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快报

辱华滥用语境下该学迪斯尼吗?把玲娜贝儿整成了大眼睛

2021-12-30 08:04:19 来源: 腾讯网

徐昙

20年前或者更早,没有“审美多元化”、没有“消除审美歧视”时期,东西方的审美标准还是趋同和正常的。这是不是有点讽刺?

第一位让中国人了解什么是时尚的西方人是皮尔·卡丹,看看他选出的“最美的中国女孩”长什么样。

1980年,第一位来到中国的西方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要在中国举行一场时装秀,这种开创性的活动在当时给国人造成的心理冲击甚至大过活动本身。他委托中国区首席代表宋怀桂女士选一些中国模特。宋怀桂是从演员圈入手的,可见最初的标准首先是面孔漂亮,其次是身材好。

在一部电影的演员试镜现场,宋怀桂遇到了张铁林、方舒、贡海滨,她觉得他们都非常漂亮,就说明来意并邀请他们到北京饭店去见皮尔·卡丹。在中国几乎没人知道皮尔·卡丹是谁,张铁林、方舒都拒绝了宋怀桂的邀请,贡海斌半信半疑留了下来,后来他和另外十几位青年男女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模特队。

这只模特队在1985年首次到巴黎表演,亚洲脸轰动了欧洲,有一张非常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中国模特们坐在敞篷车上手举五星红旗经过凯旋门,是20世纪80年代经典的历史瞬间。

看看他们的脸,兼具东方的柔和和西方的立体感,有没有觉得有几位很像港台的明星林青霞、胡慧中等。

图为1985年中国模特坐在敞篷车上手举五星红旗经过凯旋门。

近几年,国际时尚圈最火的亚洲模特是刘雯,一个在2005年参加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没有获奖的湖南选手,在国内处于模特圈生物链的最底层。人生的转机在2006年,法国《嘉人》杂志的创意总监约瑟夫.卡尔作为艺术指导来到北京,在一个拍摄现场一眼看中了试衣模特刘雯,觉得她有超模的潜质,于是把她带到了法国。

刘雯长了一张东西方审美都能接受的亚洲脸,而且她个性亲和。与其说她打动了约瑟夫.卡尔,不如说她的面孔符合那个时期西方时尚圈对东方审美的标准。

后来,刘雯、何穗、奚梦瑶成了“维密天使”,是国际时尚圈最知名的三位中国超模。包括之前成功打入国际影视圈的杨紫琼、巩俐、章子怡。她们面容精致,没有一位是眯眯眼。

图为《VOGUE》(美国版)公布的中国模特高其蓁。

但是这几年,欧美时尚圈启用的亚洲模特似乎走向了极端和偏狭,比如《VOGUE》(美国版)在inns上公布的模特高其蓁的照片引发了广泛争议。她是在伦敦的设计学院的食堂被一家标榜反传统审美的名为Anti的时尚机构摄影师发掘的。

还有获得过“ELLE-DS年度国际超模新秀”,为爱马仕走过秀的张丽娜。以及2021年初,好莱坞影史上首位亚裔金球奖影后31岁的奥卡菲娜。她们的脸都引发过广泛争议。

关键在于谁对美的标准有话语权。东方人说完全get不到她们的美,但是欧美主流时尚杂志、娱乐圈、顶级设计师、顶级摄影师这些掌握全球时尚阵地的人说这是“高级脸”。

审美多元化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一定意义上是指对世界的看法。

比如2021年3月,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被调侃外貌,他怼回去说:“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的缺陷。”这种对大众单一审美的批判听起来让人很爽。

但是自从新冠疫情这几年席卷全球,全球化的割裂同时也带来价值观的激烈冲突,审美多元化一定意义上被政治正确所挟裹了,反而造成了审美的单一化。西方世界潜意识里的对亚洲面孔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被放大了,眯眯眼就成为中西价值观冲突的一个风暴点。并一再引发“辱华”的争议。

一旦上升为辱华,在中国互联网民粹主义泛滥的环境下,一些案例就被放大了。

所以,三只松鼠2019年拍摄的一张宣传海报两年后会被揪出来,因为其中眯眯眼模特造型被指涉嫌“辱华”。 这当然让人疑惑,一家toC的零食企业辱华,是主动追求社死吗?

消费品企业最怕的就是触怒公众造成品牌受损,稀里糊涂被卷入辱华风暴中的三只松鼠惊慌失措地出面道了歉。

不排除辱华概念滥用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会“躺枪”。

意大利奢侈品牌D&G在2018年的辱华案例还是比较个别的,对大部分外资公司来说,还没有无知到像D&G那样既想在中国分一杯羹又要得罪中国人民的地步。

避开价值观冲突的雷区是一家企业基本的政治素养。

比如迪斯尼。12月29日凌晨3点,有5000多名游客在上海迪士尼门前排长队,等着购买2021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商品,主要是玲娜贝儿。这可比苹果新机发售时排队的人多太多了。

上海迪士尼在2021年发布的全新IP形象玲娜贝儿

玲娜贝儿,又称川沙妲己,上海迪士尼的“流量之王”,是上海迪士尼在2021年9月29日发布的全新IP形象,一只粉红的毛绒狐狸女孩,拥有一双星空蓝的大眼睛。

要知道,狐狸的眼睛是典型的眯眯眼,却被迪斯尼改成了蓝色大眼睛。这违背了狐狸的真实形象,使得川沙妲己看起来更像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里的花栗鼠。但是不得不佩服迪斯尼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洞察力啊,了解中国,是赚钱的前提。

作者这几天和一些企业负责人聊天,他们表示企业的广告宣传今后会更加慎重。那些真正辱华的行为确实让人愤慨,但是辱华的概念一旦被滥用,以捕风捉影的方式到处乱扣帽子,企业面临的舆论环境会变得糟糕,最终是整个社会的损失。

(请关注“昙视点”,以免我们在茫茫互联网中走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