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快报

被嫌弃的雄狮少年的一生

2021-12-30 11:06:41 来源: 腾讯网

作者 | 红黑之间

“我觉得这个视频是对#雄狮少年# 评价得非常到点子上了。所以,无论#电影雄狮少年# 做的故事多么好,我都无法接受。还有,也希望一些眯眯眼长相的朋友不要太多代入感,大家不是不能接受眯眯眼,而是不能接受眯眯眼被美化为代表普通中国人形象的这个行为。”

自《雄狮少年》大规模点映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近20余天,有关人物造型的争论依旧没有停止。新浪微博搜索“雄狮少年”四个字,最热门的内容不是片方后期忍痛放出的天台独舞片段,也不是一些同人二创混剪,依旧是上面那条有关“眯眯眼”的讨论。

伴随着三只松鼠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广告的发酵,《雄狮少年》在舆论场中的形象已经很难扳回一城。即便他们拥有央视新闻和知名演员吴京的背书,甚至大部分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愿意给予一个好评,但更多人关心的还是它是否“辱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受前人灵感启发,《雄狮少年》立项之初定下的写实+丑+丧的人物形象,到了2021年的今天接近完全失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拼贴和曲解,则进一步加速了不明真相的普通人远离《雄狮少年》。

而对《雄狮少年》的这场争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瞬息万变的舆论场。两年前人们并不关心的事情,到了今天就可能引发新的风暴。当激辩的双方列好阵势准备开战的时候,真相是怎么样的反而成为了最不重要的一环。

与诸多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作品一样,《雄狮少年》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河豚君无意参与到这场有关《雄狮少年》辱华与否的论战中,只是想还原这部国产“高口碑”动画是如何一步步陷入争议之中,并厘清一些流言的事实真相。

一、气质承接大圣哪吒,宽松舆论场造就少年雄狮

时间拨回到2019年。

中国动画在院线市场早已不是新世纪头十年不温不火的模样。喜羊羊和熊出没两大IP还在继续,《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现不仅证明了动画可以成为电影市场的票房担当,同时还证明了观众可以接受不一样的动画形象。

《大圣归来》刚刚问世的时候,就曾经有人质疑这个内心颓废,事事漫不经心的长脸孙悟空是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只是没有人想到,少年唐僧和颓废大叔的组合,能够在动画的末尾以及后续的市场表现中迸发出无限的能量。

《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和过去的那些充满英气的哪吒不同,这个收获了50亿票房的哪吒第一眼看上去和神仙并不沾边,更像是电影标题中所用的“魔童”。牙齿不齐,深深的黑烟圈,精力旺盛以至于能够破坏周围所有的东西。

这种形象的哪吒和《大圣归来》的剧情走势是如出一辙的。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之后,那个真正带着怒气和英气的哪吒才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通过上述这两部动画不难看出,新时代的观众对于对于动画形象的接受其实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大众审美意义上的难看不是普通人接受角色的门槛,颓废的气质更容易贴近年轻观众,而这些角色都在电影的末尾实现了人生价值。

于是在2019年8月,《雄狮少年》立项了。

导演孙海鹏在采访中从来没有提及《雄狮少年》与前面两部片子的承接关系。不过,分析《雄狮少年》不难看出,主角阿娟的人物形象同样不是大众审美意义上“帅哥”,身上带有一些柔弱和丧丧的气质。

和前面两部动画唯一不同的是,跳上擎天柱的阿娟没有世俗成功,这也被部分影迷看作是其真正找准了周星驰电影内核的标志之一。

那么2019年的舆论场上,类似眯眯眼的人物形象究竟有没有被旗帜鲜明的认定为辱华行为呢?答案是否定的。

打开百度搜索“眯眯眼”,将搜索范围限定在2019年。河豚君发现当时的舆论场中,“眯眯眼”身上的标签更多的不是“辱华”,而是脸谱化一个角色不怀好心。

即便如此,许多娱乐报道还是在起标题的时候称某某明星笑成了“眯眯眼”。一些营销号甚至盘点了国漫中的眯眯眼角色,但字里行间从来没有将这些形象与种族歧视联系到一起。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舆论场还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谈论到种族歧视的“眯眯眼”,那么必须要搭配食指拉动眼角的动作。

比如2017年时,河北华夏幸福足球队球员拉维奇拍摄宣传照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个两手食指放在外侧眼角的动作,当时就有人提出拉维奇的这一动作是带有种族歧视的行为。

随后,拉维奇方面发布了相关声明,表示这张照片是配合中超公司拍摄宣传照时摆出的轻松搞怪动作,以活跃现场气氛。他没有任何恶意,也没有侮辱中国人的意思。拉维奇在声明中明确表示了歉意,未来会引以为戒。

以今天舆论场的标准来看,拉维奇的这个动作毫无疑问是“辱华”行为,并且这份声明的措辞有些避重就轻。只不过,2017年舆论氛围远没有今天严格,拉维奇的球技和个人形象早已征服了中国球迷,人们也接受了那份道歉声明。

还算宽松的舆论场,以及前人的成功经验,给了孙海鹏以及《雄狮少年》团队信心,把真人主角塑造得普通一点,丧一点,也能实现所谓的“咸鱼翻身”。

二、六月一切正常,延期之后舆论隐患初现

有时候,电影的档期也是一门玄学。

根据北京精彩3月的片单计划,《雄狮少年》定档8月6日,正式冲击今年暑期档。河豚君查找当时的定档宣传物料,发现诸如新浪电影这样明显没有进行控评帐号下,还是有一些人提及“吊梢眼”的问题。

然而,眼睛问题在当时从来都不是讨论的主流。很多人都表示电影院里终于出现一部现实题材动画,而不是神仙妖怪。另外还有人关心粤语配音,感觉国语配音会稍显出戏。

到了6月上旬,《雄狮少年》团队针对儿童节和高考两个重要节点同样投放了相关物料。那些宣传海报和视频的评论区中,依然没有针对角色的外貌进行更为激烈的争吵。

直至官方宣布延期至贺岁档的时候,评论区也是比较和谐的,一些评论甚至在关心制作团队所在地的疫情状况。眼睛问题的争吵几乎销声匿迹。可以说,如果电影在暑期档上映,人们关注的焦点或许会转移到影片其他的问题身上,至少不会旗帜鲜明地把炮火对准主角的眼睛。

《雄狮少年》延期期间,海外上映了《尚气》和《永恒族》等两部漫威电影。这两部电影中均涉及到了所谓“触碰中国底线”的情况。

尤其是《尚气》的女主角,正是一直被中国观众视为好莱坞刻板印象典型代表的奥卡菲娜。也正因为这两部电影,舆论场中有关影视作品是否“辱华”的讨论再次热络起来。《雄狮少年》成为了这次话题讨论第一个受到波及的对象。

三、流言与曲解齐飞,片方和观众双输

或许是因为对于影片质量的自信,《雄狮少年》主创团队选择了提前一周进行大规模的点映。

和他们预期中的一样,走进影院的观众们给予了《雄狮少年》颇为正面的评价。然而,伴随着超高口碑一同发酵的,还有主角阿娟的“眯眯眼”。

点映期间,豆瓣上就已经出现了诸多一星评价,差评的核心自然是主角三人团的长相问题。遭遇批评最多的,还是主角阿娟那双小眼睛。一些观众认为,主角的眼睛小也就罢了,间距还设定地如此之宽,显然是为了迎合西方主流的审美趣味,进而加深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在此期间,主创团队进行了全国17座城市的路演,导演孙海鹏在和观众互动的过程中也多次提到了有关主角长相的问题。不过流传最广的还是某报进行的采访,最后浓缩成的一篇微博。

根据某报微博中的描述,孙海鹏自己非常清楚将角色做得帅气会更安全、也很简单,但他们需要做出对不同审美的探索,尽管不一定能够成功,但需要有这样的意识:“为什么大家对‘眯眯眼"有这么大的反应,恰恰说明我们对动画表达的审美观已经被同质化,没有了审美自信。”

张苗则更加直接:“在形象设计审美上,我们的要求是去网红化,去掉滤镜审美。创作者画的时候,有在广东等地进行多次采风,最简单的方式,大家拿出镜子或者手机,将镜头的滤镜关掉,好好看一看,想想身边的人的样貌。我们没有一丝贬低谁的意思,但可以想想身边的朋友,想想如果是阿猫、阿狗的话,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众所周知,很多长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精简。恰恰某报这种对于报道的精简,随着信息的传播,开始慢慢变了味儿。

只要看了张苗直播和前面报道的都清楚,张苗指的照镜子的人其实是主创,而非让观众照镜子。

另外,张苗针对采风部分的描述其实是为了凸显制作团队如何让场景更有烟火气,而非是采风过程中观察当地人的长相。“将镜头的滤镜关掉”,其实是指美术风格中制作团队一直秉承着“去滤镜化”的要求。

一些质疑者表示,影片的环境采取了一个极其写实的风格,为何人物却要显得如此夸张。孙海鹏在直播中也解释了这一问题。他表示如果人物建模按照真人高精度还原,势必会产生恐怖谷效应,因此必然会出现夸张的部分。这些夸张部分的设计,也是为了凸显主角经历人生变故之后的形象转变。

某报微博精简后的信息,传播速度自然要比一个长篇报道快得多。也就短短一天,许多其他的营销号开始纷纷转发这篇微博,一些营销号开始进一步提炼这条微博,宣称导演出来回应让大家回家照照镜子看看,中国人/广东人就长这样。

如此刺激性的话语,进一步加强了传播力。最终,一些网友开始针对张苗个人进行PS,张苗“眯眯眼”的配图和相关文字就以表情包的形式在微博和知乎等社交平台流传开来,并进一步发酵。

事实上,网络上同样出现了一些支持《雄狮少年》的声音。B站一位学习原画内容的UP主在某个视频的评论区表示,如果想要塑造一位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就必须做到角色脸谱拥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主角脸”的印象已经根植在许多人心中,这其实是一种审美的退化。

也有人会疑惑,点映第一次定档的时候就有一些有关眼睛问题的声音出现,那个时候尽快返工是否还来得及。一位动画行业人士告诉河豚君,修改主角眼睛大小和间距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需要建模、贴图和绑定全部返工,显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也认为,海外刻板印象代表形象傅满洲其实是窄眼距,宽眼距其实是为了体现可爱和孩子气的气质。

正像我们前文所说的那样,舆论场的形态已经悄然转变,冷静的话语显然无法盖过那些激烈的声音和谣言。这也造就了《雄狮少年》今天在普罗大众心中的形象似乎无法扭转。显然,观众和片方没有一个是赢家,片方票房惨败,而观众则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还原真相,保持冷静,是整个电影行业可以为《雄狮少年》所做的事情。或许这一切,都还不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