《剧院魅影》中文版也确实采用了这种形式。
缪时客老板张志林认为“盲开”关键要看作品的底气,剧场座位是有限的,但是市场是巨大的,不管是“盲开”还是公布卡司排期,好作品最重要。
《剧院魅影》售票成绩图
《剧院魅影》中文版的总制作人马晨骋表示,“盲开”这个词本身就是新鲜定义,过去做《妈妈咪呀》等剧的中文版时,一直都是这样开票,国际惯例就是开票时不会宣布每一场的卡司阵容。
“因为每一场演员的名单,也要等到建组后,根据排练情况和演员互相组合的情况,由英方导演去确认谁先上场谁后上场,这是一个严谨和科学的排布方式。要我们宣卡的可能只是观众当中的一部分,比如演员的粉丝,可能更关心自己偶像什么时候演,这也很正常。但这是偶像粉丝行为,不是音乐剧观众行为,我们是根据国际音乐剧惯例去开票。”
《妈妈咪呀》陈松伶主演版剧照
马晨骋认为,现在很多观众看音乐剧,可能还是冲着卡司去的,这说明现在国内的这些原创作品和中文版的作品,其实在制作上、剧情上、内容上,没有卡司演员给到观众的吸引力强。这也提醒制作方要把内容做好,尤其是提升用音乐去讲故事的能力。
“如果说我们整个产业是以偶像经济作为核心的话,这个演员他演什么,观众都会去看,为什么要演音乐剧呢?所以要想让大家喜爱音乐剧、喜爱音乐剧这个产业,还是得要在演员以外下功夫,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这些明星演员和我们观众为明星演员去买票的热情。”
《剧院魅影》的主演阿云嘎也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看明星演员的观众数量并不大,“就是那一拨人,反反复复看,这是一个事实,可能找一个最顶流的演一部戏,也不可能让他一个星期演八、九场,如果一直演一年,我不知道这个戏还有没有人看”,所以关键是要普及音乐剧,让更多路人知道什么是音乐剧。
《剧院魅影》中文版三位“魅影”合照
马晨骋透露,售票过程中也接到过很多观众的咨询电话,除了问卡司排期,更多问的是会不会用全中文演唱、中文版和原版的区别这样的常规问题,总体来说喜欢IP和剧目的观众很多,甚至有一些没看过音乐剧、但是听说过《剧院魅影》的人也会来买票。
冲着明星卡司去买票的观众可能是市场上最忠实、粘性最大的一群剧迷,但音乐剧市场的繁荣不能只靠这部分观众。《剧院魅影》这样的超级大IP在“盲开”的情况下,首轮售票情况不错,也说明了有一些不爱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音乐剧受众数量同样不少。音乐剧市场想要长远发展,需要找到和拓展的是更大的路人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