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09:06:51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资料图】
进入“入学报名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牵动着千万“准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心。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第七年来临,“生育小高峰”带来的传导效应在今年的小学入学关口集中体现。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北京、广州、济南、大连、长春、青岛、成都多地发布了中小学学位预警。
近年城镇地区学龄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生育高峰和生育政策调整相叠加,导致当时的出生人口数迅速、大幅增长。“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颁布时期,正值育龄妇女规模高峰时期,二者相叠加,导致出生人口迎来高峰。出生人口增长首先波及学前教育,导致学前教育学位需求增长。近年学位需求增长推移至小学阶段。尤其是2016和2017年,我国许多地区出生人口数达到峰值,导致2023年小学入学人数达到峰值。尽管近年来各地通过努力挖掘存量潜力、新建改扩建学校、租赁和统筹使用学位等多种方式扩大学位供给,但仍然面临较大的学位供给压力。
学位供给不仅面临总量矛盾,还面临比较突出的结构矛盾。一方面是区域分化和城乡分化。受人口跨区域频繁流动和人口城镇化影响,人口净流入地区和城镇地区学龄人口高度聚集。城镇挤乡村空,城镇大规模学校、大班额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并存。第二,区域内部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产业或功能布局区、人口导入地区、城市发展新区学龄人口相对聚集。
为了化解学位供需矛盾、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位需求预测,建立学位预警机制。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经验基础上自行开展学位需求预测,有的地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学位需求预测,还有的地方采取二者结合的办法。其中,个别有条件的地方先行一步,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建立学位需求预测和预警决策咨询平台,为前瞻性、科学性和精准性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实时、动态和立体信息。在学位需求预测基础上,一些地方建立学位预警机制。例如,成都市发布预警片区和预警学校信息。区域或学校层面的预警对指导家长理性择校、及时调整入学预期、缓和热点地区和热门学校的学位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跨部门协同力度。中小学学位建设需要教育、发改、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发力,需要多部门凝聚共识。只有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才能确保中小学学位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发改部门要将中小学学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小学学位建设的支持;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配合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统筹土地供应和建设审批等。例如,2020年北京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学位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为扩大学位供给作出了重要保障。
充分挖掘存量潜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学位供需矛盾紧张背景下,各地要千方百计挖掘存量教育资源潜力,通过增开班级和扩大班级规模等多种方式,扩大学位供给。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整合校内空间资源,复合利用各类教室;改办公室、学生宿舍、专用教室为普通教室,临时借用或租用校舍等。在出生人口和学位需求长远下降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存量潜力是兼顾近期和远期学位需求,确保长远教育资源不过度浪费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重要措施。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学段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由于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学位需求增长是错峰的,因此各学段之间的教育用地和教育设施可以错峰共享。各地可以加强一贯制学校建设,方便学段之间统筹利用校舍。还要加强学区、教育集团(集群、联盟等)内部不同学段之间的学位共享。要引导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到郊区办学,通过寄宿制、跨区招生等形式,招收城区学生,同时优化郊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吸引郊区生源留在郊区。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06日第2版
作者:曹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