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快报

《长歌行》: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 你读懂了多少?

2021-04-15 14:29:37 来源: 舒心酱 企鹅号

2. “暗”线的师徒传承。

州刺史公孙恒,也是李长歌成长路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位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却是另一种意义上以生命完成价值传递的师徒。

长歌原本宁死不降,筹谋种种计策、希望能奋力一搏;而公孙恒告诉她重要的不是这座边塞小城,而是城里的人。

倾尽所有焚城,让百姓们流离失所、孤苦无依,这样的“惨胜”当真有意义吗?

所以,前隋降将、大唐一方重臣公孙恒,宁愿以自己的人头为贺礼向阿诗勒部献降。

有句台词特别戳人,“能将 州城百姓的姓名托付给大唐的郡主,以全仁义,于我而言也是善终了。”

隋唐两代恩怨消弭,大义高过阵营之争的欣慰感,托付一城百姓的信念感和传承感,都在其中。

李长歌最终被他所感动、所点化,她怒吼你做的这些谁知道谁会感谢,公孙恒夫妇以死明志:不是为了要被人知道被人感谢,而是为了心中的道。

沉湎于为自己的私人仇恨报仇的李长歌,在朔州城一战之后,变成了真正的大唐女儿李长歌。

公孙恒灵前,长歌回眸:我已失家,不能再失大唐。

人物越来越惨烈的悲情,和越来越清晰、强大、坚硬的“要保护大唐”的信念感,都具体可感。

这是《长歌行》超越普通古偶剧作的地方。

3. 动人群像。

公孙恒和长歌的故事中,几位配角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公孙恒身边的老管家秦老,是一位“扫地僧”式的高手。

见识卓绝、眼光毒辣,看似不起眼、其实很有乾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