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 10:09:59 来源: 电影番茄
2003年,一部法国爱情片《两小无猜》的结尾,深爱彼此的男女主一起在逐渐落下的混凝土中被淹没,成了水泥墩子里的人体化石。
虽说是在呈现爱情的深沉和偏执,但这个情节还是长久地在影迷心中留下了阴影。
时隔19年,国内一部刚上映的电影又让人死在了混凝土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这次不是殉情的爱人,而是一名被人谋杀的男性。
一座轰然断裂的大桥,一具呈跪姿的死人骨架,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正是8月13日上映的《断·桥》所要讲述的内容。
这部新片才上映2天,但已经突破了1.18亿,在近期上映的影片中也算是比较不错的成绩了。
不过,电影刚上映,很多人就说这是“娄烨版的《少年的你》”。
意思就是这部电影在影像风格上很“娄烨”:全程画面都是暗的,无论白天深夜镜头上似乎都蒙着一块黑布,片中更是多次直接插入监控镜头,黑色电影气息浓重,像极了那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内容上又很《少年的你》:主角马思纯向来是青春残酷文学的代言人,无论是年轻时当言情书里的书模,还是后来出演《七月与安生》《左耳》《你是我的城池堡垒》还是《荞麦疯长》等,都既青春又疼痛,这一次也不例外。
王俊凯就更不用说了,妥妥的青春偶像。
但“娄烨版《少年的你》”这种称呼对于李玉这种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女性导演是十分不妥当的。
我们完全可以用她自己的作品序列去对《断·桥》进行归档——《断·桥》是“《观音山》版的《姐姐》”,它用凌厉暗黑的影像,直劈时代的病灶。
2011年9月28日,黄雀市。
监控镜头下,熙攘的人群就如同往常一样流动着。
但突然,一座大桥从中间开始塌陷。
一时之间,原本井然有序地平静被打破,哭嚎声迅速替代了车流声,伤亡者数量急剧增加,救护者、警察、记者、家属们涌向事发现场。
随着大桥垮塌,影片的主角们一一登场——
住建部门负责人朱方正(范伟 饰)在大雨中官腔十足地安抚着围在政府部门前面的家属们,他保证、鞠躬、双手抱拳,强调自己一定会严查到底,给大家一个交代。
与此同时,警察开始通缉大桥的主要责任人和建筑公司法人,菊怀义(李晓川 饰)。
但很快消息传来,菊怀义在一栋烂尾楼里跳楼自杀了。
是畏罪自杀,还是被当作替罪羊杀人灭口?一时之间案件又扑朔迷离了起来。
就在朱方正着手赔偿事宜,警察开始调查案件,建筑工人启动对大桥的重修,好像一切失序逐渐被修正时,断桥的残垣中发现了一具白骨。
法医迅速赶往现场,试图一点一点地从混凝土里把尸体清理出来,初步判定这人是生前被活埋的,死亡时间已经有整整八年了。
原本以为这种死法几乎无法留下证据,但随着尸体的清理,警察发现了一封举报信,并最终锁定了死者的身份——大桥总工程师,闻亮(莫西子诗 饰)。
而他所举报的,正是菊怀义。
此时,好像原本散落的线索都重新拼凑成一个圆环:菊怀义作为负责人造桥偷工减料,闻亮发现后要去举报他,于是菊怀义杀了闻亮,八年后桥梁垮塌事件败露,他就畏罪自杀。
如果事情是这样,那么影片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够结束了。
但此时,闻亮的女儿,闻晓雨(马思纯 饰)上场了。
事情发生时,她正在读雕塑专业的研究生。上课时,老师讲到林樱的越战纪念碑,说这个纪念碑是对过去的记忆,同时也是对死者的召唤。
课结束之后,晓雨很快就被朱方正接去认了父亲的白骨。之前的八年,她一直以为父亲还活着,只是因为出轨和别的女人私奔了。后来,母亲改嫁,她认了父亲原来的大学同学朱方正当干爹,平时就和干爹干妈住在一起。
面对“真相”,闻晓雨失声痛哭。
这八年里,晓雨始终以为父亲抛妻弃子和另外一个女人远走高飞了,所以这些年她把父亲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撕碎了剪烂了。
当父亲葬礼需要一张作为遗照时,她竟然找不出一张合适的。于是晓雨决定,要亲手做一个雕塑给父亲当遗像。
大雨中,她在朱叔叔的陪伴下,到断桥的地方收集了很多泥土来做雕塑。
这里,我们要重新回忆起越战纪念碑那个情节。在寸秒寸金的电影中,优秀的导演一般不会费力气放进她觉得不重要的情节。
而“纪念碑”这个概念,在很多地方都是为了来祭奠一个社会性罪责和创伤的。越战中,上万名年轻士兵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而悲剧本身却来源于美丽国高层的罪恶。
集体和个人的历史通过一个纪念碑被联系在了一起,指向一段无法讲述、不可言说、不会消失和不愿远离的悲惨故事。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罪责和创伤,是时代留下来的病灶。
纪念碑作为记忆的媒介,指向一个看不见的过去,并与它保持着联系。
所以,当闻晓雨从事发现场的泥土为父亲塑像时,这个行为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行为,还在映射着一个社会的疾病。
也正因如此,当晓雨完成雕像,并参加父亲的葬礼时,一个神秘的少年,孟超(王俊凯 饰)出现了。
他说,他有一个秘密要说出来,那就是在闻亮死去的那一晚,他曾看见菊怀义、朱方正和闻亮一起,到了大桥的施工现场。
那么,事件的源头便直指闻晓雨的养父——朱方正。
此时,原本就要告一段落的事件又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眼看父亲的死就要被盖棺定论,晓雨决心和孟超一起探寻父亲死去的真相。
在得知父亲死亡真凶的那一晚,她回到朱方正家,然后用刀划开自己的手指,将鲜血涂抹在父亲雕塑的嘴唇上。
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她之后的复仇计划:杀父之仇,血债血偿。
而这种方式,是一种自古以来血亲被杀害后最历史悠久的方式。
这一举动也预示着在《断·桥》中,当罪恶残害了个体的生命,那么复仇就必将复归于个体。影片中的角色绝非是单纯的个人,而是社会心理的银幕化身。
《断·桥》最有意思的两个人,是范伟饰演的朱方正和马思纯饰演的闻晓雨。
朱方正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浓浓的“官腔”,他简直是“八面玲珑”的代言人。
面对群众,面对媒体,他鞠躬,故作谦卑;面对晚辈下属,他满口“曾国藩曾说过”;面对上级,他点头哈腰,察言观色。
几乎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观众就已经能够判断出朱方正这个角色不同寻常,所以在后半部分,我们就是在单纯观看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几乎不起任何正面作用却能够翻云覆雨的角色状态。
明明摧毁秩序的是他,他却又能够看似“正义”地恢复正义,我们甚至会认同这个人。
但在他对立面的是闻晓雨,他的干女儿,他很有可能真的把晓雨当作自己的女儿,毕竟他始终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所有的罪恶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朱方正这个角色身上投射的,正是一个代理父权的形象。
但这次“弑父”的不是长着命根子的哪吒,而是闻晓雨。
马思纯很长时间都在新闻里以一种“抑郁症患者”的形象出现,而这种病态几乎和闻晓雨这个角色融为一体。
我们在这个角色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无法用正常思维理解的状态:父亲死亡的真相近在咫尺,她却不报警;面对自己的大好前程,她始终都不回头看一眼,全身心地投入一种手刃仇人的愤怒中。
和她并肩的孟超,来自乡村,因为杀了强奸了姐姐的人而在外逃窜了整整八年。
在《断·桥》,无论是镜头下的城市,还是那个存在于讲述中的乡村,都成为了混乱的“罪恶之地”。
黄雀市遍布着烂尾楼、工地、废弃工厂和残破的道路,而孟超那个喜爱诗歌的姐姐,在被奸污之后死去。
一切都不可抑制地向下坠落,光明无处可寻。
《断·桥》实际上是一部早就知道真相的悬疑片,因为最终的凶手几乎在影片的预告中就已经给出。
它所想要呈现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失控的无序和复仇,一种在现代都市中几乎脱离了司法机关的复仇。
而正是因为过于强调营造状态,导致整部电影的情节上没有什么反转和悬念,也没有什么起承转合。
整体显得疯癫有余,叙事不足。
所以很多观众在看完之后表示,逻辑上的硬伤太多,色调从头到尾黑乎乎的让人昏昏欲睡。
而影片的确在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比如剧情可以更不那么文艺一点,比如马思纯的演技在前半部分显得有些生硬,再比如电影的配乐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能减少一点,让影像自身说话可能会好一些。
不过即便是这样,《断·桥》也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电影。当公权力失信,个体又该如何去获取正义呢?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琳琳)