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3 10:20:06 来源: 凤凰网
古力娜扎
采访的当天,娜扎穿着一身红色的毛线外套,面前放了一个矿泉水瓶,灌着某种提神特调饮品,专注地聆听着记者抛出的问题。宣传期的女明星们总是格外的疲惫,比起精神折磨、掏心掏肺的拍戏,宣传路演的生理疲惫才是最要命的。她回忆当年跑《花儿与少年》宣传的时候,平均每天只能睡一小时,飞机落地后立马卸妆再重新化,“就那么熬着”。经纪人都感到佩服,问她:“你怎么还能活着呢?”
这位来自新疆的金牛座姑娘今年25岁,却已经面对过同龄人无法想象、甚至同龄艺人也不曾承受的压力。从那些无端的攻击中走出来,换个视角面对娱乐圈的她放松了许多:“都是心态问题,很多东西放下了、看淡了,就好了。我现在就想多接好的作品,创造和呈现出好的角色让大家看到,希望能对我有所改观,也能感觉到我的努力。”
并不喜欢跳舞,曾经的梦想是做空姐
能歌善舞是大众对维吾尔族女孩的固有印象。娜扎也不例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跳舞,但对于跳舞本身,她却并没有太大兴趣。“爸爸觉得我挺适合跳舞的,我当时也觉得挺好。我姐姐就很喜欢跳舞,但却最终当了空姐;我很想当空姐(但去学了跳舞),所以我和我姐姐‘反过来’了。因为我觉得穿上制服很好看,后来就进了军区文工团跳舞,爸爸和我都希望我能穿上军装,但最终并没有实现这个梦想。很受打击,说实话,就是不愿意跳了。”
娜扎的姐姐比她大五岁,父母对于两位姑娘都是“放养”的教育态度。娜扎回忆道,“从小到大,父母都很支持我的想法,觉得我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如果是他们设定好的,我未必会开心,他们更希望我们不要后悔。当初选择考北京电影学院,是觉得应该出去看看,不能在老家一直呆着,可以走更远一点、看更多,也许未必适合我,但是我也不后悔。”
不过艺考时,娜扎心里可根本没底:“因为我是维吾尔族女孩,父母会觉得有局限性;那时北京的朋友也说北电很难考,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报名。身边所有人都觉得我肯定考不上,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我都想去试一下,有机会做演员就做,没机会就不做,只当是一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