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20:34:18 来源: 腾讯网
4000万+播放量,豆瓣9.5高分评价,一部动画片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成为了2023首部爆款。
(相关资料图)
它就是《中国奇谭》,集天马行空的想象、古典雅致的国风与耐人寻味的主题于一身,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还自带深远的解读空间,被称为“提升文化自信的国漫神作”,确实实至名归。
然而,更加猝不及防的事也随之而来——部分家长不乐意了,怎么着?吓坏人家小孩儿了!
有一篇比较火的家长亲笔帖是这么写的:“我的孩子看第一集的时候被乌鸦的装鬼给吓哭了,第二集开始不到一分钟就吓哭了。这是拍给孩子看的吗?孩子看了绝对的童年阴影。”
开头还设置了一个大前提——“一个动画片一般都是给儿童看的吧?”
这是很多《中国奇谭》的忠粉率先驳斥的点:“谁说的?我们大号儿童也看的好吧,若是为了照顾10岁以下儿童就对这部佳作进行删减或下架,我们跟你没完!”
但老实说,这位家长的逻辑也是来自于某种广泛存在的约定俗成——将动画片默认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适合给小朋友看的专属文化产品。
一方面说明,动画片对应的儿童市场还是比较惨淡的,新作青黄不接,只能靠一些大IP续命(喜羊羊、光头强、小猪佩奇之类的),所以家长们才会一听说有口碑不错的动画片便立刻带着小孩亲试一番。
之后的“炮轰”除了不符期待的落差,想必也有育儿需求总是不被看到的落寞和愠怒。那位家长的发言也应证了这一点,其中一句大意为:要么是幼稚风,要么是诡异深邃风,怎么就总在走极端?
另一方面,固有观念是需要被逐渐扭转的。
既然是偏成人向的动画片,可能确实需要对观众做一些提示,提前劝退想带孩子看合家欢的家长,避免他们付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久而久之,“动画片不只是给儿童看”的观念也就深入人心了。
所以就事论事的话,提出异议不是坏事,能够反映出很多市场上的问题,变相促成制作方和观众的深入沟通。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嘛。
好的,以上是我对此事件的所有中立观点。
在市场、产业、“用户沟通”方面,这些“炮轰”有积极意义,但在教育方面我是万万不能与这些家长共情的。
父母护犊子,人之常情,但这篇批评《中国奇谭》的小作文所暗含的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不可取。
世界不是真空
我相信读者中大部分都是80/90后的朋友,由于诸多原因,我们这一代基本是被糙养长大的,父母供吃供穿供上学已经很够意思了,其他的管不了太多,面对老师也总是特别客气——“孩子就交给您了,挺聪明的就是有点皮,该打打该骂骂。”
我之前看到过这么一条灵魂拷问:“我们小时候好像没几个人上学带水杯啊,都怎么解决喝水问题的?”
对呀,我高中以前都没怎么带水杯,竟然没渴死还长大了?
嗖地一下,时光荏苒,当年的土小孩都当起了父母,或是出于某种补偿心理,许多家长的育儿观走向了另一个过于精细的极端,就生怕任何一点小事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逆的不良影响,于是致力于事无巨细地从各个方面进行无死角把关。
然后你会发现:现在学校老师的学历水平、整体素质上来了,但这个职业群体的主动权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年。如今又轮到了文艺作品的制作方——“我说,怎么就不能给我们孩子带来正向引导呢?”
我发现咱们老百姓特别有意思。大部分时候是很温顺的,让戴口罩戴口罩、让不出门不出门,放开后马上制定新口号——“以前国家为我们负责,现在我们为自己负责。”
可唯独在一件事上敢理直气壮地“冒天下之大不韪”——“你这样要带坏我们家孩子了!”
就好像有一种潜在的迫害妄想——这个世界又肮脏又危险,我孩子必须要在自己亲力打造的无菌真空环境下成长才是最保险的。
这种育儿观暗含着对于世界、他人的不信任和对于自我的不接纳。长此以往,自己和孩子的世界都会越来越逼仄。
而事实上,除了施加保护和屏蔽风险,“真实教育”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
家长说“这片子表现打工人的辛酸不易岂不是让孩子从小厌世”,可这个社会就是存在着各种污言秽语、血腥打斗、人心叵测、魑魅魍魉……动画片、电影电视剧里呈现的,就算尺度再大也永远只能是冰山一角、清粥小菜。
因此,你让小孩在几岁、十几岁的时候窥到一些,反而有利于他更好地长成一个社会人,而不会带着精神洁癖守在自己的小小王国,孤独、苦闷、懦弱地过完一生。
而且要真说心理阴影,相比于真人真事,隔着屏幕看到这些都不算什么。被诡异画风吓哭一次的打击,远远比不上被父母当众贬低一次、被老师针对一次和被同学欺负一次所带来的杀伤力。
这类事情有第一次,就很难不会发生第二次,“管好附近”才是教好孩子的重点。
就好像一个孩子过度追星,作为家长与其去指控那个“星”如何形象不佳、努力把他拉下马,不如去多关注关注孩子的现实关系,他如果跟父母相处和睦、跟同学团结友爱,还会把一腔热情投注到一个遥远的幻想符号上面、以此逃离生活吗?
我们通常只能看到一个孩子长大后抱怨原生家庭、控诉校园霸凌,却很少看到有人说某部动画片、电视剧给自己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重创。所以切勿本末倒置,过度苛责文艺作品,折腾半天有可能是“甩锅”。
创作再自由,也不可能自由到没边儿,审查机关不是摆设。更何况现在已经严到离谱了:纹身,打码;抽烟,打码;男的带耳钉,打码。
各方面已经非常努力地在帮家长们给孩子打造“真空环境”了,咱就别再人心惶惶、矫枉过正了,否则,有没有听说一个道理叫“越禁忌越好奇”?
笑死,我们的童年回忆才不“美好”
控诉小作文的结尾说:庆幸自己的童年有那么多优秀健康的动画片。
作为曾经的电视儿童,我当时就笑了,要真按照这些家长的标准,那真是谁人不在童年阴影中长大呀!
还记得《魔方大厦》里那一张张诡异的面孔和忽然惊悚的笑声吗?
还记得《葫芦娃》里的蓝色大花蛇和突然变脸的拦路机关吗?
还有《邋遢大王》里密密麻麻的巨鼠阵……
以及《海尔兄弟》,两个男孩也不小了,穿个小裤衩到处走,羞不羞?
说到这里,《美少女战士》变身的时候都是脱光光的呢,哎呀脸都红了怎么办?
作为一个正常的小孩,看到这些会害怕、会不好意思简直太正常了,我都年纪一大把了,再次重温,还是会在某些时候虎躯一震——我小时候看的都是些啥?
而事实证明,那些片刻阴影并没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而是很快就被时间和其他的生活项目冲淡了,如果不重温,我甚至会跟那位家长一样用一张厚厚的滤镜去概括这些童年记忆,统一盖章为“美好”。
那么,与此同时会不会有什么铭心刻骨呢?风格、主题思想所形成的审美趋向和层次会一直留存。
哪怕当时根本看不懂什么“大锅饭”“穿小鞋”“戴帽子”的现实隐喻,但从小被这种有思想见地的片子包围跟从小刷短视频,确实会导致这个人在某一方面长成完全不同的形状。
就好像那位家长,因为小时候看的是有思考、有深度的动画片,所以才能够明显察觉出喜羊羊系列的幼稚。没有对比,哪里来的鉴别呢?
简而言之就是,片刻的阴影会很快散去,但是有力而丰富的内核能发挥深远影响。
电视剧也是一样,你以为我们小时候看的是什么小清新白月光吗?可拉倒吧!
请欣赏包拯女友们的虎狼之词:
神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也是骚话不断:
谁不曾被猫妖吓到不敢走夜路呢?
还有20年前就给一代人做过恐婚教育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冯远征老师扮演的安嘉和称得上童年记忆中除容嬷嬷外的另一大恶角了吧?
TVB剧也是不甘示弱,我第一次知道同性恋和变性人就是通过90年代末大火的刑侦剧《鉴证实录》和《刑事侦查档案》,当时的震惊犹在眼前——“真的可以这样?”
如今,这一批观众都长大了,有几个被虎狼之词带坏了的?有几个小男孩有样学样变成了安嘉和二号了呢?又有几个人因看剧性别观念受到冲击而做了变性手术呢?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所谓阴影并未怎么在人生中肆意狂舞、掀起什么惊涛骇浪,反倒是多年之后回想从前,因嗅到曾经那个时代开放自由的气息而倍感欣喜——“啊,那个时候大家好放得开好有趣啊。”
而且,当时听到那些跳脱的台词,大概也是略有些兴奋的,好似青春期的解禁,也夹带着对于权威的隐形对抗。
也就是说,有时候所谓的“不够纯洁”未必是坏事,就好像很多人会将经典童话二创为暗黑走向,那也是在变相满足对于人性幽暗处的探索欲,一味的“健康纯洁正能量”反倒会叫人觉得枯燥无聊。
所以哪怕小时候看的作品“玩得蛮开的”,但依旧很感谢在电视是主流媒体时,对未来存有无限好奇的我们能借由这个窗口看到更大的世界,而未囿于角落、走向狭隘。
其实很多时候那种瞬间的不适,反而是内在系统需要获得更新的信号,人活着就是需要不断被刺激才能进化成长,不是吗?
这也正是人在年幼、年轻时内心总有很多挣扎与矛盾的原因,随着年龄渐长,反倒是心如止水,想冲突都冲突不起来了。
因此欲屏蔽孩子成长中所有可能的冲撞和伤害,何尝不是对他们肆意伸展生命力的横加阻拦?一生活在襁褓之中不是幸福,相较于时不时接受一点有挑战性和颠覆性的东西,总是被迎合才更加危险。
再说了,谁都不是纸糊的,就好似血小板能止血,精神层面,人类亦有自己的自愈系统,哪有小小磕一下就“终生残疾”的道理?
咱们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片子里长大都活得好好的,孩子因看了几个吓人的镜头就要受困一生,这是反向黑吧,就这么看不起自家孩子的自愈力和成长力吗?
小结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家长们能放松一点,分清重点、接受意外、拥抱真实,不必把全部力气花在打造隔绝一切的高墙上,因为危险当中亦有养分,绝对的安全亦是牢笼。
而且你放心,就算你再努力,也做不到百分百的隔绝与保护,世界上的文艺作品那么多,咱管得过来吗?就算做到了,他将来也未必会感谢你。
就好像“衣服买得多才会有衣品”一样,一个人接触的东西多了,自然就有甄别能力,反之,你总是替他做选择,他将来才不会凭空长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判断力。
因此与其要求文艺作品百分百的适配,不如试着给孩子的个体力量以更为充分的生长空间,让他的世界更大才应是最终目的,而“百分百适配”意味着迎合与束缚,并非延伸与扩容。
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吧,陪伴一个生命个体成长,本无需如此大包大揽、战战兢兢。
作者:包法利小姐
关注我,在娱乐世界读人心、解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